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黎
辽宁公安教育培训中心,辽宁 鞍山 114051
涉警舆情,就是指与警察或警务活动有关的舆论的情况。由于公安机关长期工作在维稳处突的执法一线,本来就处于舆论监督的风口浪尖。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民众在与警方意见相左时,直接诉诸媒体或通过网络来表达诉求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种舆论环境的重大改变,使得当前涉警舆情频发,公安机关面临的舆论压力也空前加大。如何对涉警舆情实施科学有效的引导,寻求更有建设性的解决之道,已经成为各级公安机关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通过对近年来涉警舆情的数据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当前在媒体和网络上传播的涉警舆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失衡性,即涉警负面舆论呈不断增多的趋势,而有关公安民警的正面舆论却越来越少。特别是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公安机关因传播理念过于陈旧,刻意宣传痕迹明显,使得公安民警的正面典型事迹已经难以吸引受众,正逐渐被人们所漠视,而各类突发事件和民警违法违纪等负面舆情,却成为一些媒体与网民长期关注的焦点和炒作的热点。
在新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只要拥有一部小小的智能手机,人人都会成为涉警舆情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2015年6月,我国共有6.68亿网民,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各种即时通信用户6.06亿,博客(个人空间)用户4.75亿。如此众多的信息源使得涉警舆情可能在网络上瞬间爆发,即时传播,迅速被炒作成轰动全国的热点新闻,令公安机关措手不及。
由于警察执法者的特殊身份,涉警负面舆情极易引起公众的好奇心理,媒体和网友都对此类信息高度敏感,有时甚至在没有完全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就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主观性报道,然后再通过事件追踪,引导、鼓动公众通过电话、微博、微信等方式进行互动,参与评论,以此来广泛积聚人气,将事件推向舆论风暴的高潮。近期国内发生的多起重大涉警舆情,如“山西太原警察踩头发”、“河北邯郸交警下跪执法”等事件都是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的合力传播,最终炒作成为全国轰动的舆论热点,使当地公安机关陷入巨大的舆论危机之中。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传播理念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警察在执法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纰漏,都可能会被网民拍照、录像并上传互联网,聚焦放大成热点舆情。然而,很多公安机关却缺乏足够的舆情敏感意识,不知如何预防和避免舆情的发生,甚至在舆情事件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之后,涉事公安机关还没有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舆情处置工作反应迟缓,最终错过涉警舆情的最佳引导时机。
涉警舆情事件发生后,很多公安机关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在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上经常顾此失彼,被动应付多,主动引导少,说错话、办错事现象时有发生,结果引发了媒体和网民更为猛烈的质疑与批评,使舆情工作陷入被动。一些公安机关在面对网络涉警舆情时,不懂得利用传播规律去有效引导舆论,还停留在“封”、“堵”、“删”的低级应对水平,人为与媒体和公众制造对立情绪。一些公安机关虽然组建了网评员队伍,但其运用“网言网语”与网民沟通的能力仍有待加强,舆情引导效果差强人意。
在涉警舆情引导方面,目前各地公安机关普遍缺乏一整套完善高效的工作机制。在公安机关内部,当负面舆情发生时,各警种、部门之间的任务分工不够明确,各自为战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整体工作效率还有待提高。在对外联系方面,公安机关与新闻、网信、宣传等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也存在诸多问题。
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基层民警都应切实增强舆情敏感意识,牢固树立“舆情就是警情”的理念,为做好涉警舆情引导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各级公安机关应通过专题培训等方式对涉警舆情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使民警意识到日常执法中要谨言慎行,“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重大涉警负面舆情的发生。
各级公安机关应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媒体和舆论,不断提高涉警舆情引导水平。要本着“合作双赢”的原则,通过建立信息会商、主题策划等制度,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协作,主动引导媒体参与到涉警舆情引导中来。对已经形成热点的涉警舆情,公安机关要及时对舆情进行分析研判,统一口径,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安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信息平台来快速发声,积极回应,公布真相,从而防止舆论误导和负面炒作,牢牢掌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
一要完善涉警舆情监测机制,通过对媒体和网络的实时动态监控,对涉警舆情及时发现,迅速上报,定向跟踪,准确研判,及早应对。二是要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公安宣传、网安、指挥中心、法制等各职能部门,应统一按照预案开展舆情引导工作,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统一科学调度。三要完善联动机制。遇到重大涉警舆情,公安机关应及时向党委、政府及上级公安机关请示、报告,争取支持和帮助,同时还要与主流媒体和网站主动沟通,听取媒体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争取获得媒体的理解与支持。
[1]李蕤.浅论新媒体时代公安机关涉警舆情的应对与引导[J].公安研究,2012(5).
[2]王刚.公安机关如何引导涉警舆情[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