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宪
安阳市殷都区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科,河南 安阳 455000
检察技术,是检察机关通过科学的司法检验手段和鉴定方法,对职务犯罪进行依法侦查及实施法律监督。其中,既包括理化性质的检验、法医学层面的检验,也包括痕迹检验、文件检验,还包括视频视听技术检验、司法会计鉴定等工作。
检察技术人员的中心工作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案件证据进行寻找和采集,并在此基础上对证据线索进行审查与鉴别,以确定与案件实际相符合的线索。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证据采集与固定。检察技术人员通过自身掌握的侦查技术对案件相关场所和证据进行勘验和实验,收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细节和数据,特别是信息化时代呈现出的多形式的电子数据,并对它们进行科学分析和诊断,最终实现证据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这一过程,通常采取电子取证、话单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证据进行挖掘、甄别和明晰。二是司法检验与鉴定。主要采取文证审查、现场勘验,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对刑检材料进行鉴别和评估,得出确凿证据,以维护案件的科学性、真实性,保障法律监督的技术贡献度。三是检务保障与实施。日常检察业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案件受理和立案,也包括案件侦查与案件预审,还包括逮捕和审查起诉,这些环节均与检察技术工作密切相关,检察技术必将为各个检察业务阶段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高科技犯罪呈高发性态势,给检察技术工作带来严重挑战,迫使检察机关增强案件侦查的科技含量。譬如,采用网络技术寻找证据;建立侦查数据库,为办案提供支撑平台;通过网上办案平台,提升执法效率。又如,通过案前预警加强犯罪预防、案中督导加快办案进程,案后评估提高办案质量,形成检察管理长效机制,为打击犯罪、保障法律监督职能的有效实施夯实管理基础。
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最终要落实在人身上。随着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检察技术工作其实是通过“两才(财)”管理来促进检察保障职能的履行和实现。一是人才管理。俗话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通过调动检察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基层一线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技术人员始终保持高昂的精准精细的工作状态,为检务技术提供人才保障。二是财物管理,即加大投入。譬如,通过对电子检务系统、审讯监控系统等的建设投入,提供基础设施的技术保障。
科技强检、人才兴检,依靠的是基层检察技术干警的素质提升。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勤学多悟,学以致用。古人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表明了从学到用是个渐进的过程。学习能丰富知识,知识能产生智慧,智慧能演变能力。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检察技术是挑战也是机遇,基层检察技术干警要善于、勇于把握时代的要求,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通过学习提升自我,改进工作,保障案件质量,提升队伍整体水平。二是创新“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工作方法。检察机关要以案件技术攻关为中心,建立检察技术长效工作机制,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进行资源配置,不以权力为中心进行资源配置。检察技术部门要本着“始于谁止于谁”的理念负责到底,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切围绕着做成事为核心,特别是检察技术骨干人员,要切实转变观念。三是提倡做事高标准、严要求。法乎其上得其中,法乎其中得其下,法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任何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实现人生价值必备的素质。只有纪律严明,才能造就一支能征善战能打胜仗的队伍。
俗话说,上下同欲者兴,齐心协力者胜。一是提倡个人进步、组织进化。人员数量不够素质补,时间不够效率补。提倡一专多能,一人多岗,通过个人水平、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来促进整个组织的进化。二是提倡科学的用人标准。丞相必发于州郡,将军必发于行伍。要多用对案件有丰富基础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技术干警,要允许干警在有德有才的基础上有个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队伍,要注重队伍的成长与进步。
基层检察技术部门不仅是为其他业务部门提供服务保障,本身就是业务部门;基层检察技术人员不仅是信息技术人员,还包括检验鉴定类人员。所以要正确定位检察技术部门的职能,把检察技术部门看做是检察机关独立的“业务部门”,把检察技术人员看做是技术鉴定、文证审查、侦查突破等执法办案的专业人员,将检察技术工作纳入检察业务工作的流程,推进科技强检的技术含量。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职责在于通过履行检察权,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唯有正确理顺新时期基层检察技术队伍的职能,才能有效提升执法办案质效,维护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