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本文通过对金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的分析,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策,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关健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对策
一、金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况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一大亮点,金平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08最初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3个发展到2014年3月的61个,五年多的时间数量成20.3培增长。背后的动力何在?一是各级政府和各涉农部门扶持资金的吸引力;二是各种已经在乡和正要下乡的资本,顺政府扶持之势,拉上农民成立合作社,以求得财政扶持和各方面优惠政策,在地方政府、部门、资本和农民大户的合力下,金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成长。
二、金平县合作社组建成立后的成效和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合作社组织社员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效果凸显。
1.节约生产成本,提高销售价格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购买生产资料,享受批发价、出厂价等优惠价格,节约了生产成本;社员产品集中批量销售,市场地位明显提升,获得比较满意的销售价格。
2.有利农业科技和优良品种的普及和推广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举办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活动,加快了农业科技和优良品种的普及推广,提高农民素质,提升了农业的科技含量。他们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显现出一定作用,作为未来农业综合开发主体已初具规模。
3.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产业化发展步伐。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当地资源和产业发展情况,把农民组织起来,围绕主导产业从事产、加、销等经营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当地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推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向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4.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销售产品,大大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了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增强了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合作意识,成为农民和市场的联系纽带,不仅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而且由于对农户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统一服务,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如: 金平县沙依坡乡双团坡香蕉种植合作社(省级示范社),成立于2011年4月,原有社员165人,注册资金300万元, 2013年专业合作社香蕉产量已达8000吨,利润149万元,社员返利85万元。返利部分就是通过统一服务实现的。
5.建立标准化生产 打造出产品品牌
为推广标准化生产,打造品牌农业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科技示范、组织培训、座谈等多种方式,推广新型实用技术,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意识;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准入,对农户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统一服务,为培训特色产品、打造品牌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6.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使农民增加更多的经济收益。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如金平县省级示范合作社沙依坡乡双团坡香蕉合作社从2011年合作社成立后,投资290万元开挖公路41公里,贯穿土马、阿哈迷3个村委会,结束了当地2个自然村(大石头村、长田村)不通公路的历史,交通条件的改善,极大地方便当地民众的出行,也使更多的农副产品的运输更为顺畅,价值进一步提升,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2012年经社员对比测算,社员统一采购生产物资后,每年每亩香蕉地可节约管理成本200元,节约管理费用约8%。通过技术统一,提高了产品质量,香蕉销售价格也随之提高,规范化管理后,每亩地能增收700—1000元。合作社的600亩香蕉种植周边农民年人均增收近600元。人流、物流的增大,进一步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价格。
三、制约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因素分析
1.领头人文化水平的因素
农民专业合作社顾名思义是农民对某项专门从事农业活动的合作,应当由农民牵头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大多是农民。金平县6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是大专学历的仅有1人,其余都是只有初中学历,所以管理水平不高,容易出现组织结构松散,内部制度不规范,制度多项制度建设亟待完善。所以合作社组织者的知识文化水平成了制约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因素。
2.资金规模因素
资金规模小,得不到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信用合作不能保证。金平县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效益大多都是几万元、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很少,社员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房屋等难以在市场流转,有效抵押手不足;农村信用环境差,很多合作社是“空壳”合作社,成立的目的是套取国家扶助资金,因此,合作社的信用不能保证。
四、发展金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
1.做好指导工作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综合指导、扶持服务,分行业帮助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农业科技部门为各类合作社提供服务。农经站及时掌握涉农信息,为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商、民政等部门应重点为合作社确立法律地位,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的登记发证尽量简化手续加快办理,积极为合作社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2.指导并帮助合作社完善各种运行机制
县农经站专门指定业务员帮助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运行机制。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组织、章程和管理制度运作等三项规范,建立健全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制订规范的组织章程和管理制度办法,严格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设立必要的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合同签订、经济核算、兑现决算等事宜;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公开;完善保护农民和务农职工利益的机制,具备企业法人设立条件的,应当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合作社要达到“五个有”,即有工商部门依法颁发的营业执照,有能人当带头人,有办公场所,有规范管理制度,有公章、账户和组织机构代码证,逐步使合作社运作规范。
3.注重合作社带头人的培养,实行“能人”治社与民主管理相协调的运行机制
农村能人、大户懂经营、善管理,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有一定的销售渠道和带动力,也更能了解合作社的作用和掌握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应大张旗鼓地引导能人、大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入大股、出大力、得大利、要给荣誉、常教育,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内部信用的关键。
4.农村金融体系应加大对合作社资金的投入力度
我国传统涉农金融机构都承担了一定的支农政策性任务,国家为此也提供了相应的金融优惠政策和配套资金支持,这些机构在享受了国家的优惠和支持后,纸面上都有为“三农”提供金融支持的业绩向上汇报,但是,为“三农”提供金融支持并不等于为弱小农户及其农民合作社提供金融支持,而这些涉农金融机构正是用涉农实力大户项目去偷换支农概念,受商业银行逐利本性的驱使,这些涉农金融机构自然会做出“远小农近大户”的选择因其承担了支农政策任务而曲折隐晦。由此看来涉农金融部门对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支持力度不大,要在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涉农金融机构必需加大贷款资金投入,适当放宽贷款条件,为大多数合作社贷款提供有利条件,为合作社开展内部信用合作提供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民合作社杂志《开放合作金融是农民合作社生存的必要条件》.
[2]中国农民合作社杂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增长之忧:急剧扩张致质量不足》.
[3]金平县农经站统计数据.
作者简介:陈德香,女,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农业局农经站经济师,岗位职责是项目管理、仲裁员、书记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指导员、数字乡村等。endprint
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