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斌基层教师入围“体坛风云人物”
“听到陈文斌的名字,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举重教练。”57岁的陈文斌,对于错过大奖,并没有太多遗憾,“央视能关注到基层的体育老师,已经让我很自豪。”
其实,在田径圈,陈文斌是个“宝贝”。据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廖冠群介绍,他和陈文斌是福建仅有的两名被国际田联授予“田径国际级裁判员”称号的田径裁判。
陈文斌拿到国际级裁判资格时已经52岁了。他考国际级时,没有被英语难住,“刚工作时,一周只回一趟家,我就报了电大的英语班,自学英语。考国际裁判有40%的题目是英语作答,这对我没什么难度。”
自从成为体育老师,陈文斌一直在充实自己。1988年,他拿到了大专文凭,2001年,他拿到了本科文凭,2007年,他成了研究生,这一年他49岁。
“学无止境,我父母是这样要求我的,我也是这样要求孩子的。我儿子1987年出生的,我读研的时候,儿子在读本科,现在他已经是博士了。”
“我父母过去在厦门大学做行政工作,我是在厦大的露天泳池泡大的,游泳是我最擅长的项目。”陈文斌当过知青,1978年,因为喜欢体育,他报考了位于厦门集美的福建体育学院。1980年,一走出校园,他就被分配到了厦门市郊区的禾山中学担任体育老师。
初到学校时,条件极为艰苦,但是学生们的淳朴深深打动了陈文斌。因为这份深厚的感情,更因为对体育教育事业的热爱,他在这里一干就是35年。其间,他多次放弃调入市区工作的机会,把全部的青春和热情,都奉献给了农村的学校体育事业。
面对艰苦的教学环境,他带领教研组老师因陋就简,亲手制作体育教具和器材:在平整的空地上立两根粗壮的树杆,拉上一张旧渔网,排球场的模样就出来了;在树上架起用铁条做的篮筐,篮球运动也有了开展的场地;再用报废的课桌椅自制简易的跨栏架,用树枝制作标枪……
就这样,体育场地扩充了许多,器材也充实了不少,农村学校的学生有了活动的“小天地”。
央视的镜头中,陈文斌用纸板给学生做了乒乓球网。他说学校当年的情况其实更艰苦,窗户连玻璃都没有,更不用说乒乓球桌了。“体育器材都是自己想办法做的。自己挖沙、砌砖头,学校才有了跳远沙坑。”
陈文斌说,现在学校条件好起来了,很多自制器材都下岗了,不过他设计的网球训练器具还在使用。“我工作后,在厦大自学网球,给孩子们开过网球课。这个器械能帮孩子们练习击球。”
现在,禾山中学的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陈文斌的体育教学钻研从没停止。他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还参与了《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等专著的编写,承担了6个国家级、市级和校本课题研究,先后培养出8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并指导多位教师在全国、省、市教学评比获奖。陈文斌说,他要把一生都奉献给自己选择的体育教育事业。
(本刊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