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梦希
北华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
在我国高校中,针对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无疑是基层党建工作至关重要的内容,因为这关系到高校学生党员是否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和保持党的先进性,这是对当代年轻人才的必然要求。但是,纵观我国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其中学生党支部建设虽然具有较快的发展和较好的成效,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探讨。
基层党建品牌化建设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升自我知名度并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而通过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党员寝室的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创新,并对建设成果进行分析并综合运用,在整体上推进高校基层党建的品牌化效应,进而提升当代大学生对党建工作的支持度和认同度。
针对高校而言,这里是一个思想相互碰撞,文化相互摩擦的场所,个体利益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在一个新的历史环境下,让高校通过基层党建工作来培养一批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任重而道远。要创建基层党建品牌,对于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的作用具有战略性意义。
通过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将所有的学生党员紧密凝聚,使学生党员沉浸在党建品牌化的浓厚氛围中,从而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党员在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事业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伴随着高校的深层改革,各大高校大规模招生,所以导致了高等教育从以往的精英化转变成为了大众化,所以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同时也使学生党员的队伍壮大。由于学生党员的迅速增长和壮大,给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所以致使党组织生活形式创新性不高,党组织凝聚力涣散,以及党员形象不突出。这些都是基层党组织学习和工作效率不高的原因。
在学生公寓内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使党员联系小组和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就一定要理顺管理关系,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如:学生公寓党小组工作制度、党小组活动纪实制度、党小组工作专题研讨会制度、党小组政治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学生公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管理制度、党员示范寝室制度、学生公寓积极分子推优制度、预备党员继续教育培养考察制度等。制度的建立,对推进以学生公寓为创新载体的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可持续化水平,统一每位学生党员的思想状态,都能做到有章可依、有据可循。
学院指导机构要将学生公寓文化纳入高校校园文化的范围中。具体措施有建设“学生党员之家”文化活动室,为学生党员提供特定的学生公寓党建活动场所;各党小组分别再自己所属公寓区成立政治理论中心组,并在纪念日、重大节日及重大事件的时间节点,通过讨论、观影、书写心得交流等方式在思想政治建设中发挥引导作用;建立“公寓学生党员环境保洁队”、“公寓学生党员文明督导队”等,在公寓中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弘扬文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通过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对其他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公寓的每一名寝室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加强,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以及安全和卫生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高校学生党员的各项工作和评优推优活动需要充分与党员小组的综合测评挂钩。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必须要积极探索学生党员在高校基层党建学生公寓建设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服务机制和日常行为规范。这样可以把外在的、被动的学生党员管理机制转换成内在的、主动的管理,进而最大限度的调动高校学生党员的创新性和积极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要将密切联系同学、为同学服务的工作绩效纳入到学生党员及联系小组的考评中,并重点考察基层党组织和学生党员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职能和责任。
在当前网络化建设蓬勃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借助微信舆论,并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微信群组、朋友圈和官方微信平台,并精心培养成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和增强学生党员凝聚力的管理手段和官方舆论工具。始终对全局进行体系性、结构性和总体性的安排和部署,确保高效基层党组织学生公寓建设能够促进所有的青年教师以及当代大学生凝聚力的提高;其次继续发挥微信的群聊作用,让学生党支部参与到各层次的支部会议讨论中,让学生党员感受到基层党支部的每一次调整、每一个想法以及每一次进步都与参与基层党支部建设中的每一位党员息息相关。让每一个党的接班人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切实有力地增强基层组织内部的凝聚力。
党建的工作重点难点在于是否能够真实地考察和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党员,使其在发挥自身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也能够积极对学生公寓里的每一位普通学生进行行为管理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在于微信平台是否能够有效积极性的建设。
针对学生党员较多的实际情况,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提出,要在加大党校指导课力度的同时,狠抓实效,提高学生党员综合素质,只要学生需要,我们就要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让学生党员真正具备“住在公寓、奉献公寓、服务公寓”的意识。在工作方法上,提出“集中团体辅导,个人谈话”的具体思路。
把学生公寓作为党建工作的入口是新时期在高校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必然结果,全体高校的基层党建管理人员和学生党员应该发挥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先进的创新精神,积极开展学生公寓基层党组织建设,从而实现党员的先进性和广大人民群众有机结合,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和学生公寓文化的有效融合。最终在基层党建和建立校园文化的基础上有效促进高校学生德育体系文化建设,从整体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高校学生公寓作为所有学生的一个温暖的“家”,作为大学生进行问题探讨和思想交流的一个关键场所,和教室比起来,在这儿同学们的思想行为反应的更加真实和客观。因此,将学生公寓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入口是必然的要求,并且将入党积极分子协同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公寓的日常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和组织考核工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将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并且还能给学生党员提供一个自我提高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机会和平台,从而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一个全新的传播体系。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充分发优秀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实现有效管理和服务群众。而和当前互联网联合在一起,更能提升学生在党建建设中的兴趣,使我们的党员寝室建设更好的形成具有特色和创新性的高校基层党建品牌。
[1]胡见前,王继辉,赫崇飞,彭勃.略论当前环境下加强高职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意义[J].黑河学刊,2013(1).
[2]曹培庚.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2(2).
[3]季东晓.用品牌效应提升基层党的建设水平——青岛市创建党建品牌的做法与启示[J].理论科学,2010(3).
[4]孔川.加强大学生党建品牌建设探索学生党建工作新机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