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需求导向的监护吊塔设计

2015-02-09 23:59雷海粟曹志新
医疗卫生装备 2015年10期
关键词:气路监护物品

薛 梅,冯 喆,雷海粟,曹志新

基于临床需求导向的监护吊塔设计

薛梅,冯喆,雷海粟,曹志新

目的:为便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医务人员、救治流程以及医疗设备的相互配合,设计了一种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监护吊塔。方法:医务和工程人员联合组成设计小组,重点从监护吊塔的安全性、电路和气路的接口配置、防感染、优化医疗护理操作流程等方面遵照安全、适用、便利的原则设计制造了单体式双悬臂吊塔。结果:单体式双悬臂吊塔从材料到结构既有利于医疗安全,特别是有利于医院感染的防控,又优化了医疗护理操作流程。结论:单体式双悬臂吊塔是目前较先进合理的设计,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监护吊塔;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医院感染

0 引言

危重症医学是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里程碑。危重症医学以现代化的医疗组织形式对危重症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在大大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同时,又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利用[1]。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危重症医学的基本医疗组织形式。ICU为适应危重症患者的强化医疗需要而集中了大量的人员和设备,因此人员、流程与设备的协调配合是ICU设计建设时的重要考虑因素[2]。

为满足危重患者床旁大量的电路、气路接口需求,早期的ICU在床头墙壁处配置了专门的治疗带,不可避免地使床头与墙壁间布满各种连线,妨碍医务人员进入到床头位置进行医疗操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发了床旁设备柱,将各种气、电路接口纵向安装,不但保证了床头与墙壁间的必要间隙,而且还节约了床旁的平面空间。设备柱进一步改进后,形成了监护吊塔(分为桥式吊塔和单体式吊塔2类)[3]。目前监护吊塔已成为ICU的标准配置设备[2-4]。

1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监护吊塔设计原则

1.1监护吊塔的特点

从临床角度而言,监护吊塔具备的特点有[4]:(1)使用频率高、强度大。(2)集中了诊疗设备使用所需的电路、气路和信息传输接口。(3)体积大,且与建筑结构连接,清洁消毒难度较大;位于床旁,与患者使用物品、体液等接触较多,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环节。(4)在空间上与医疗操作关系密切。正是因为吊塔与临床医疗工作密切相关,所以在吊塔设计之初就有必要充分考虑临床需求。

1.2监护吊塔的设计组织方式和原则

2014年我院新建ICU投入使用,吊塔的设计在建筑施工阶段即提上日程,为此专门成立了由危重症专业医护人员和厂方(北京华益精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设计人员组成的设计小组,共同负责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监护吊塔设计。通过查阅有关资料[5-7]和相互沟通,确定了我院监护吊塔设计的原则:(1)将安全性置于首位,除关注结构、电路、气路安全性外,特别强调吊塔设计在医院感染防控中可能发挥的作用。(2)除了配备电、气路接口等传统的吊塔功能外,吊塔设计还要充分考虑便于床旁医疗护理操作。经过对设计方案的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我院ICU投入使用的单体式双悬臂吊塔,塔身采用纤体式柱状设计,每个塔设计长度各为50 cm的双悬臂,每床配置双塔。

2 监护吊塔的结构设计

2.1监护吊塔的安全性

结构、电路、气路的安全是吊塔设计的基本问题。

吊塔体积较大,与建筑结构连接,承担载物功能,因此需具备一定的承重能力。临床工作中吊塔使用频次高、强度大,这些因素都要求吊塔在结构上牢固、可靠。我院ICU使用的吊塔整体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制造,悬臂转动轴承采用机械双阻尼刹车技术,既保证了结构上应有的强度,又保证了吊塔悬臂转动的灵活性和定位的准确性。每个吊塔自重为65 kg,承重能力达到250 kg。

在电路、气路设计上,吊塔内采用气、电分离式箱体,保证气体与电源在吊塔内的完全隔离,杜绝气电接触的潜在安全隐患。电源插座选用国标通用型插座,采用内嵌防尘、防水、阻燃设计,既方便吊塔整体清洁消毒,又提高了电气的使用安全。气体插座采用德标插座,电源和气体插座使用寿命>2万次。每个吊塔均设置独立的电源保险和独立的气体阀门,充分保证了使用安全[5]。

