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骨忠魂魏拯民
走进吉林市北山革命烈士陵园,在纪念馆广场中央矗立的一尊雕像首先映入了记者的眼帘,这尊汉白玉雕像就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政治部主任魏拯民烈士,英雄一身戎装,庄严肃穆。在烈士纪念馆聆听着讲解员的深入讲解,重温那段难忘的岁月,英雄的形象逐渐浮现在记者眼前。
魏拯民是杨靖宇将军的亲密战友,是中共中央最早选派到东北组织抗战工作的领导者之一。魏拯民原名关有维,1909年生,山西屯留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他被党组织派到东北工作,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1934年冬,他被派到东满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参与领导创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任政治委员,起草了《告各反日部队书》,号召一切抗日武装力量协同作战。1935年夏,作为东北抗日游击区的党代表,魏拯民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6年3月,他回国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政治委员,同军长王德泰指挥所部远征南满地区,打通与吉东和南满的联系,与抗联第1军和第5军配合作战,扩大了抗日游击区。同年7月后,魏拯民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联第1路军总政治部主任。
1936年11月,抗联第2军军长王德泰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此后,指挥第2军对敌作战的重任,全部落在了魏拯民的肩上。魏拯民率领抗联第2军主力转战抚松、濛江(今靖宇)、辉南、长白、安图、桦甸等县,巧妙地与敌人周旋,不断地袭击和伏击敌人,先后取得了庙岭等战斗的胜利。
魏拯民的威名,使南满的敌人闻之丧胆。敌人一面集结更多的兵力向长白山麓开来,一面到处张贴“悬赏捉拿魏拯民”的布告。在敌人的包围封锁下,抗联战士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和消灭敌人,除了与敌人战斗外,抗联战士还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长白山的冬天异常寒冷,在大雪封山的时候,白天,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厚厚的积雪里行军;夜晚,冰天雪地里燃起一堆堆篝火,就是战士们休息的营地。有时部队断粮,战士们时常一连几天吃不上一顿热乎的饭菜。
紧张激烈的战斗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使魏拯民本来就很虚弱的身体,渐渐地垮了下来,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和心脏病,犯病时经常昏倒过去。但是,魏拯民从来没有向疾病屈服过,他总是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用这种精神去感染身边的同志,鼓励战士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部队行军的时候,战士们为魏拯民准备了担架,但他从来不肯坐。同志们把从敌人那里缴获的一匹战马给了他,他也常常让受伤的战士骑,自己却拄着棍子和战士们一块儿走。一次行军途中,魏拯民风趣地提出要来个走路比赛,看谁先到前面的山头。战士们都知道,魏拯民是给大家鼓劲呢,于是都加快了脚步。当战士们追上走在前面的他时,魏拯民却两眼发黑,跌倒在了路旁。他醒来时,看见周围一张张焦急的面孔,却微笑着说:“怎么,我又睡了一觉?”他的玩笑话,虽然没有把战士们逗乐,但是却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决心。
一次,警卫员见魏拯民胃病犯了,就发动大家千方百计地找来一碗米饭,想让魏拯民改善一下伙食。警卫员知道魏拯民的脾气,所以来到他的身边后,先没说米饭的事情,而是小心地说:
“政委,你有病,得注意身体啊!看你都瘦成这个样子了。”
魏拯民笑着答道:“有病怕什么,不怕肉体有病,就怕思想有病。”
警卫员见魏拯民这样说,知道很难达到目的,但他还是把那碗米饭端了出来,要求魏拯民吃掉。
魏拯民严肃地说:“革命队伍官兵一致,越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大家就越要同甘共苦。那些受伤的战士更需要营养,应该先让他们吃好些啊!”
警卫员没有办法了,只好把米饭送给伤员,而魏拯民却和大家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桦树皮和野菜。
部队已经断粮两个多月了,没有粮,没有盐,许多抗联战士患了浮肿和夜盲症。正在这个时候,小分队截获了日伪军的一辆大马车,在上面翻出了十多斤咸菜、两盒罐头和几个苹果。战士们把这些珍贵的战利品送到魏拯民面前,一致提议把罐头和苹果留给体弱多病的魏拯民。魏拯民听完大家的建议,深深地被战士们的无私精神所感动。他摸了摸罐头,又闻了闻透着诱人香气的苹果,动情地说道:“谢谢同志们对我的关心,在抗联队伍里,大家都是一个家里的亲兄弟,越是在艰苦的环境下,越是要团结友爱。我也提个建议请大家考虑,咱们杨司令身体也不好,他们在西边打仗,生活同样艰苦,咱们是不是把这几个苹果给杨司令送去?”
