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贤
中共常州市武进区委党校,江苏 常州 213164
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是经过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不断探索而得出的执法机关的根本活动原则和方向。伯尔曼教授认为,法律不只是一整套规则,它是立法、判决、执法中活生生的人,是为分配权利与义务,并据以解决纠纷、创造合作关系的活生生的程序。[1]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转变了传统上只强调“执法”的强制、管理职能,忽视“为民”的服务和人权保障职能,甚至把执法与为民对立起来的片面倾向。如何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执法为民理念的深刻内涵呢?在当前形势下,要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这是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内涵。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就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把握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执法工作的根本宗旨。要立足自身职能,结合各地实际,为人民用好权、执好法,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作为执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走群众路线是做好执法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要通过各种形式、采用各种手段,了解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要求和愿望,使执法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而有效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正确处理好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的关系,努力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树立执法工作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保持清正廉洁,是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人员的基本道德期待,是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的严格要求。做到清正廉洁,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养成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良好的生活作风;要正确处理私情与法律的关系,铁面无私,刚直不阿,不徇私,不枉法,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执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执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执法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新形势下加强执法为民的有以下基本要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就是要牢记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践行执法为民,不仅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觉悟、热情,还需要有执法为民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我们的队伍是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点,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2]提高本领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
践行执法为民,必须深化措施,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必须畅通并拓宽沟通民意的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一是要深化执法公开。要不断充实公开内容,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之外,执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都要向社会公布,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二是要深化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实行领导接待日、点名接访、下访等制度,真心实意地为民排忧解难。三是要把为民办实事常态化。立足执法职能,延伸执法工作,不断开展爱民实践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让群众看得见,享受得到,使执法为民不虚不空。
孟德斯鸠有一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3]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始终把强化监督放在重要位置,尤其是自觉接受公民和舆论监督这样权力才不会滥用,才能保障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民所用,自觉践行执法为民的要求。
常州市武进区执法机关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契机,突出服务群众这个着力点,敢于动真碰硬、重拳出击,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执法机关改进作风的诚意和努力。
针对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本着不护短不迁就的原则,区执法机关狠抓“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大接访”等活动,大力整改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和乱作为等执法问题,确保不发生漠视人民群众疾苦、伤害人民群众感情、侵害人民群众利益之事。
针对群众普遍反映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和相关手续繁琐的问题,按照统一部署,政府制定下发了《武进区企业设立“四证一体”联合办证实施方案(试行)》,从今年6月份开始,实行由工商牵头质监、国地税,开展了“四证一体”联合办证新模式。所谓“四证一体”,即工商营业执照、质监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登记证、地税登记证实行“一窗受理、一表填报、内部流转、统一发证”。申请人只需到当地工商分局登记窗口,就能享受咨询、收件、办件、收费、发照(证)的全流程服务,“四证”的审批时限提升至5个工作日。
城管执法一直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公众在提起城管时也总是争议不断。2014年以来,区城管局在中心城区一方面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管辖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根据网格的大小、管理执法的难度,确定若干名管理人员,将渣土、餐厨垃圾、户外广告执法管理等以网格区域包干制的形式落实责任。另一方面,为了在短期内帮助队员对以前未涉及的业务了然于胸,规范执法流程,区城管执法大队及时整理、汇编印发了《执法实务操作手册》。手册面积虽小,却内容齐全,对城管执法要点、流程、依据等进行简化梳理,既方便一线执法队员在日常执法中查阅应用,更对城管权力边界予以明确划定。
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大力实施执法阳光工程,区执法机关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主动把执法执勤监督权、建议权、参与权送到人民群众的手中。
“公开案审”是区质监局推出的创新举措,目的是进一步规范质监行政处罚行为,推进“阳光执法”的进程,该活动已经延续了5年,对重要的典型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公开案审”,邀请区人大、法院、法制办等部门专家参加审理会。通过“公开案审”,将案件审理的全过程进行实质性公开,讲案件信息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
简政放权是新形势下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府的重大部署,也是保障民权的重要举措。为全面建立岗位职责清晰、审批权限明确、工作标准具体的行政审批全流程,区住建局推进简政放权,确立了精简优化收件材料和网上审批管理两大重点,精简177项收费项目,简化8个审批环节。在精简权利事项中,对行政许可、审批等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各业务部门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清理,再核查,摸清权力家底;在简化环节上,做到“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时间最短”。在简政放权的基础上,区住建局依托信息技术实行并联审批,拟将施工设计审查、合同备案、质量监督、安全监督、施工许可证的申领等项目进行网上并联审批。
目前,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类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大量社会矛盾均集中在与民众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就业、环保、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会成为社会安全的巨大隐患。为此,区执法机关把改善民生视为最大的政绩。
近年来,在保障民生方面比较突出的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和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较好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2013年,区政府出台《关于建立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环保局要结合我区环境执法状况,建立环境违法案件联动办理的工作机制,明确联动办理案件的条件、程序及有关部门职责,确定移送、介入调查、固定证据,并最终进入行政处罚、刑事处罚、追究民事责任等工作程序。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大以及依法需要治安处罚的,或者涉嫌构成环境违法犯罪等案件,相关部门要提前介入,进行专案会商,调查取证,联动办理。同时建立环境执法联动联席会议制度和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加强环境执法、震慑环境犯罪、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强环境执法刚性和合力,严厉打击各类恶性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武进提供制度保障。
围绕着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执法机关进一步拓宽与基层群众沟通的渠道,热切关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改进服务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构建科学、规范的民意畅达机制,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执法机关的信任、信赖和支持。
为拓宽服务领域,搭建便民服务新桥梁,区劳动监察大队通过借助新型平台,努力加强数字化、信息化服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时交流、消息发布、信息推送等不同功能,为辖区内的企业、职工提供政策咨询和在线服务。微信用户只需通过手机登录,就可在平台内查看信息,了解相关政策与办事流程。实时更新的法律法规、政策解读和风险评析三大模块,使平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便办事群众,区质监局驻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围绕“心系质量、情系民生”服务品牌,创新工作思路,推出服务新举措——开通便民服务邮箱(wjzjck@QQ.com)。该服务邮箱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业务咨询。群众可以通过邮箱咨询业务,发送预审材料,对窗口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窗口安排专人对邮箱内每日的咨询、疑问、意见、建议进行一一解答,并记录在案,定期回访。二是传递资料。通过公开邮箱即时传送电子文档,既可免去服务对象传真资料的费用,又可免去有的服务对象来回往返奔波之苦。三是政策宣传。窗口定期会将涉及质量方面的最新政策法规、业务流程调整等信息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群发,实现与办事企业的互动。
今后,武进区将继续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既要注重培养执法业务专家,又要注重培养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提高执法人员对执法为民重要性的认识,为武进和谐稳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1]肖建华.法律必须被信仰[N].法制日报,2002-7-28.
[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