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株行走的蒲公英

2015-02-06 02:05Ann
中华手工 2014年7期
关键词:王雨学艺建水

Ann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分布广、门类多,很多古老优美的手艺隐匿在群山众林之间。外边的人想一探究竟,得花时间,花脚力,这让很多人打了退堂鼓。许多旅行爱好者志不在此,就算偶遇也是浮光掠影。而林瑾洪和王雨这对80后搭档则将旅行与学艺相结合,用旅行的脚步寻访中国传统手工艺,用相机和文字记录传统手艺人的境况,以此激发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手艺的了解与关注。他们为自己的组合,起了个内敛的名字——澄怀格物。

缘起

让我们把时间退回到2012年,当时还在做产品设计的林瑾洪只是想来一场旅行,但是“旅行”的意义实在太宽泛,什么样的风景才是自己最想看到的?林瑾洪祖辈三代都是石匠,自幼还常跑去看隔壁木匠做工,从小就耳濡目染手艺的奇妙,而王雨则一直喜欢手工艺带来的温暖感觉。所以“不如在旅行的同时,拜访传统手艺人,让旅行更有意义。”想法一出,两人一拍即合。

最初的一年,两人以拜访手艺人为主。说是拜访,其实不易,许多传统手艺人,要么大隐隐于市难觅踪迹,要么跋山涉水也未能见到。“总体来说并无太大波澜。”是王雨对第一年拜访手艺人的总结,云淡风轻,期间的舟车劳顿也只有他们知道,但是行走中获得的回报与感动,无法用言语说清。

所谓拜访之旅,实际也是不断与人交流、沟通,不断收获的过程。王雨回忆起拜访的第一站在苏州,平江路上一处不起眼的制作毛笔的小店——沈氏笔庄。因为没有经验,也没有铺垫,开门见山地要求拍照,不但被店主拒绝,气氛也搞得有些尴尬。在说明来意、表明身份后,笔庄主人才缓和了态度与两人攀谈起来。门脸并不起眼的笔庄,却是沈家祖上家传的技艺——湖笔制作。透过笔庄主人的介绍,让两人了解到大多数传统手工艺的现状:老一辈的艺人,年事渐高做着费力;但是年轻的一辈,又太浮躁,难以静下来几十年如一日重复同样的工作。

学艺

随着拜访的手艺人越来越多,两人发到新浪微博“澄怀格物CHENGHUAI”上的文字与图片也越来越多,许多年轻人开始主动关注这些离自己生活很遥远,甚至从没接触过的传统技艺。这让两人觉得很有意义,“传统手艺的发展需要继承,而年轻人是传承的生力军。”说到生力军,又让林瑾洪和王雨有了新的念头一学艺。既然已经千山万水走过,那能不能留下来跟着师傅学一学手艺呢?

此时,两人的足迹已经从上海,走过了江苏、浙江、福建、贵州、四川、云南、重庆等地,在拜访过湖笔、御窖金砖、元和缂丝、德化白瓷、永琦紫檀、荥经砂器、莆田担盘、自贡龚扇、雷山银饰等传统手工艺人,见识了各种传统手工艺后,让两人开始认真拜师学艺的,是制作瓷胎竹编的谭代明老师与制作漆器的宋西平老师。“遇到谭老师与宋老师并拜入门下学艺都是缘分,现在可以天天跟着老师上下班,听老师面对面传授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悟去动手。动手是学艺的基础,不管做得好不好,首先要勇于动手。”

“瓷胎竹编”是具有浓郁四川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材料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无节长竹,需要经过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等十几道工序将竹子加工成可以编织的竹丝。整个过程全部手工完成,一不留神就会受伤。而每一个步骤对初学的两人来说,都比登天还难。在弄坏了四个茶壶之后,两人才学会翻底,而那些让两人花了一周多编出来的竹编,不是太紧就是太松,谭老师则是毫不留情地要求拆掉重来。对于手部的伤痕,两人表现得很豁达,既然决定学艺,那么随之而来的各种结果都是需要预先认知的。“所有的手艺都会伤害到皮肤,而这种伤害在与手艺带来的愉悦与内心的平静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

两人的首个瓷胎竹编成品,在微博上引起大家强烈反应,许多人回帖求购买,求预购,但都被两人谢绝了。一来这并非澄怀格物的设计品,二来两人通过此次学艺拓展了在设计上的思维,会随着学艺的精进,将竹编的技艺做些调整,设计出更符合澄怀格物气质的作品。

