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记者 袁飞 张婧 本刊记者 李妍婕
基层是最生动的课堂
·本刊特约记者 袁飞 张婧 本刊记者 李妍婕
在从严从实的要求下,省委把扶贫攻坚作为践行“三严三实”的实践课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激励党员领导干部在推动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现新作为,结合“走基层”活动,确保精准扶贫、限期脱贫,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促进。
●调研人员
全省各地党员领导干部
●调研内容
贫困地区存在的问题、差距,并提出解决方案
10月11日,格萨拉乡大湾村村民毛口的正在抢收玛咖,这个长相奇怪的“萝卜”他们家里种了10亩,能带来4万多元的年收入。
正当他埋头干活的时候,听到有人喊“书记来看你了”。不远处,攀枝花市委书记张剡已走下田埂,实地了解玛咖的种植采收情况。当天,张剡一行人来到格萨拉乡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通过这次调研,张剡认为要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和就业教育等培训,做到“培训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实现持续稳定增收致富。
在扶贫攻坚战中,为了真正把存在的问题找准、致贫原因析透、工作思路理清,全省各地像张剡这样的党员领导干部以严和实的精神,带头深入基层查实情,直面群众听意见,真实掌握第一手资料。
在甘孜,如何让贫困村找准发展定位,让农牧民群众找到致富门路,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加快脱贫奔康进程,几个月来,州领导密集调研。他们深入到全州各地,走村入户,访贫问苦,察看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倾听群众呼声,与县、乡镇以及村干部亲切交谈,认真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共同剖析甘孜的差距和问题,分析发展的机遇和优势。
在广泛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州委十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甘孜州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对全州扶贫开发攻坚作了进一步安排部署,制定目标,落实责任,明确任务,确保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不落下一户、不落下一人。
“扶贫攻坚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既要重外力帮扶,更要重内力激发。要从各县(市)的具体情况出发,找准脱贫路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州委副书记、州长益西达瓦的话掷地有声。
这段话说出了党员干部的心声:走下去,沉下去,以严实的作风,督促扶贫攻坚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贫困地区的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华蓥市阳和镇鸽笼山村村民将收获的5万余斤猕猴桃“搬上”互联网。 图/新华社
●扶贫档案
蓬安县杨家镇伏岭村,农业人口217户742人,贫困户达40户140人,是全县重点贫困村
●脱贫目标
确保到2017年全村4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比2014年翻两番,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
南充市蓬安县伏岭村,曾经人畜饮水困难,昏黄的电灯是许多村民家里唯一的电器,出行只有一条泥泞的盘山土路,全村5个小组,汽车都开不进……说起种种艰难,杨家镇相关负责人直摇头。
像伏岭这样的贫困村如何改变贫弱现状,出路在哪里?产业发展是关键。
7月底,一支精准扶贫联系指导队伍为这个村子带来了产业帮扶的“千金方”。
按省委省政府部署,由省农业厅牵头,省社科联、省电信公司、西南石油大学等3家单位协同负责联系指导蓬安县精准扶贫工作。伏岭村正是几家单位联系指导的村。
通过调研发现,伏岭村不是没有产业,卡住他们的一是生产不成规模,二是品种和方法不对路。
9月7日,省畜科院的范景胜到伏岭村报到。他是省农业厅下派伏岭的“第一书记”,也是曾获得过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简州大耳羊新品种培育者之一。
这位“羊专家”经过一番走访摸查、把脉问诊,在省农业厅指导下,开出了伏岭产业脱贫“良方”: 首先引进蓬安兴农种养农民专合社,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其次是林下养鸡。总之,农业帮扶是重头戏,着力发展粮油、特色经济作物、畜牧等主导产业。
图/图片库·CN/李响
9月28日,贫困户唐大礼收到省畜科院捐赠的“大恒肉鸡”鸡苗60只。他采用散养方式,60只全部成活,经过半个月饲喂,目前均重已达1.6斤左右,再养六七十天就能上市,每只肉鸡预计增值50元左右。“2015年底,按人均10只鸡算,贫困户可实现人均增收500元。”范景胜这样测算,而唐大礼也充满了期待。
有了致富源头,学习“致富经”也很重要。于是,省畜科院副院长何志平研究员、家禽所杨朝武研究员等多位省内顶尖级的畜禽专家到伏岭村给村民现场培训养殖技术。
从品种到技术的帮扶,让伏岭村的产业困局正在打开。
目前,全省各地已选派1.5万名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职“第一书记”,带领贫困群众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致富奔康。
●扶贫项目
灾后重建、扶贫开发“两个攻坚”
●预期目标真正把扶贫开发建成民心工程、廉洁工程
“再过一段时间就要收山药了,把山药卖给加工厂,能提高收入,还不愁销路。”10月14日,雅安天全县老场乡禾林村
村民洋汉武看着附近的山药初加工厂感叹。去年开工建设的西蜀雅禾山药加工企业,总投资1.65亿元,在禾林村建设的初加工厂现已完工,待正式投产后,将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并有效拓宽当地山药的销售渠道。
加工厂所依托的1万亩禾林村标准化山药种植基地,正是天全县集中灾后重建项目资金推进建设的351线产业带之一。
“农业产业重建事关解决灾后农民增收致富难题,结合县委指出党员干部在政治、能力、作风和廉洁自律四个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不匹配’问题,我们在思考,比如作风是否存在‘把思路当结果、把部署当落实、把传递当目的’等问题。”天全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称,落实到天全的农业产业重建,就要看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是否以群众的诉求为工作出发点,是否针对天全山区农业县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好农业产业。
结合整改自身“不严不实”问题,天全县相关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分片包干责任,深入联系点,倾听群众发展意愿,把助农增收与产业重建结合起来。一方面找准优势,建设山药、猕猴桃、林下养鸡等基地,发展多功能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万亩优质茶示范园等产业发展示范园;另一方面引进龙头企业,落实配套措施,积极协调保障土地、电等要素,破难题促发展。
雅安灾后恢复重建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党员干部正把“三严三实”各项要求转化到打灾后重建“硬仗”、补经济社会发展“欠账”工作中。(责编:李卉嫔)
链接
把落实严以律己要求与推进雅安灾后重建、扶贫开发“两个攻坚”结合起来,在“两个攻坚”中严守底线,把好灾后重建安全、质量、稳定、廉洁、节俭、舆情“六位一体”关口,真正把扶贫开发建成民心工程、廉洁工程。
——省政府副省长、雅安市委书记叶壮
躬身示范做改革发展的领路人。要始终把推进扶贫开发作为践行“三严三实”的主阵地,以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坚定决心和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顽强斗志,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