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2015-02-08 02:07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28期
关键词:丹红传导穴位

苏 娟

(广西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苏 娟

(广西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糖尿病饮食、运动指导基础上,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弥可保500 μg肌内注射,1次/d,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 mL足三里穴位注射。观察2组临床疗效、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及治疗前后腓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和TCSS总分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与感觉症状,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丹红注射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弥可保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m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60%~90%,可累及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以感觉神经受累最为常见,严重者可造成感觉缺失、疼痛等,甚者导致截肢,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因素,有症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出现后5~8年病死率为29%~44%,不仅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导致家庭劳力的损失,同时也占用了大量医疗资源[1-3]。目前DPN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血糖控制、神经修复、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改善代谢紊乱等,但临床疗效仍不十分理想。笔者2013年11月—2014年12月采用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全部病例为本院住院患者,共 12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52.29±5.45)岁;糖尿病病程4~13(6.17±2.42)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2~6(3.02±1.29)年。对照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53.12±4.99)岁;糖尿病病程4~12(5.89±2.33)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6(3.47±1.15)年。2组患者间性别、年龄、病程、血压、血糖、血脂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 WHO关于 DPN的诊断标准[4]:①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年);②四肢(至少在双下肢)有持续性疼痛和/或感觉异常;③双侧或一侧踝反射减弱;④振动觉减弱;⑤主侧(以利手侧算)神经传导速度减低;⑥除外其他因素(如遗传、酒精中毒、尿毒症、甲减、药物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②年龄≤75岁;③自愿参加本研究并愿意配合本研究者。

1.4排除标准 ①年龄>75岁;②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者及精神病患者;③孕妇或哺乳期患者;④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及糖尿病坏疽等严重感染者;⑤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者;⑥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如酒精性、营养性、尿毒症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者;⑦其他不适合参加本研究者。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糖尿病饮食、运动指导基础上,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给予弥可保500 μg肌内注射,1次/d, 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 mL足三里穴位注射。操作方法:足三里常规消毒后,5 mL注射器针头沿皮肤垂直进针1~1.5寸,行提插手法,得气后回抽无回血则注入药液2 mL。

1.6观察指标 观察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治疗前后的变化,包括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3方面的评分,其中神经症状共6分,神经反射共8分,感觉功能共5分。每一项异常记1分,正常记0分,得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受损情况越重;③采用日本光电肌电诱发电位仪(MEB-9200K)测定治疗前后腓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1.7疗效评定标准[5]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5 m/s以上;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未能完全回复正常,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 m/s;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

2 结 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和TC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3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2组治疗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MCV和SCV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2 2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病率约为50%[6]。研究表明,糖尿病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降低在抵制局部因缺血引起的传导障碍时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造成的[7-8]。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机体氧化应激、自由基增多、血管性缺血缺氧、神经生长因子缺乏等均可以导致[9]。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消渴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对本病均展开了详细论述。《金匮要略》专门设立了消渴专篇,提出上、中、下三消症状及治疗方药。《古今录验》云:“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鼓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血证论》曰:“疲血发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于肾水,水与血交会转运,皆在胞中,胞中有疲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能随气上布,是以发渴。”DPN属于中医学“肌痹”“痿证”等范畴。《诊治要诀》云“三消,久之精血即亏,或目无见或手足偏废如疾,非风也”,描述了眼睛、运动障碍等方面的并发症。很多学者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为消渴日久,耗伤气阴,主要临床表现为麻木、疼痛等,关键病机为瘀血阻滞、脉络不通[10]。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黏稠度高和微循环障碍等,这些为中医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11]。现代研究表明,丹参、红花不仅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而且具有保护线粒体、改善能量代谢、清除氧自由基以及促进损伤细胞的恢复、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抑制间质细胞活化等作用,对减少神经元的缺血性损伤具有重要作用[12]。丹红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血浆及动脉壁脂质含量、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释放,具有有效改善微循环,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13]。穴位注射疗法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导下,合理结合针刺、穴位、药物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足三里穴属于四总穴之一,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千金方》云:“三里主腹中寒,胀满,一热中,消谷善饥……凡此等疾皆灸刺之。”因此,在本研究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治疗组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和TCSS总分、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说明丹红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1] 王国凤,包佃娟,杨正兄. 丹红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188-189

[2] 时红波.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7):83-84

[3] Gregg EW,Sorlie P,Paulose-Ram R,et al. Prevalence of lower-extremity disease in the US adult population≥40 years of age with and without diabetes:1999-2000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J]. Diabetes Care,2004,27(7):1591-1595

[4] 朱禧星. 现代糖尿病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33-334

[5] 董砚虎,钱荣立. 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当代治疗[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48

[6] Claudia Figneroa,Romero,Mahdieh Sadidi,et al. Feldman,Mechanisms of disease:The oxidative stress theory of diabetic neuropathy[J]. Rev Endocr Metab Disord,2008,9:301-314

[7] Cameron NE,Gibson TM,Nangle MR,et al. Inhibitors of advanced glycation and product formation and neurovaseulardys function in experimental diabetes[J]. Ann NY Aead Sci,2005,1043:784-792

[8] Andrzej Loeseh,MSc,PhD,et al. Sciatic nerve of diabetic rat treated with epoetin delta:effects on c-fibers and blood vessels including pericytes[J]. Angiology,2010,61(7):651-668

[9] Singh DK,Winocour P,Farrinngton K. Mechanisms of disease:the hypoxic tubular hypothe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 Nat Clin Pract NePhrol,2008,4(4):216-226

[10] 丁瑜芝,袁松涛,刘云.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黄芪甲苷对其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J]. 江苏医药,2013,39(15):1817-1819

[11] 陈剑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思路[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9):21

[12] 曹雯,余江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2):84-86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GZZC0951)

10.3969/j.issn.1008-8849.2015.28.010

R587.2

B

1008-8849(2015)28-3107-03

2015-04-01

猜你喜欢
丹红传导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PI3K/AKT/Bcl-2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