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祎
“十字路口”是一个动感很强的名词,针对一次历时两周,走过4个国家的展览交流活动,太多的关键词和思路会一涌而出,确定一个题目有助于梳理这12天的头绪和内容。这里的十字路口指的是素有“西欧十字路口”之称的比利时,也是这次“聚焦与共鸣”展览交流活动的主要地点,从这里东看德国、南望法国。“交汇”既是西欧文化在比利时的交融体现,又指中国雕塑作品在“聚焦与共鸣”展与西方文化的汇聚。“发散”不仅是整个展览活动面对的多元欧洲文化艺术的感受,也是中国文化语言投入到欧洲艺术风情中四散溅射出的水花。
本次“聚焦与共鸣——雕塑作品展”,是由《雕塑》杂志社、比利时安德卫普皇家艺术学院、柏林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主办的雕塑展览及交流活动,是中国、德国、比利时当代雕塑艺术的一次“聚焦”,旨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雕塑艺术热爱者发出友好诚挚的邀请,在全球多元化大发展的今天,运用雕塑艺术的语言形式进行文化推广及传播。通过借助雕塑作品造型语言作为交流媒介,更加生动直观地使中国文化语言走出国门,让世人共同领略到中国文化的观点、气象与作用,在与全球多元文化浪潮交汇过程中,共同达成精神文化的深度交流与对应,在“共鸣”中实现梦想。此次展览的作品形式多样,材料丰富,不仅融合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景泰蓝、漆器、陶、瓷、木、石,同时也展示具有当代创新实验性雕塑及抽象雕塑作品。雕塑作品展通过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的形式,不仅传播、宣传了中国当代雕塑的创造风格理念,同时也拉近艺术精神世界与物质文化社会之间的联系,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艺术的发展走向,在亲历聚焦与共鸣过程中,在异彩纷呈的创作空间中,共同构筑一个互相通达的渠道,达成人类艺术精神的共鸣。
站在十字路口
比利时以它的艺术、建筑、啤酒、食物以及巧克力闻名天下,是一个多种文化集合的国家,素有“西欧十字路口”之称。比利时文化中保留着浓郁的日尔曼文化、罗马文化相互交融的印迹。在这一点上,比利时是远胜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比利时文化的发展是同其几世纪以来在欧洲政治、军事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密不可分的。同时,比利时文化又拥有其鲜明的个性色彩。比利时近代涌现出大量画家和建筑师、服装设计师。
多元的比利时文化使比利时雕塑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比利时雕塑艺术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记录。比利时雕塑的多元性体现在既有传统观念的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以三维空间造型的雕塑,通过雕塑诉诸视觉的空间形象来反映现实,既是最典型的造型艺术、静态艺术和空间艺术,也包括当代雕塑艺术中出现的四维雕塑、动态雕塑和声光电雕塑、软雕塑等。用全新的哲学观点对雕塑表现方式重新思考,不仅从物象的表层观察,更对物象进行深层结构的剥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部位转移到个别细节的解剖,或者从复合的因素到单纯化的概括面的运用、线的运用甚至点、空间等,运用一切造型元素,既可独立展开成为一种模式,又可交叉互用,构成各种系列,使雕塑艺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表现世界,突破三维的、视觉的、静态的形式,使雕塑真正具有多元化,向多维的时空心态方面探索。
有着“露天雕塑博物馆”之称的米德尔海姆露天雕塑公园,使得比利时雕塑艺术的多元化程度可见一斑。14万m2的公园内,不仅有罗丹、亨利·摩尔、马约尔、扎德凯、米莱斯等人的现代雕塑作品,同时也展出着罗曼·辛格乐(Roman Signer)、霍诺尔·迪欧(Honore DO)、艾未未等的当代雕塑作品,共计320多座。当罗丹的《巴尔扎克》、布德尔的《拉弓的赫克利斯》、马约尔的《河流》、亨利·摩尔的《王与后》等现代雕塑大师的作品并置于一处有着浓郁森林、萋萋草坪、和暖阳光、无限碧空的环境中时,仿佛无限接近一丛鲜活的雕塑史书,置身其中,难以置信。园区的另一半展示着比利时当代雕塑作品,当新的多元观点逐渐渗透进比利时的雕塑界,所有人文主义理想或巨大的社会乌托邦痕迹已经消失,雕塑更是一个现实的文化形式。在美国雕塑和英国雕塑的影响下,比利时的雕塑作品开始变得更加“好玩”了,同时具有了更多对观者的刺激性和挑战性。这是因为雕塑的物质性相较于电影、图片或影像来说更加具有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感。更多材料和颜色的使用增加了雕塑的丰富性和美学意义,同时在修辞方法上倾向于表现主义。雕塑的可玩性和深层的意义也成为观者津津乐道的话题。比利时雕塑艺术家们力图对当下的社会文化做出一个回应。所以比利时雕塑家的这些作品显示出关心艺术与环境的关系以及雕塑对环境所产生的作用。罗曼·辛格乐(Roman Signer)2012年创作的作品《蓝色油漆桶》是一件大型户外装置雕塑,高耸的金属支架如同一个发射台,发射架底部的水泥房间里放置着一个装满蓝色油漆的金属桶,作品的高度至少超过20m,展示在一个开阔的草坪上,饱满的想象力和巨大的空间占有使得作品仿佛传达着一个巨大的艺术化的理想。霍诺尔·迪欧(Honore DO)的作品《啸叫亦是呼吸》是一件声音与电机结合的作品,无数的钢缆如中国的悬丝把脉一样关联在自然环境中的数棵大树的枝干上,一旦枝干被自然风吹动,钢缆连带的在草坪中央的电机会被带动而发出啸叫声,作品不仅使观者充满好奇,也会产生许多关于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思考。