战士们都很热爱杨靖宇,立即同意了魏拯民的建议。魏拯民接着又说:“罐头有两盒,我们也正好有两名伤员,应该分给他们一人一盒。”
见战士们沉默下来,魏拯民问道:“伤员应不应该照顾?”
战士们刚说出“应该”两字,还想再说些什么时,魏拯民立即抢着说:“应该就好,算是定了,罐头分给伤员。”
战士们没话可说了,但心里都想,咸菜总该给政委留下一点儿吧?谁知魏拯民又发话了:“还有这些咸菜,我建议煮成汤大家一块儿喝,吃了盐,才有力气和鬼子打仗啊!”
珍贵的战利品,就这样被魏拯民分配完了。当他和战士们一起喝完咸菜汤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愉快,似乎身体也长出了力气。他不禁轻声唱起了《艰苦奋斗歌》,一会儿,这歌声就变成了雄壮的合唱:“永不投降,决不出卖,坚决把日抗。抗日勇士是铁,抗日勇士是钢,困难全能挡。同志们,前进吧,胜利在向我们呼唤……”
1939年冬天,东北抗日联军1路军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敌人不仅集结了重兵向抗联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围剿,还恶毒地用“集家并屯”的手段,把抗联活动地区的老百姓管制起来,断绝抗联部队的粮源,妄图把抗联官兵困死在深山老林里。不久,抗联第1路军司令杨靖宇在敌人的围困下英勇牺牲。消息传来后,魏拯民十分悲痛。在追悼大会上,他带领第1路军全体官兵立下了血的誓言:“这一笔血海深仇,一定要让敌人用血来偿还!杨靖宇生前没有完成的事业,要由我们来完成……挺起胸,握紧枪,为东北和全国人民报仇,为杨司令报仇!”此后,魏拯民率领第1路军,继续战斗在长白山上,不断地打击着敌人。敌人惊呼:“一个杨靖宇倒下了,又出现了第二个、第三个杨靖宇。”
1940年秋末,魏拯民因长期劳累,病情更加严重了,他已经无法带兵出征了,被迫离开部队,进入桦甸县夹皮沟牡丹岭小二道河子沟抗联秘密营地养病。他虽然离开了部队,但时刻都在挂念着前线的战友。他经常昼夜不眠,为抗联起草文件,撰写报告。他知道自己的生命旅程已经不长了,所以每当警卫员藏起纸笔,强迫他休息的时候,他都苦苦地请求说:“时间对我来说太宝贵了,工作怎么能停止呢?请把纸和笔还给我吧!”
战友和乡亲们也在惦记着魏拯民。他们知道密营的生活很艰苦,所以总是想方设法给密营送些粮食,但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进山却很不容易。1941年初,魏拯民和身边的战士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吃到粮食了,他们只能靠吃松子和树皮充饥,魏拯民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望着日夜守候在他身边的战士,他的心情很沉重。他不愿这些年轻的战士陪着自己一块儿被困死,多次要求他们离开自己。在那最后的日子里,魏拯民最不放心的就是身边的这些年轻战士。当他从昏迷中清醒的时候,总是劝说大家不要再陪伴自己,赶紧转移出去。
1941年3月8日拂晓,魏拯民生命垂危。当他又一次从昏迷中醒来,看到身旁的战士脸上都挂着泪水时,他吃力地说:“你们都很年轻,革命就靠你们了……不要难过,革命是艰苦的,要打倒敌人,就要流血牺牲。可是,我们的血不会白流,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迎来胜利的那天!”说完后,他从枕头下摸出一包文件交给警卫员,一字一句地嘱咐道:“它比生命更重要,一定要保存好交给党组织。你们谁也不要陪着我了,多保存一个人,就多一份抗日的力量……”说完这些话,魏拯民又昏过去了。东方初升的太阳,把一束光线射进了屋里。魏拯民再次醒来,他的脸上浮现出安详的笑容,他喃喃自语:“太阳出来了……天快亮了……”便永远地闭上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