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裴佩
“双创”: 好风凭借力
·本刊记者 裴佩
上世纪80、90年代,“下海潮”风靡全国,知识分子、机关干部、国企员工纷纷下海创业经商。本世纪初,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不断渗透,又有一批敢想敢拼的人投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潮中。
如今,新一波创业浪潮再次来袭。在全国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四川创新创业如何落地?政府之手如何调控才能让创新创业者“好风凭借力”?谁又会成为这一轮创新创业浪潮中的佼佼者?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今日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促进经济增长“新引擎”,加速经济转型发展的制胜之举。
今年5-6月,在成都蓉创茶馆、郫县菁蓉创客小镇,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与众创空间和创业者代表围坐在一起喝茶、谈政策、聊机遇、话未来。
魏宏仔细询问和聆听了代表们对政府提供创新创业服务、营造创新创业环境的意见建议。他表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构建创业生态、落实扶持政策、搭建孵化平台,汇聚八方英才,并鼓励创业企业紧盯市场需求,抢抓政策机遇,加速成长壮大。
栽得梧桐树,能引凤凰来。全省上下结合自身实际和省情,真抓实干,举措迭出,在政策、载体、机制上为各种创业创新群体提供有利条件,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添柴加薪”。
今年5月,省政府颁发《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围绕科技成果处置、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绩效工资总额限制、兼职取酬、大学生创业等方面提出了14条政策“干货”。
成都先后出台《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成都市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资助管理办法》等支持政策。
绵阳制定《关于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决定》23项支持创新创业政策,并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门出台“涌泉计划”33项支持政策。
遂宁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从营造创新创业市场环境、扶持重点群体创新创业、强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等方面部署了23项工作,计划用两年时间扶持一万人成功创业。
壮大创新创业群体,增添创新创业活力,创新创业的星火在我省正成燎原发展之势。高校院所科技人才、青年大学生、海外高层次人才和草根能人组成的“新四军”正迈入创新创业主战场,全社会的新活力正在释放。
5月13日,天府软件园创业场、十分咖啡、蓉创茶馆、西南交大创客空间等成都10家创业创新平台正式授牌,成为成都首批“众创空间”。
绵阳高度重视孵化器建设,已建成科技城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孵化器34个,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政策、信息等“打包式”服务。德阳也出台了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园入驻方案,为企业孵化提供平台。
此外,我省拟组建由上百人组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家导师团、专家导师团和政策咨询服务组,依托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指导服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途上,巴蜀大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广阔前景值得期待。(责编:李静)
成都高新区,“中美企业创新中心西部中心”与“中美企业创新中心麦道国际”揭牌仪式举行。图/东方IC
主要目标
到2017年,实现创新创业主体从小众到大众、创新创业载体从重点布局到全面建设、创新创业服务从强硬条件到重软服务的转变。全省各类孵化载体达到500家,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初步建成覆盖全省各市(州)、县(市、区)的科技企业孵化培育体系,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0000家,科技创业者突破10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4.5万件
主要任务
激活创新创业主体 夯实创新创业载体营造创新创业市场环境 强化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强化财政资金引导 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推进创新创业资源开放共享 打造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品牌
图/杨永
支持政策
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鼓励科技人员离岗创办企业符合条件的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带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3年内可保留人事关系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按至少70%的比例划归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所有允许科技人员兼职取酬放宽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使用范围允许在校大学生休学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补贴力度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在工商部门注册或民政部门登记,给予1万元创业补贴。在高校或地方各类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内孵化的创业项目,每个项目给予1万元补贴加大对青年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符合条件并通过评审的创业青年发放3万—10万元免息、免担保的创业资金贷款,贷款周期为3年科技型小微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吸引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通过省“千人计划”引进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给予50万—100万元的资助,引进的创新创业团队给予200万—500万元资助强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载体的支持经评审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俱乐部,可申请100万—300万元左右的资金补助经评审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根据其规模和发展情况,可申请100万—500万元的资金补助加大孵化器建设支持力度对申报国家高新区的省级高新区孵化器和各市(州)重点建设的孵化器给予专项支持500万—100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孵化器给予专项项目支持50万—100万元探索先照后证工商登记模式开展创新券补助政策试点大力支持专利实施转化
图/杨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