艾未未的作品《无名桥》坐落在公园里的一条小河上,这是一座用不规则木料铺设成的小桥,虽显坚固但异常难走,凸凹不平的桥面是这件作品的突出点。公园管理员解释说,他觉得这件作品代表东西方交流中的坎坷与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我说这正是我们来这里的目的,通过文化的交汇和交流,产生发散和共鸣来抹平这坎坷的、愈来愈近的“无名小桥”。当今社会雕塑的公众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是现代公共雕塑的特点。随着技术、经济、社会的变革,人口的增长,现代城市建设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而出现。人们在生存的意识里不停地强调着艺术给予。雕塑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填补着人们的精神需求。
“聚焦与共鸣”雕塑展于2014年9月在比利时安德卫普皇家美术学院开幕,正值比利时安德卫普皇家美术学院建院350周年庆典。作为本次庆典的系列活动之一,中国雕塑展吸引了大量比利时各界的人士及皇家美院师生的关注,这些于中国文化语境下产生的作品对于他们来说是新奇的,整个开幕酒会上充满了各种问题和好奇,面对面的交流给了中国和比利时之间在雕塑上的一次完美的交汇,并迸发出无数的火花和共鸣。开幕式酒会上,来自国际慈善机构的贝拉女士,对张文山的作品很感兴趣,作品虽然没有语言文字的过多解释,但她对于作品所表达的圆融、共通的情境了然心中,这种默契和感受的共鸣使我们很惊讶。在她的用肉片做成的项链作品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她对生命的理解。来自比利时的歌唱家大卫,在交流过后,欣然展示了他空灵穿透的歌喉,动情、动人,表达了对马长辐老先生作品的欣赏。这难道不是文化交汇后那长久回响在中比艺术家心中的“共鸣”?
东探德意志
德国文化以思维严密、谨慎著称,德国文化民族主义具有注重文化,淡化政治、强烈的文化自卫、自我矛盾、浪漫主义和抽象模糊等特征。
在德国加强文化交流和中德友好活动的前提下,“聚焦与共鸣”雕塑展于2014年9月于德国柏林开幕,与《雕塑》杂志社合作的是柏林竹苑德中交流促进会,这次展览也是2014柏林中国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聚焦与共鸣”雕塑展德国站展览上,同时有来自德国的Volker Bartsch(费克尔·巴驰)、Wolfgang Flad(沃尔夫冈·弗拉德)、Fre Ilgen(弗雷·伊尔根)、Sigrid Klemmer(西格里德·克雷默)4位著名的德国雕塑家参展。
费克尔·巴驰的参展作品《不可一世》引起了观众的关注,这个作品来源于一个1870年制作的火车发动机部件的原装铸铁模型。借助与铸铜部件的机械结合,将这个破损的废器从它原始的意义中解脱出来,把它代表工业时代的金属性去掉,让它迷失在材料与形式的交互之中,从而产生全新的价值意义。巴驰对作品有着这样的阐释,“一个并不高大的事物被赋予了与其不相称的价值,这一直是在各个时代、各个宗教中都会被质疑的现象。在这个雕塑里,我探求的是它的一个表象——不可一世的高傲,并通过一个抽象的个体来实现艺术的表达。它被高高在上的放置着,俯视着所有人,自视高人一等。”巴驰在柏林郊外的工作室里,巴驰十几年的雕塑、油画、版画作品数以百计,把工作室塞得满满的,德国人思维的缜密,对工业材料以及结构建构的痴迷与执着可见一斑。从巴驰的艺术作品中可以窥见德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几大特点:一是现代金属雕塑的表达,它以工业材料的拼接冲击着习惯于自然材料的审美情趣;二是极少主义雕塑,它以最简括的形体为观念阐释留下空间。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雕塑的语汇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态和手段被艺术家从各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现代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运用,构成和装配雕塑的发展,现代极少主义艺术的流行,以及场所雕塑和现成品雕塑的出现,完全打破了传统雕塑的概念,雕塑上人们司空见惯的各种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的具象造型渐渐隐退,五彩缤纷的抽象、半抽象的形态以及各种各样的与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材料与制作出现。雕塑语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开创了雕塑艺术自由发展和形式多样化的新纪元。德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也受到这种新思潮、新观念的巨大影响。
南观法兰西
这次交流活动只在法国作了短暂停留,法国的各大博物馆、艺术馆中的各个时代的艺术代表之作自不必多说。“自由、平等、博爱”看似一句口号,却被法国人真正做到了,虽然带来了一系列诸如移民问题、失业问题、治安问题等的社会问题,这也许是法国为自由浪漫的民族气质所带来的负面结果;但另一方面,充满自由探索、包容精神的法国,却发生了无数的文化艺术革新,这一次次革新推动了世界文化史的演进。这种开拓精神似乎也是我们交流活动结束后应该获得的认知。本次“聚焦与共鸣”雕塑展览交流活动仍然还是一种现象或者状态的展示,它是开放、包容的;或许,这个展览昭示了这样一种态度,让我们在聚焦过后回望自身雕塑创作的现状时,更鲜明地寻找到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雕塑语言,让这些“交汇”产生全新的价值意义,那将会是怎样恢弘的共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