中国传统手工艺门类非常多,愿意传授基本技艺的师傅也很多。针对想学艺的年轻人,林瑾洪与王雨总结他们走过的路线,给出几条很好的旅游学艺地,在游览大好河山的同时,还能领略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别样魅力。

江苏南通——永琦紫檀珍品馆

永琦紫檀,是两人非常推荐的学艺地。永琦紫檀是由出身于南通木工世家的顾永琦先生创立的明清家具生产商,中国硬木家具中的翘楚,在2011年入选中国首批四个国产奢侈品牌(其他三个为:贵州茅台、荣宝斋、冻顶乌龙),其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可谓登峰造极。

在家具展厅里,顾先生建议林瑾洪拉一下柜子,只轻轻一下,柜子就拉开了,没有感受到任何阻力,而在往里推快要到底的时候,竟然又有轻微的吸力往里将柜子吸入。整个柜子采用中国传统的开启结构,这样的木滑技艺,让人赞叹不已。细想背后的手艺,更是让人钦佩:单单花费在木滑打磨上的功夫,就足够打造一件新的家具。

而真正让两人折服的,是顾先生对“材料”与“手艺”的认识。现在,永琦对家具材料的高低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在乎,不管是紫檀还是黑檀,只要做工精湛,手艺精进,做出来的家具都可经久耐用,家传百年。这样的观点与中国传统意义对物品价值的判断取舍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喜欢实木,欣赏硬木家具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永琦紫檀。这里的“手艺”,绝对值得一探究竟。

线路:南通狼山汽车客运站——步行至静海商贸街站——乘坐86路公交车——在通富路振兴路口站下车,步行至永琦紫檀珍品馆。

四川自贡——龚扇

“龚扇”发源于四川省自贡市,产于清朝同治年间,迄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扇”,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珍贵的汉族民间艺术品。

龚扇的制作非常复杂、考究。选用一年生青阴山黄竹为原料,用特制工具将竹子加工成厚度只有0.01~0.02mm竹丝,薄如蝉翼,再按名家书画行丝走篾,精心穿、吊、镶、破,结构巧妙,再现原作神韵,成品扇面竟似绫绸,敲打扇把有如鼓声,初看者甚至会误认为素丝织锦。

林瑾洪与王雨在自贡拜访到了龚扇第四代传人龚道勇,从第三代到第四代,龚家传人已经将竹丝的直径从0.025mm缩小到0.01~0.015 mm,使得编织的扇面更轻薄、更透明,手艺更加精进。对顶级竹编工艺有兴趣的朋友,值得前往探寻、学习。

线路:自贡客运站——乘坐35路公交车——在十字口站下,步行至龚道勇竹编工艺品有限公司。

云南建水——建水陶

建水,本就是闻名的古城,很有自己的味道。而建水陶,作为四大名陶之一,也有它独特的魅力——“无釉磨光”。

“无釉磨光”是建水陶最能区别于其他陶品的特色。一件上好的作品需要经过七八道工序,使用先粗后细的打磨工具才能完成,以粗砂石磨去火皮,再用细砂石打磨留下的拉丝,最后用鹅卵石抛光,细致复杂的过程后,原本暗淡粗糙的陶体被磨出了镜光,其细润的质感和光泽的变化,有着若有似无“釉质”的温润之感。

林瑾洪与王雨在拜访过程中发现,在建水碗窑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陶,且每家每户都有自己对于陶瓷的心得与秘诀。这里的每一位手艺人,通过长期的积累,都有自己的产品销售渠道,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村的集体业态。喜欢陶的质朴质感的朋友,可以前往建水的碗窑村,在村里小住,寻访,学习。

线路:从昆明出发——乘坐火车在建水站下车——换乘当地客运公交,前往碗窑村。

两年多的行走与拜访还在继续,林瑾洪与王雨对手艺、对产品、对工艺也有了更高的认识。“我们觉得最极致的手工艺,就是看不出手工痕迹的技艺,就像最上乘的武功是没有招式的,所谓大象希形。”行走学艺这条路,固然辛苦,但收获颇丰。既扩展了眼界,启发了思维,也在网络上收获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慢慢地会有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行动,将中国传统手工艺用自己的力量,发扬并传承着。就像一株行走的蒲公英,虽然渺小,但种子的力量却是无穷的。

猜你喜欢
王雨学艺建水
建水陶艺新观察
小型化双通带声表滤波器设计分析
云南建水陶博物馆馆藏作品欣赏
小熊学艺
母鸡学艺
跨界专家王雨
郑人学艺
建水紫陶:中国建水紫陶古陶斗美术
至少五万
建水紫陶·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