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佳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 吉林 132012
浅析大学突发个体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李国佳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吉林132012
摘要:影响大学生个体突发事件的因素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情感因素、个人自我发展等,本文主要针对大学出现的个体突发事件产生因素进行分析,对论述了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对策。
关键词:个体事件;影响因素;对策分析
一、学校突发事件的概念
学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的,在学校内部忽然发生的,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本文中着重强调是在高校发生的个体事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对大学生个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
二、影响大学个体突发事件的因素
随着社会进步,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也趋于多元化发展,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也在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发展,例如一些网络宣传的“拜金主义”,过多宣传物质主义生活的重要性,消减了精神生活给人们带来快乐必要性,使现代的大学生过度重视物质生活,产生攀比心理,形成不良的风气,因为攀比导致一些同学产生一些“仇富”的心理,长时间的心理上的积累导致最后的爆发,严重的影响到大学生的正常生活。
高校的学生来源于五湖四海,来源不同的省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家庭,在不同文化下会有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和生活差距,当学生走进大学校园生活,各种家庭培养的人各不相同,贫富差距也凸显严重,对于一些困难家庭的成长起来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由于自己的物质条件不够优厚,如果不能合理的排解心中的不平衡,慢慢会产生自卑、缺乏自信的心理状态,长时间不去解决就容易出现突发事件。
大学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本身就具有独特的一面,它是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缓冲地带”,学生会经历很多的问题,特别是个人情感:恋爱,就起恋爱本身对大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关心和懂得责任等,如果处理不好两个的恋爱关系同样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失恋的同学往往会失魂落魄,觉得人生不存在任何意义,自己活着的价值丢失,最终走向轻生的道路。
大学里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同,对于学业和就业的看法也不相同,对于一些同学来讲,学习成为他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这个环节在某个阶段出现问题,那么,这对学生的成长是致命的打击,一些同学会因此一蹶不振,最后退学甚至轻生。就业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的影响,每个同学都会在就业过程中全力以赴,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称心如意,待遇也不相同,特别是一些学习优秀的同学因为一些外在的原因找的工作不如其他同学,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甚至产生“嫉妒”的心理。
三、大学生个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构建
加强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首先提高学生干部的危机事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提前做好培训工作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其次,加强学生干部和班级同学、老师的沟通,随时保持在学生第一时间拨打110、120,联系教师报告事件情况。最后,完善安全网络体系,充分调动任何一名学生干部的力量,包括学生寝室长,形成联动机制,随时汇报情况。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在大一入学做好心理普查,对于有特殊的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关注,帮助他们做合理引导,排泄心中不愉快的事情,同时,强化基层管理部门和心理咨询中心的沟通,随时掌握学生情况。对于突发事件的有影响的学生要及时安抚涉事同学情绪状态,控制局面,不要进一步扩大影响,做好事后安抚工作。
学校相关部门积极激动应急预案、高度认识到突发事件的管理、涉及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物资管理、部门协调和家属接待工作各方面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个体突发事件的救护、决策和指挥响应机制,保证在处理个体突发事件的工作有序、有效进行,在事件发生的第一阶段果断处理现场,控制突发事件场面,及时恢复学校教学秩序,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根据个体突发事件程度进行应急处置。
在突发的个体事件之后要合理安排人员做好家属的接待工作,全力配合家属了解当事人或事件的基本情况,做好家属的安抚工,同时,等待公安部门给予坚定结果,进行责任认定,根据公安部门的责任认定,校方与家属进行事件协商,在充分尊重家属的基础上,建立合理有效的谈判机制,在依据法律的基础上双方根据事件协商的结果,并就谈判结果学校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善后工作,满足家属合理要求。
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往往一个单一的外在因素并不能引发个体发生突发事件,一般都是多种因素导致,为了树立大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防止个体突发事件的发生,家庭要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高校认真履行管理教育与保护学生的职责与义务,建立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强化大学生思想教育,合理引导,减少突发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孙斌.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2):73-75.
作者简介:李国佳(1984-),男,蒙古族,吉林吉林人,硕士,东北电力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5-03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