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友
每年的夏秋收季节,数量巨大的农作物秸秆集中登场,农民就地焚烧污染环境,不仅成为城乡大雾迷漫的“元凶”,也是令各级政府感到头疼的“顽症”。近年来基层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主要是组织乡村干部死看硬守,强制农民不得焚烧。但由于涉众多、范围广、量太大,防治效果一直不太理想,偷烧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秸秆禁烧目前已成为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秸秆焚烧现象,惟有发动千家万户的农民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变废为宝找出路,才能真正做到标本兼治,否则,待到年年收获日,又是秸秆焚烧时,四处冒烟,防不胜防。其实,农作物秸秆是宝贵的可再生物质资源,不应该成为沉重的环境负担。安徽省肥西县一位三十多年从事蘑菇种植方式创新的奇才,将大量秸秆作为培养基点草成菇,为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探索出了一条简便的新路,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赢”。
“菇王”决心育新品
肥西县丰乐镇的丁伦保1983年7月从安徽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后,回到家乡租了几间空房种蘑菇,开始了艰难的创业路。丁伦保做事专一,认准方向后坚持走食用菌技术研究推广之路,被称为“蘑菇痴”。经过多年打拼,他于1993年成立了一家集食用菌技术研究推广、培训、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年产值3500万元。在业界,这位扎根泥土的行业精英不仅攻克了二十多个食用菌栽培难题,还成功申报了十几项国家发明专利,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蘑菇大王”和安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
2007年,合肥市发布秸秆禁烧令,政府的禁令给了丁伦保一个创意启发:如果能尝试用秸秆大量种植蘑菇,带领农户进行秸秆产业化开发,岂不是一件惠及子孙的大好事!以前,丁伦保也利用过秸秆、木屑、花生壳作为部分辅料种植过蘑菇。但秸秆收集、打捆、运输成本费用相当高,运回来还要打碎、消毒、装袋。对于农民小家小户的种植模式来说,这种方法性价比并不高,不适合大面积推广。
研发的道路坎坷崎岖,两年时间里,丁伦保花费了十多万经费,把自己开发出的所有品种蘑菇都尝试了一遍,发现均不适合野外种植。丁伦保经过慎重考虑,知道传统的食用蘑菇多是大棚培育,工序繁杂,温度湿度要求高,只有门槛降低,操作简便,周期短,见效快,在简易的环境下以秸秆为原料种植出蘑菇,才是适合千家万户的种养模式。
他决心继续努力,试验出适合农民种植的新蘑菇品种,为秸秆的转化利用再寻出路。
旷野林下草变金
苦心人,天不负。在安徽农业大学陶教授的帮助下,丁伦保经过4年反复驯化,于2011年秋季发现有一种红褐色的食用菇经过改良后,非常适合原始自然环境生长,野外长出来的菇子品相个头和大棚里的没啥区别,只是有阳光照晒颜色会淡一些。于是,他像发现宝贝一样给自己培育的蘑菇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幸福菇。幸福菇成品呈葡萄酒红色,色泽艳丽,菇体清香味鲜,盖滑柄脆,炒食煲汤入口滑嫩极具韧性。经权威机构检测表明,幸福菇蛋白质及钙、磷、铁含量丰富,并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因此,幸福菇属于营养全面的菇种,长期食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该菇种子实体内含有较强的抗癌活性物质,是生物制药的最佳原料。幸福菇不仅可鲜食更能制干,可加工成多种食品,市场潜力非常大。
在研发过程中,丁伦保还发现,这个品种的蘑菇抗病能力强,可以直接使用秸秆在野外种植,连粉碎、消毒的工序也省下了,不需要任何辅助设备,甚至只要在房前屋后或树林下随意开辟一块田地,都可以套作。“这样一来,农民收完水稻、油菜后,就不用发愁秸秆怎么处理了,直接撒上菌种,就可以长出蘑菇,跟种白菜一样。”丁伦保对自己的发明创意很满意,激动得好几天没有睡好觉。随后,丁伦保又在位于肥西县花岗镇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自家种植基地内进行小规模试种,他得出的结论是,这项栽培技术简便易行,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作物秸秆,如稻草(壳)、油菜秸、麦秸、玉米秸、高粱秆(壳)、木屑、棉籽壳、花生藤(壳)等作为铺地培养基,以这些农业生产副产品为资源,成本低且可再生,栽培蘑菇后腐熟沤烂的稻麦秸秆是新型天然优质有机肥料,可直接还田增加土壤肥力,让过度使用化肥的土地实现可持续生态修复。