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强 李伯菊 张 莉 史剑鹏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医医院放射科 300451
16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张成强李伯菊张莉史剑鹏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医医院放射科300451
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及CT图像。结果:16例肿瘤发生于胃部8例,小肠6例,结肠2例。病理证实良性7例,恶性9例。结论:16层螺旋CT能明确显示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对胃肠到间质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研究表明,这类肿瘤起源于胃肠道未定向分化的间质细胞,具有c-kit基因突变和KIT蛋白(CD117)表达的生物学特征。GIST大多为单发、较大的、腔内、外生长的肿块,以腔外肿块多见。可发生于各年龄段,高峰年龄50和70岁,男女性发病率相近。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层螺旋CT的动态增强及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对于GIST的影像如形态、部位、血供特点以及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显示的更加清晰,从而使该病术前诊断率大大提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6例在本院就诊,并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及增强检查,最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将其CT表现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探讨16层螺旋CT对GIST的影像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3月-2014年5月在本院做多层螺旋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IST 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59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疼痛、腹部包块、胃肠道出血、贫血、不全性肠梗阻。
1.2检查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机。扫描参数:120kV,220mA,螺距1∶1.5,层厚5mm,重建间距5mm。平扫结束,使用高压注射器以3.5ml/s的速率静脉注射碘佛醇100ml,于35s、65s分别进行动脉期、静脉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结束后,对本组病例进行回顾性CT影像分析,观察内容包括肿块部位、大小、形态特征、密度、生长方式、边缘情况以及强化方式及强化程度。
2结果
16例GIST中,发生于胃部8例,小肠6例,结肠2例。腔内生长者1例,腔内、外生长者15例。手术病理结果为良性7例,恶性9例。
2.17例良性GIST CT表现发生于胃部的6例,小肠1例。直径3~5cm,平均4cm。平扫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6例腔内、外生长,1例腔内生长,与周围结构界限清楚,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到中度均匀强化。本组病例未见囊内坏死、囊变及钙化。
2.29例恶性GISTCT表现发生于胃部2例,小肠5例,结肠2例,其中7例为单发,2例为多发。直径7~34cm,平均17.2cm。CT平扫表现为较大或巨大的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部分病例边缘呈分叶状,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肿块密度不均,其中5例肿块内可见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低密度坏死区无强化。1例发现肝脏多发转移。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GIST)一词是由 Mazur 等人在1983 年根据肿瘤的分化特征而提出[1,2],是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Cajal细胞(ICC)的肿瘤,免疫表型上表达KIT蛋白(CD117),遗传学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组织学上富含梭形和上皮样细胞[3]。GIST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10万~2/10万,占胃肠道肿瘤的1%~4%,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GIST可发生在从食管到直肠的消化道任何部位,其中60%~70%发生在胃,20%~30%发生在小肠,发生在胃肠道外(如网膜、肠系膜、腹膜后)者称为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不明显或为原因不明的腹部不适、疼痛及包块,亦可发生肿瘤引起的消化出血或贫血及肠梗阻等。GIST可单发或多发,直径大小不等,呈膨胀性向腔内外生长,以腔外生长多见。Toshirou[4]认为GIST临床表现与肿瘤大小有关,肿瘤大于3cm或出现坏死溃疡时,才会出现临床症状。GIST的确诊需依靠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5]。
CT检查是检出和诊断GIST的主要方法, 螺旋CT图像可清晰地表现出胃肠道的结构以及肿瘤的边缘、大小、密度和与胃肠道壁以及周围的组织结构关系[6],并能准确地判断肿瘤有无转移以及判定肿瘤的良、恶性,增强扫描可通过肿瘤的强化方式以明确肿瘤的血供情况,对GIST的准确定位和良恶性的判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鉴别诊断包括消化道其他间叶性肿瘤,如真性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以及其他黏膜下病变,如类癌,上述病变影像学表现与GIST相似,但发生率较低,病理免疫组化检查明显不同。淋巴瘤呈息肉样肿块时多突入腔内,并常伴有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
综上所述,CT检查对胃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因与平滑肌类和神经源性肿瘤表现相似,缺乏特异性,结合病理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可最终明确诊断,以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高伟民,胡连源.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6):574-576.
[2]孙巍,郭启勇,王玉.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0):1529-1531.
[3]白人驹,张雪林.医学影像诊断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53-354.
[4]Toshirou N,Seishi K.Multi-detector CT of high-risk patients withoccult gastroinestinal stromal tumors〔J〕.AJR,2003,180 (1):185-189.
[5]张海军,张晶.胃肠道间质瘤CT和MRI诊断及其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11): 67-69.
[6]李光军,任春玲,任东栋.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于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9(7):66-66.
(本文通讯作者:张成强)
(编辑雅文)
收稿日期2014-09-26
中图分类号:R814.42;R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8-1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