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全血与成分输血引起非溶血性发热的临床观察

2015-02-07 01:13王明慧方春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溶血性白细胞计数

王明慧,杨 涛,方春燕

(1.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北京 100088;2.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 100088)

输全血与成分输血引起非溶血性发热的临床观察

王明慧1,杨 涛2,方春燕1

(1.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北京 100088;2.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 100088)

目的 探讨输全血与成分输血引起非溶血性发热的情况。方法 选取输血患者237例,根据输血方法分为2组,输全血患者114例为对照组,成分输血患者123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体温、非溶血性发热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输血后,对照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观察组红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降低。观察组红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体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输血前后的体温差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输血1~3次、4~6次、7~9次、10次以上时非溶血性发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成分输血可大幅减少患者不需要的血液成分输入,与输全血相比,可明显减少非溶血性发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可有效控制患者体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输全血;成分输血;非溶血性发热;血常规指标;体温

非溶血性发热是临床输血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可称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1],是指患者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超过1 ℃,并以发热与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排除溶血、细菌污染、严重过敏等原因引起发热的一类输血反应[2-3]。给予患者实施不同的输血方法,引发非溶血性发热病症的概率也是不同的[4],常见的输血方法为输全血与成分输血[5]。为了探讨输全血与成分输血引起非溶血性发热的情况,笔者选取北京市海淀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输血患者237例,根据输血方法分为2组,针对血常规指标、体温情况、非溶血性发热情况、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上述时期收治的输血患者237例,其中男16例,女68例,年龄20~76(51.9±12.4)岁;上消化道出血1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58例、白血病10例、恶性肿瘤26例、其他不明原因13例。排除近期使用过非那根、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的患者,排除其他原因造成发热的患者,排除妊娠、哺乳期的患者。根据输血方法将入选的237例输血患者分为2组,输全血患者114例为对照组,其中男81例,女33例,年龄20~75(52.1±13.0)岁;上消化道出血6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6例、白血病5例、恶性肿瘤15例、其他不明原因5例。成分输血患者123例为观察组,年龄为21~76(51.7±10.6)岁,其中男88例,女35例;上消化道出血6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32例、白血病5例、恶性肿瘤11例、其他不明原因8例。2组性别、年龄、原发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已取得患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输全血。观察组实施成分输血。所有血液均取自于本院血库,储存时间不足35 d,输血前要保证血浆平稳送达,行常规血性抗体检测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控制输血的流速不能过快,一般控制在200 mL/h,注意患者的保暖和临床反应,出现非溶血性发热时立即停止。

1.3 观察指标 输血前后的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输血前后的体温情况(输血前体温、输血后体温、体温平均差)、非溶血性发热情况(输血1~3次时非溶血性发热情况、输血4~6次时非溶血性发热情况、输血7~9次时非溶血性发热情况、输血10次以上时非溶血性发热情况、非溶血性发热总体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皮肤瘙痒、过敏、皮疹)。

2 结 果

2.1 2组输血前后的血常规指标比较 2组输血后,对照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观察组红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红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2组输血前后的体温情况比较 输血后观察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前后的体温差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表1 2组输血前后的血常规指标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输血后相比较,P<0.05。

表2 2组输血前后体温比较 ℃)

2.3 2组非溶血性发热情况比较 观察组输血1~3次、4~6次、7~9次、10次以上时非溶血性发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 论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是临床输血反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输注多人份血小板浓缩液、多次输血、多次怀孕的妇女,多为细菌性致热源、白细胞抗体反应等诱发,其中白细胞抗体反应诱发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风险较高[6]。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特点为输血期间至输血完毕后1~2 h发热,发热持续时间少则几分钟,多则1~2 h,通常不会超过8~10 h,常伴有颜面潮红、畏寒、脉率增快等病症,对血压的影响不大,个别患者可出现出汗、恶心或呕吐等病症,少数患者输血发热反应后数小时内可发生口唇疱疹[6-7]。轻度发热反应体温升高1~2 ℃,症状常呈自限性,会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增加治疗的难度,影响患者的预后[8]。

