以前,如果有人告诉我他以后要去中国留学,我会笑他。但是高中毕业以后,随着中国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去中国留学已经是一个很多人梦想的机会。所以在读完两年大学后,我给了自己去中国留学的机会,也因此开始接触了解这个国家。
中国在亚洲的东部。在世界上,中国的人口是最多的,目前好像有13.6亿。中国的面积居世界第三,陆地有9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中国的官方语言是汉语普通话。中国的国旗象征着人民的团结。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其中保留下很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就像所有打算来中国的外国学生一样,我对中国的了解也是从这些数据开始的。但是到中国后我发现我的想法跟以前有了很大的差别。以前我觉得,中国人都会太极拳,都会包饺子,还有因为路上人太多,散步肯定没有那么方便。对于节日,我就更不在意了。当然也就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上着课突然要放假几天。我只是会很高兴,因为不用上课,可以好好休息,跟朋友玩一玩。我也很惊讶中国人很多节日都放假两三天,而我们国家一般放假一天。最奇怪的是春节的时候,每个人都要跑回他们的老家。那个时候,全国东南西北各个地方的人都坐火车、汽车,甚至骑摩托车,赶着回老家。
对我来说,刚到中国的那段时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想买东西或者吃饭都必须去校外甚至市中心买,车也没有,如果有的话车费又很贵。因为这些不习惯,我曾一度觉得中国的文化并不好。过了一年以后,因为已经开始慢慢习惯这里的风俗,我对中国的感觉也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有一次,我的朋友请我去他们家过春节。一听这句话我的脑子里面都在想春节是什么?要做什么?我们国家有没有一个节日跟中国的春节类似。所以怎么想也想不到问题的答案。因为没参加过也因为想知道,所以我先问了我朋友。他简单地告诉我关于中国春节也就是过年的一些说法。原来,“年”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物,总是在中国的农历新年出现,伤害人民。相传年兽害怕红色,怕火光和爆炸声,所以人们便有了春节贴红春联红窗花、放爆竹、守岁、吃饺子等习俗。听到这个说法,我很好奇,觉得应该去他们那边看一看。
去年,我在良渚过了春节。良渚是杭州的一个小镇。春节前几天,我跟我的朋友到了他家。刚到那里觉得小镇很安静。他的爷爷奶奶很热情好客,但是他的父母不在家。第二天,我发现他的父母每天早出晚归,以至于我没看到。我是第三天午饭的时候看到他们的。也就是那天,他们的家庭成员都聚齐了。我们都很高兴。他们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你们家有几口人?”“想不想家?”“你们吃什么东西?”“你们非洲那边是不是很热?”“你们喀麦隆那边也过春节吗”等等,等等。我很简单地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春节前,当地的人都打扫卫生,贴春联。对我来说,这一切在我们国家好像是12月31日的新年前夜的事。除夕晚上,我们吃了丰盛的晚餐并收到了红包。红包收到了好几百块钱,我非常高兴也很感谢他们。吃完了,我们放起了烟花,那一片天空印上了五颜六色的光,顿时热闹了起来。那时候他们都很高兴,然后我的朋友很激动地问我:“你喜不喜欢?”我说非常喜欢,很漂亮。不过说实话我心里真有点不太喜欢,因为真的太吵了。可能因为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吧。但是真的很热闹。也许过年弄出这么大的声音有一种特别的文化味吧。
第二天,我跟朋友去他的妈妈的娘家,那边也是差不多一样的活动—吃饭、喝酒、放爆竹。然后的几天里,我又跟着去朋友不同的亲戚家拜年。回来的时候,我和朋友也会找一些娱乐活动,他叫了另外的朋友一起去KTV唱歌、看电影,或者在家里看电视,游戏……总而言之,我们每天过得很充实。
对我来说,在中国过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可以让我学习地道的中国文化。我认为了解中国的文化很有必要,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深入了解这个国家,包括传统、习俗和人们的性格特点,而正是这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我们当下的生活。因此,我们不应该毫无根据地批判一个国家的文化,而是应该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这个国家,才能更好地享受那里的生活。同时我也期待着能再去另外一个地方过春节,因为相信这会给我更多了解中国的机会。
[链接]
作者小可,原名Tatou Tadondzo Duviol,国籍喀麦隆,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留学生。本文指导老师欧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