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的早期货币理论研究

2015-02-09 01:47丁云鹏
时代金融 2015年2期
关键词:凯恩斯政策评价

【摘要】凯恩斯被称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经济学界对他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而对他早期的货币理论研究很少,本文试图对其早期货币理论进行研究。凯恩斯曾是英国剑桥学派重要代表人物马歇尔和庇古的学生,在凯恩斯从事学术研究的初期,其思想深受马歇尔和庇古的影响,其早期货币理论也主要体现在继承并发展了庇古的剑桥方程式,研究了更多影响物价稳定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稳定物价水平的具体措施,这些思想都反应在《货币改革论》和《货币论》这两本著作之中。

【关键词】货币理论 评价 政策 凯恩斯

一、《货币改革论》中的货币理论研究

1920年,英国爆发了一战后的首场经济危机。1923年,凯恩斯针对这次危机出版了《货币改革论》,在这本书中,凯恩斯详细分析了这次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摆脱经济困境的对策。在货币理论上,此时的凯恩斯受古典货币长期中性理论的影响,继承并发展了庇古的剑桥方程式。他认为在庇古的剑桥方程式中,以小麦的数量来表现货币的价值(即一个货币单位相当于多少小麦)回避了物价问题,他对庇古的剑桥方程式进行了修改,取而代之是如下方程式:

n=p(k+rm)(1)

式(1)中n为现金总量,p为一个消费单位的价格,k为以现金形式持有的消费数量;m为人们以银行存款形式持有的消费单位数量,r为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凯恩斯认为和由货币当局决定,k和m随经济周期波动,在繁荣时期,人们倾向于持有更多非货币资产,货币形式的消费单位k和m减少,而在萧条时,人们倾向于持有更多的货币形式的消费单位k,非货币资产m就会减少。因此,它的货币数量论更加突出了调节货币数量以保持价格稳定的政策含义。凯恩斯指出:“如果k、m和r都保持不变,则n和p成为正比变动,因此,货币当局可以直接调节n和r,或是通过利率影响k、m,从而影响价格p,获得价格的稳定。……具体来说,在经济萧条时期,k和m 增加时,货币当局通过降低银行利率r就可以维持原有经济的均衡状态。如果利率政策不能奏效,则可增加货币总量n,以便抵消k和m的变动,这样价格同样会保持稳定,在经济繁荣时期,k和m下降时,货币当局可以使用同样的工具进行相反的操作[1]。

以上可以看出,与古典货币数量论相比,凯恩斯认为引起价格水平变动的因素更多,作用过程也更复杂,并且此时的凯恩斯已经对市场自发调节能够自动实现价格稳定的古典观点产生了怀疑,因此,与古典货币理论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同,他提出货币当局应该对利率和货币量加以干预,以实现价格稳定。但在这一时期,其货币理论的本质仍然是货币数量论,其货币理论也是围绕价格稳定来构建的,他坚信货币长期中性的古典信条,所以他在提出货币当局对利率和货币量控制以实现价格稳定的方案时,完全没有提及货币变动或者利率变动对产出带来的影响。

二、《货币论》中的货币理论研究

在经历1920~1921年的经济危机以后,英国经济进入了长达10年的萧条时期,而同时期的美国则迅速摆脱危机影响,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时期。这使得凯恩斯逐渐意识到他在《货币改革论》中提出的理论过于简单,忽略了许多与经济相关的复杂因素,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认为,传统经济学的捍卫者们大大低估了货币经济状态下的结论和简单得多的实物交换经济状态下的结论之间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影响深远,在某些方面,已成为本质上的不同。”[2]于是凯恩斯又在1930年发表了《货币论》,这本书对20世纪20年代许多重大经济问题以及货币理论问题进行了总结和研究,但其核心内容仍然是如何稳定价格,此时的凯恩斯依旧没有摆脱古典货币长期中性理论的影响。

《货币论》是在《货币改革论》的基础上写作而成的,他对《货币改革论》中的货币数量论重新进行修改,增加了更多影响价格的因素,将其扩展成为“货币价值基本方程式”,其形式如下:

p=e/o+(k-s)/r (2)

q=e/o+(i-s)/r (3)

(2)式为消费品物价水平方程式,(3)式为全社会物价水平方程式。其中p为消费品的当期价格水平;e为全社会当期总货币收入,它由要素收入工资、地租、利息和企业家报酬组成;o为全社会生产的总产量;k为投资品部门所获得的收入;s为储蓄;r为消费者所购买的消费品数量;q为全部产品的当期价格水平;i为新生产出的投资品增量的当期市场价值。以上两方程的含义都是:价格=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单位产品的利润。在写作《货币论》一书时,凯恩斯已意识到了古典学派关于储蓄自动转化为投资观点的错误,并把储蓄和投资两者之间的矛盾看成是英国当时经济萧条的病根。根据以上二个方程式,凯恩斯认为物价波动是由于储蓄和投资率的波动引起的,当投资大于储蓄时,物价上涨,企业家可得意外利润;当投资小于储蓄时,物价下跌,企业家形成意外损失;投资等于储蓄时,利润等于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另外凯恩斯借用了维克塞尔积累过程观点,认为投资与储蓄的差额决定于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的差额,如果市场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投资大于储蓄,经济扩张;如果市场利率超过自然利率,则会使投资减少,经济收缩;如果市场利率等于自然利率,则经济保持均衡。要稳定价格,必须使“意外利润”为零,方法是使新投资等于储蓄,使市场利率等于自然利率,也就是满足前面所述的三个均衡条件。

三、凯恩斯早期货币政策主张

在政策方面,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给予中央银行更大的权力,让其大胆采取措施放松或收紧信用,调节利率,以刺激或抑制投资率,从而稳定价格水平。显然,凯恩斯的这种货币理论已与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有很大的不同,他对传统货币数量论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加进了维克塞尔的积累过程理论,认为货币作用于价格的机制是由利率中介来完成。而古典货币数量论却认为价格水平直接受货币数量或流通速度的影响,与利率完全无关,因此在《货币论》中,凯恩斯已经完全不同于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的货币政策思想,他认为靠市场的力量无法自动调节储蓄与投资的失衡,因此凯恩斯提出了多项中央银行干预经济的主张。

四、对凯恩斯早期货币理论的评价

与《货币改革论》一样,在《货币论》一书中,凯恩斯论述的货币问题仍然是围绕如何稳定价格进行的,同样他也没有考虑货币变动对产量影响,在他提出的“货币价值基本方程式”中,产量是被假定不变的,因此凯恩斯在《货币论》的货币理论本质上仍属于货币长期中性论。以后,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序言中还提到了这个问题,他写到:“该书(《货币论》)所谓的基本方程式,是在一定产量这个假定之下所得到的刹那图……对于产量变动的后果,并没有充分的讨论。”[3]“货币被当成了供给之外的一种力量”[4]。因此就其实质而言,此时的凯恩斯仍是一种中性的货币观,但此时的凯恩斯已经认识到了市场机制固有的一些缺陷,并主张政府利用货币政策来稳定物价水平,这也说明此时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已经开始脱离古典主义的货币面纱论。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货币改革论》.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3~45页.

[2][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货币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6~72页.

[3][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2页.

[4][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2页.

作者简介:丁云鹏(1976-),男,汉族,吉林农安人,学历:本科,中级经济师,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秀英支行,研究方向:货币与金融。

猜你喜欢
凯恩斯政策评价
政策
政策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助企政策
政策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演变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