与此同时,幸福菇适应环境宽泛,可在露天大田、树林下、房前屋后栽培,最理想的是在树林下、玉米地、高粱地进行套作。场地环境只要满足清洁卫生、有水源、交通便捷即可,同时在大棚、室内、花盆、阳台也可栽培。幸福菇在春秋两季栽培,自栽培到出菇时间大约55天。栽培一亩幸福菇需要消耗秸秆4000 ~ 5000千克,菌种400瓶(袋),每亩需要秸秆、菌种和劳力成本约为3000元,总计可采茹3 ~ 4茬,整个采菇周期1个半月。每亩可产鲜菇2500 ~ 4000千克,且不影响正常应季水稻、小麦、油菜的播种收割,农民可以实现快速脱贫致富。
生态菌菇富农民
2014年11月4日上午,阳光明媚,记者来到肥西县花岗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蘑菇种植基地,只见在一大片开阔的农田里,一条条整齐的垒高田垄上,覆盖着厚厚的枯黄色稻草,掀开稻草,一颗颗粗壮水灵的蘑菇从覆盖着稻草的泥土里钻出脑袋,白茎红冠惹人喜爱。令人感到惊奇的是,眼前这片蘑菇并没有生长在大棚中,而是生长在空旷的田野里,没有任何遮蔽,也没有控温、调湿等设备保障。在丁伦保蘑菇种植基地的西边,一片密集的樟树林下,翻开稻草,一只只小伞似的蘑菇呆萌般探出头来,让人产生一种想亲手抚摸的欲望。在现场,丁伦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蘑菇使用秸秆4000 ~ 5000千克,是10亩地水稻、油菜产生的秸秆总量,一季下来可生产2500~4000千克幸福菇,这些稻草里长出来的“植物肉”已被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为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绿色食品A级产品,批发收购价每千克至少3元,一亩地春秋两季最少可赚2.4万元,而成本只要3000元,市场前景良好。为推广幸福菇的栽培技术,带动更多农户致富,丁伦保发动身边多个农户种植,还免费向他们提供菌种和技术,目前周边乡镇已有一百多户农民栽培幸福菇共200亩,并且已经产生效益。丁伦保告诉记者,大棚种蘑菇一般要先粉碎稻草、配料、装袋、灭菌,再接种培养,前后工序五六道,非常繁琐。而这种露天旷野、林下栽培蘑菇新技术,模拟田野森林原生态,种植非常方便,在土里铺一层稻草,撒上菌种,再铺一层稻草盖上土,顶上盖第三层稻草,只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就可以出菇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能种。因此,丁伦保自诩自己的技术是“傻瓜型”。
经过不断地摸索,在丁伦保的种植基地内,花盆里、香樟树下,甚至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草垛子”里,都成了蘑菇的新家。丁伦保说,通过这种方式,农民和市民随意找片空地就能栽培,吃上自家种的蘑菇。因为好种植,幸福菇还可种在花盆里,成为阳台蔬菜。眼下,丁伦保正在组织力量推广这种自助式的都市家庭阳台景观蔬菜。这种门槛极低、成本微小的种植技术,已经在肥西县部分乡镇推广,既解决了收割季节秸秆大量产生的资源利用问题,也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量,有力遏制了农业面源污染,优化了大气环境。更加现实的是,此举有望把大量乡镇干部从春秋两季秸秆禁烧时每天24小时严防死守中解放出来,实现有限基层行政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极高的推广借鉴价值。随着幸福菇栽培技术日臻成熟声名远播,肥西、长丰、淮南、阜阳等地已进行小规模试种,受益农户1.5万个,幸福菇不论产量、品质、市场销售等情况都比较好。盛名之下,丁伦保的种植基地也获得安徽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安徽省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等殊荣。
2014年夏季,被丁伦保命名为“露天大田、林下套作幸福菇”的新技术,已通过安徽省科技厅成果鉴定,正在申报市级科技进步奖,有关专家表示,该项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作者声明: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编、上网、转载,违者必诉诸法律!
(作者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邮政局三孝口中投25#信箱 邮编:23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