2.2监护吊塔的电路、气路接口配置

提供充足的电源和气源接口是吊塔的传统功能。根据我科实际工作情况,参照相关ICU建设指南[2-4],双吊塔配置的总电源接口为通用型电插座16个,各类气体接口8个,其中氧气接口2个、压缩空气接口2个、负压吸引接口4个。

2.3监护吊塔与医院感染防控有关的设计

吊塔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这是因为吊塔是位于床旁的患者专属设备,与患者接触较多,易受污染;同时吊塔又集中了各种床旁诊断、治疗设备,经常涉及侵入性医疗操作,可能成为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3.1材料和结构上的防感染设计

我们从吊塔的材料和结构2个方面尽可能考虑有利于院内感染防控的设计。吊塔外层采用类金属涂层,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外层为整体扣装,无裸露螺钉,保证擦拭彻底。放弃桥式结构设计,采用单体式吊塔,塔身采用纤体化设计,截面积20 cm×20 cm,减少了微生物的附着,同时也避免了横梁和庞大的箱体对洁净气流的阻挡。

2.3.2功能配置上的防感染设计

按照院内感染防控的原则[8],在床旁左右2个吊塔的功能分配上我们采用污染区与洁净区相对分离的设计,即在功能上分为设备塔和治疗塔,设备塔被污染的概率相对较高,治疗塔则保持较为洁净的状态。

设备塔上集中排布了负压吸引接口,各类吸引和引流操作主要于设备塔一侧完成。设备塔上层隔板放置监护仪,下层隔板放置呼吸机,带台车的呼吸机在使用时放置于设备塔一侧。设备塔的抽屉内分别放置吸氧面罩、吸氧管和手动复苏器。

治疗塔集中安装了输液泵支架,各类输液泵原则上均放置于治疗塔。治疗塔的上层隔板设置2个储物盒,分别放置患者的静脉输注类药物和鼻饲药物,下层隔板放置鼻饲用物。治疗塔各抽屉内分别放置口服、雾化吸入和外用药品。

通过以上设计,最大限度地将病床旁对洁净度要求高的药物治疗与其他诊疗操作在双塔的使用功能上进行分离,有利于院感防控。

2.4监护吊塔与医疗护理操作流程有关的设计

2.4.1物品管理在ICU医疗护理操作中的地位

危重症患者的床旁医疗护理操作较多、相对复杂,要求床旁操作有较好的规范性,其中相关物品的有序管理是规范性操作的重要保障[9-10]。床旁医疗护理操作涉及多种物品,主要包括药品和卫生材料两大类,药品分为注射用药、口服(鼻饲)用药和外用药物,卫生材料可分为一次性(单人)用品和清洁消毒后重复使用物品。

从医疗护理操作的物品管理角度而言,主要涉及物品存放、操作前准备平台和操作平台3个方面,吊塔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

2.4.2监护吊塔在物品存放流程上的设计

在物品存放上,我们设计的原则是:未确定给特定患者使用前,物品集中存放;确定使用后,存放于患者床旁专属空间,这样的设计既考虑到物品的集中管理,又兼顾床旁护理医疗操作的安全和便利。

吊塔是患者床旁专属设备,因此用于放置已确定要给患者使用的药品。当患者药物治疗医嘱开具后,相关药品经过核对由治疗室送入病室,放置于患者治疗塔对应位置,治疗塔上插有患者住院卡,标明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等需要核对的信息。与药品不同,医用耗材对患者而言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因此每2个病床设置1辆治疗车,用于存放各类注射器、换药弯盘、无菌纱布、血糖试纸、手套等常用的卫生材料。设备塔上仅放置患者需反复使用的卫生材料,如吸氧面罩等。

2.4.3监护吊塔在物品准备流程上的设计

各项医疗护理操作前需要物品准备平台,如静脉药物配置平台等,我们设计流程的原则是操作准备平台不设置于吊塔,这样既可以保证吊塔有限的平台空间用于操作,也可充分保证物品准备时的洁净要求,例如,静脉输液的药物配置在治疗室进行。2.4.4监护吊塔在操作流程上的设计