表3 2组非溶血性发热情况比较

表4 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2=4.256,P=0.039。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社会活动的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重、交通事故和建筑事故频发,使得创伤和疾病诱发的输血事件急剧增多,所需血量也在逐渐增大。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讲,输血后可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发生,根据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可

分为早期不良反应与晚期不良反应,其中早期不良反应中最为多见的是细菌污染、过敏、发热、溶血。晚期不良反应中最为多见的是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后,血液中含有的致热源物质如蛋白质、细菌产物、死菌会随着血液流入到机体内,诱发病症的发生,在配置血液保养液的过程中也可能由于化学品不纯而造成输血后发热病症的发生,因而要注意输血、输血器材、试剂配制时的清洁度和无菌操作。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改进,输血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输血方法为输全血与成分输血。陈皞等[9]研究表明,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的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概率。孙波等[10]研究表明,红细胞悬液滤除白细胞后各项指标变化更为稳定,可明显降低白细胞抗体反应而诱发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风险。李桂英[11]研究表明,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和红细胞悬液可明显减少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成分输血可去除90%以上的白细胞,即每单位红细胞计数中白细胞含量低于5.0×108L-1。一般白细胞的去除可在血液制品保存前或在输血前(即床边去白细胞)进行,操作较为方便,还不会影响输血的疗效。通常情况下,对于既往有2次以上输血发热反应的患者常规使用去除白细胞血液制品。这种技术要求严格,需在无菌环境中操作,不仅去除了白细胞,使其不会产生代谢产物,同时也预防了白细胞产物如细胞因子、组胺以及在储存血中产生的白细胞微聚物的形成。它还能吸附和去除细菌,也就能降低或预防在储存中细菌的繁殖。

本次研究的结果也表明,输血后观察组红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成分输血显著提高了红细胞计数的含量,输入红细胞计数的含量要远远高于机体中所含有的红细胞计数含量,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去除白细胞与血小板后,大量的血浆输入机体会造成原有白细胞与血小板的稀释效应发生,使得输血后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观察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输血前后的体温差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成分输血可明显减少白细胞抗体反应的发生,减少了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助于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证的体温的平稳状态。观察组输血1~3次、4~6次、7~9次、10次以上时非溶血性发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患者输血的次数越多,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风险就会越高,而成分输血引发的白细胞抗体反应少,使得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风险也就明显降低了,进而降低了非溶血性发热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成分输血具有较高的安全使用性,可明显减少皮肤瘙痒、过敏、皮疹等多种事件的发生概率,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早日康复,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成分输血可大幅减少患者不需要的血液成分输入,与输全血相比,可明显减少非溶血性发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可有效控制患者体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叶青.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7):1092-1093

[2] 孙娜.输全血与成分输血引起非溶血性发热的临床观察分析[J].吉林医学, 2013, 34(26):5362-5363

[3] 阳光辉.输全血与成份输血引起非溶血性发热的临床观察[J].华夏医学,2006,19(6):1134-1135

[4] 胡劲辉.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0):127-128

[5] 钟菁,邹纬,戴菁,等.去白细胞输血降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临床应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3,26(4):227-231

[6] 许洁.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相关问题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15):3159-3160

[7] 刘建萍,于付,张丽娜.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17(1):107

[8] 陶丽剑.论细胞因子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关系[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9(10):89-90

[9] 陈皞,鲁思文,詹晓燕,等.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3):2929-2930

[10] 孙波,王燕,刘术臻.红细胞悬液滤除白细胞后各项指标变化及其对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9,49(13):48-49

[11] 李桂英.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和红细胞悬液引起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09,27(5):443

10.3969/j.issn.1008-8849.2015.09.028

R457.13

B

1008-8849(2015)09-0985-03

2014-02-28

猜你喜欢
溶血性白细胞计数
古人计数
白细胞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结绳计数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