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郑州市教育局颁布了《郑州市中学(中职)校长工作室及幼儿园园长工作室建设管理实施意见》,成立了以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校长支德银、郑州市金融学校校长司书举、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校长穆书涛等6位校长为主持人的中职校长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吸纳8位来自全市中职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另设办公室主任一职。以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校长工作室为例,10位成员中,担任校长正职4人、副校级2人、中层正职4人,成员工作岗位涉及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招生就业、实习实训等多种方向,良好的人员结构为校长工作室的各项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作室结合各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特点,确定了以专业建设为根本、面向市场求发展、校企合作求生存的研究课题,组织工作室成员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深入展开学习和探索,引领工作室成员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局和方向,并以此为基础,带动各成员所在学校扬长避短、互通有无,进而促进郑州市职业教育的均衡与全面发展。
一、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
树立工作室成员的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克服 “双元制”对现有职业教育模式的干扰,不断引入能力本位(CBE)教育思想和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DUCAM)。由于国内用人环境在监管、准入制度等方面的缺失,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若过多地强调人才培养的适用和针对性,就现阶段来讲,有点不切合实际。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毕业生的最终去向,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一般情况下,我国的很多企业还很难愿意花两到三年的时间去耐心培养一批学生。近年来,有国内专家在深入研究德国职业教育后,提出“公共汽车式”课程体系搭建模式。从以前的“搭积木”“模块化”,到如今的“公共汽车式”,也是对能力本位教育的积极探索。所以,加强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培养,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帮助成员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从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在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技能目标概念,以科学性、适用性、超前性和发展性的眼光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任务和目标,对专业架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逐一梳理整改,真正以改革的思想指导具体工作的开展,向教学要效率。
这就要求中职校长工作室的各成员要把握市场需求,在体现面向人人、面向终身、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的前提下,构建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专业结构;紧盯新兴行业以及受教育人群的变化,紧抓市场需求,紧抓专业发展前沿,做好各成员所在学校未来几年的专业应变。
二、强化办学的品牌意识和危机意识
引导工作室成员树立危机意识、发展意识和办学的品牌意识,引导成员正视学校的现状,逐步树立小投入、大收益的办学思想,为最终走向市场化办学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工作室还要引导各成员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在专业发展、教育理念、课程组织、课程结构等方面大胆形成特色,重效果、轻形式,删繁就简,引导团队向专业化、精致化发展,逐步在该领域形成竞争优势。借鉴“飞轮效应”的概念,注重专业建设的每一个有益环节,诸如师资培训、设备建设等,加强“正能量”培育,促进专业逐步形成以自身动力为主的良性推动,打造品牌专业。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中,对郑州的定位是:综合产业,积极发展食品工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汽车产业、服装产业,推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先导产业发展,提升交通枢纽、商务、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建设郑汴洛工业走廊,增强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带动能力,打破行政区划,立足于使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在更高的层次和层面上来辐射、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崛起。
从宏观角度来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新农村建设,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面向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对接最前沿,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直接决定了中职学校的出路。
郑州市中职校长工作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展开了相应教学与改革研究。同时,研究领域还涉及技能大赛制度及其对教学工作的推进、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中职学校招生困难与对策、学校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等一系列问题。本着“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扬长避短、互通有无”的理念,工作室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使每个成员能够深入理解“培养理解、研究、实践和创新职业教育的优秀管理干部”的既定目标,使每个工作室成员切实感受到职业教育发展中各个环节的重要性,以专题研究的形式,牢固树立工作室成员重品牌的办学思想以及正视危机发展的工作态度。
三、促进管理人才的类型化培养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各学校管理层的工作室成员,对他们的培养必须走类型化的模式。在校长工作室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进行详细划分。而鉴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灵活应变,对学校管理者和专业教师群体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环节更是提出了高要求。
工作室成员除了在胜任本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开展了心理调节、学生管理、市场调研、实习实训等涉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各领域的拓展性培训,使成员能够成为“1+1”“1+1+1” 甚至更多专长的、全方位的、而且能够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特点的类型化教师和管理者,从而提高各个环节的运行效率,达到整个团队的高效运转。
在这个前提下,要进一步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当条件与时机不成熟的时候,浮夸、做假的教风、学风会给学校带来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工作室在平衡各类因素的前提下,大力倡导开展校际小课题研究,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以学校教育教学需求为动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符合学校实情的科研工作,进而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生产力”。在教科研氛围形成的基础上,以推动教师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升为目标,逐步培养出一支有扎实专业基础、懂教育、懂管理、懂市场、有热情、有思路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和中牟电子科技中专为例,两校自2009年就结成了城乡交流对口学校。在校长工作室这一平台的推动下,除双方教师开展的城乡交流活动外,两校在招生、教学管理、技能竞赛等工作中,都开展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接触,使双方都受益匪浅。同时,校长工作室的建立,不仅促进了成员个人素养的提升,同时也将理论进一步转化为科学管理的实践,以带动更多学校齐头并进、共同提高。
总之,校长工作室是加强中职学校管理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抓手。在工作室的带动和引导下,工作室成员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效促进了学校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校长工作室运行的长效机制建设,大胆实践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推动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最终实现郑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责编 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