ICU内的医疗护理操作按复杂程度可分为口腔护理、痰液吸引等“小”操作和深静脉穿刺、气管切开等“大”操作。在操作平台上,我们设计的原则是:小操作尽可能利用吊塔作为操作平台,大操作使用独立操作平台。治疗塔和设备塔上均设有抽拉式隔板,设备塔一侧隔板用作相对污染的操作平台,如相对用于口腔护理、放置鼻胃管等的操作平台。在结构上选用双悬臂吊塔,旋转半径100 cm,转动角度340°,塔体有效平台、气路、电路安装范围达到160cm,并且平台高度连续可调,充分保证操作平台在实际使用时的可及性。深静脉穿刺、气管切开等相对复杂的操作使用专门的移动升降桌作为操作平台。

3 结语

吊塔作为大型床旁设备,与建筑在结构上连接,实际工作中与医疗操作密切相关,是ICU设计的重点环节。新建ICU时,应成立临床医务人员与工程师结合的设计团队,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建筑结构和设备配置与临床工作流程的配合。在监护吊塔的具体设计上需要把握的原则是首先有利于保障医疗安全,并尽可能给医疗护理操作提供便利条件。

[1]Zimmerman J E,Kramer A A.A history of outcome prediction in the ICU[J].Curr Opin Crit Care,2014,20(5):550-556.

[2]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2(7):387-388.

[3]龚志千,方舸,卢皖琴.医院扩建改建过程中各专科ICU吊臂吊塔的建设思路[J].医疗装备,2010,23(6):50-51.

[4]Thompson D R,Hamilton D K,Cadenhead C D,et al.Guidelines for intensive care unit design[J].Cri Care Med,2012,40(5):1586-1600. [5]董俊斌.ICU桥架式吊塔系统的维护保养[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9):145-146.

[6]郑逸民.YG系列医用供给吊塔的设计开发[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5,26(3):179-180.

[7]陈传佳.ICU未来建设发展趋势——医护人员操作空间VS医疗设备占用空间Heal Force吊塔的解决之道[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31(2):155.

[8]O'Connell N H,Humphreys H.Intensive care unit desig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acquisition of infection[J].J Hosp Infect,2000,45(4):455-462.

[9]Leaf D E,Homel P,Factor P H.Relationship between ICU design and mortality[J].Chest,2010,137(5):1 022-1 027.

[10]Wunsch H,Angus D C,Harrison D A,et al.Variation in critical care services across North America and Western Europe[J].Crit Care Med,2008,36(10):2 787-2 793.

(收稿:2015-03-15修回:2015-07-02)

(栏目责任编校:邢楠孙丽丽)

Design of hoist tower based on clinical demands

XUE Mei1,FENG Zhe2,LEI Hai-su3,CAO Zhi-xin1
(1.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3,China;2.Office of Materials and Equipment,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3,China;3.Offi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Management and Disease Control,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3,China)

Objective To design a clinical-demand-oriented hoist tower to coordinate medical staffs,treatment flow and medical equipment in the ward.Methods Staffs from medical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s were integrated to design the two-cantilever tower with the considerations on the safety of the tower,the interface between electrical system and pneumatic system,infection prevention,nursing flow optimization and etc.Results The tower contributed to medical safety,nosocom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s well as nursing flow optimization.Conclusion The tower with proper design is worthy popularizing clinically.[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5,36(10):50-52]

medical hoist tower;intensive care unit,nosocomial infection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18;R197.39A

1003-8868(2015)10-0050-03

10.7687/J.ISSN1003-8868.2015.10.050

薛梅(1982—),护士长,主要从事护理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xuemeilys@163.com。

10004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薛梅,曹志新),物资器械办公室(冯喆),医院感染管理暨疾病控制办公室(雷海粟)

曹志新,E-mail:18301564184@163.com

猜你喜欢
气路监护物品
称物品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贝克曼库尔特DxI 800免疫分析系统气路故障维修研究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钻井工程项目中综合录井施工方法探讨
徕卡ASP300全封闭脱水机气路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神奇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