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活水到水生态文明“千河之省”的抉择

2015-02-05 07:28:40李静
四川党的建设 2015年5期
关键词:遂宁文明城市乐山

·本刊记者 李静

从源头活水到水生态文明“千河之省”的抉择

·本刊记者 李静

四川是中国西部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也是极其重要的生态大省。我们全面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不仅切实巩固了四川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也有效维护了整个长江流域甚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

泸州纳溪区大渡口镇“花田酒地”吸引游客。图/CFP

【背景】

4月10日,2015年四川省生态文明论坛召开,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等领导与各地专家学者齐聚,共同探讨关于我省水环境生态修复与水域经济开发等相关话题。这与4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被称为“水十条”)相呼应。由此,水生态文明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态之要。四川境内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1368条,素有“千河之省”的美誉。但是,来自省水利厅的资料表明,我省也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水土流失严重、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的问题。因此,加强水生态修复工作,构建水生态工程保障体系,切实增强水资源调控配置和保护能力,是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

四川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有着“源头活水”的重要地位,在这场打造水生态文明的战役里,作为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的成都、泸州、遂宁、乐山,有着怎样的理念与实践呢?

成都:以水为魂画美景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成都曲》把水生态文明城市早早地勾画了出来。

2013年7月,成都市被列为全国第一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此后,成都着力提高蜀水文化、蜀水文明意义的认知度,在水生态文明上加足马力。

4月上旬,《成都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出炉,“结合水系保护格局和大型公园绿地,成都要在主城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规划一处大型水面”的内容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致。据悉,成都规划的主要大型水面有:占地4000亩的青龙湖、占地1000亩的南湖、占地2900亩的安靖湖和占地3700亩的北湖。这也意味着,即使是最小的南湖也有93个足球场那么大。居住在附近的人们更是将这个规划视为“宜居”的例证。

泸沽湖草海。图/图片库·中国·胡小平

回首过去,成都的水生态文明早已凸显成效。2013年5月,环城生态区“六湖八湿地”中的锦城湖全新亮相,以其优美的环境、灵动的水景,迅速成为市民的“都市绿色客厅”。湖景之美,不仅在水面之上,更体现在水面之下——水草逶迤,清澈见底。

治理水环境,打造水生态,在保护饮用水、治理污水等方面全面发力。为增强地方保护水源地的积极性,成都创造性地设立了饮用水源“生态补偿基金”制度,从2012年起,成都市支持郫县不少于6000万元,专项用于成都主城区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对城区30条黑臭河渠进行综合整治,实现“全线截污、水质明显改善”;对37条河道1792个下河排污口进行治理,杜绝污水下河;深入持久地对全市河道沿线水域环境卫生进行清理垃圾、清除淤泥……经过治理,一幅源头活水来、碧潭水自清的生态美景生动呈现。

2014年1月,《成都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通过水利部审查,更坚定其大力发展水生态文明的信心。

大力加强水生态文明和蜀水文化建设,成都市所塑造的生态风貌已雏形初现,透过一处处水源涵养区、水生态动感区、水生态湿地,我们看到的是独具特色的大都市湿地,还有绿意盎然、水韵悠长的人居环境。水,业已成为成都之魂。

【点评】近年来成都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在水生态建设上,提出打造“水清、水活、水美”、水景辉映、人水和谐的生态城市目标。成都通过大力实施节水示范、饮水安全和污水治理三大工程,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市形象大幅提升。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司副司长范学臣

泸州: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4月上旬,泸州市水务局副局长童登辉表示,全市拟兴建107个重点水利工程项目,目前正在实施80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示范工程进展顺利。打造“亲水休闲、绿化健身”的城乡水生态景观,促进泸州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格局,是他们的目标。

泸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沱江、赤水河在境内与长江交汇,区内河流众多,水生态条件优越。2013年7月,泸州顺利成为全国首批入选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试点期为 2014 年至2016年。泸州一直充分利用长、沱两江穿城而过的独特优势,增添水景观工程,建特色江城,体现泸州水城相融的城市建设理念。

曾经,有人在长江边乱搭、乱建、乱挖、乱采。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2012年,泸州市开展了一场规模浩大的“两江四岸整治活动”,对主城区长江段、沱江段内不符合规定的45处游乐设施、217家鱼馆等予以拆除,净化水域环境。为了让市民乐水,泸州市引水入城,营建“亲水休闲、绿化健身”的城市水生态景观。

在大力发展城市水生态的同时,泸州也在完善农村的水利基础设施。4月是播种的季节,泸县方洞镇基本实现了水利网络设施全覆盖,春耕夏种水源充足,水稻满载满插的任务比往年提前半个多月完成。84%的农田实现自流灌溉,受益农户户均增收1000多元。

泸州市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状况和人居环境,带来可观的生态效益,还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数据是最好的例证:改善长江水质后,2014年泸州水产品实现年产量7.3万吨,总产值8.7亿元,助农增收成效明显。而围绕水利工程景区打造的高品质水生态示范工程,如泸县三溪口水库改造成的玉龙湖风景区,古蔺红龙水库改造成的红龙湖风景区,年接待游客均超万人,刺激消费的作用强劲。

泸州市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期内将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完成重点河段堤防工程建设,加强重点中小河流综合治理。

【点评】泸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得到落实,水资源配置、水安全保障、水环境保护、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以及水景观水平明显提升,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珍惜、节约、保护水资源与水生态的意识大大增强。

——泸州市水务局副局长童登辉

遂宁:“西部水都”盘活水资源

2014年7月,遂宁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遂宁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腹心,地处涪江中游,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区域。境内河流水系众多,水生态禀赋条件较好,水文化资源丰富,具有较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被评为国家试点后,遂宁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3月10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与省水利厅主持召开《遂宁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审查会。经过充分讨论,审查委员会基本同意《实施方案》,希望遂宁根据专家及代表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尽快按规定程序报批实施。

遂宁一直将节约保护水资源、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于是遂宁在“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快构建现代水网、建设优美的水生态环境”等方面着力。遂宁市认为水生态文明市创建重点在于用“活”这一城水,“西部水都”水系规划将盘活市域内的水资源。

“您家里的饮用水是什么?”“您家的生活污水如何排放?”“您认为农村地区水生态建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在遂宁市各县区的乡村和集镇,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不时被提及,显示出遂宁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在安居区跑马滩水库,工作人员介绍了水库在水质治理和生态恢复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言谈间不无自豪。“场镇上正在修建污水处理厂,铺设雨污分流的管道设施,以后的生活污水就不会直接排到西边这条母亲河了,再过几年,这条河应该就可以变干净变清了。”遂宁市越来越多的场镇建起了集中供水站、污水处理厂,越来越多的河流、水库得到了综合治理,水生态在逐渐改善。

标准化的农业生态产业园,利用生物、物理作用的小型人工生态湿地,一个个在建或待建的污水处理池、处理厂,小流域的综合治理……都充分显示了遂宁在建设水生态文明方面作出的努力和探索。

【点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遂宁最大的特点是绿,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好的发展是走生态文明之路。当地尊重自然脉络,依托自然山水,把筑牢生态本底放在了城市建设的靠前位置。

——中国林场协会会长姚昌恬

乐山:描绘“水润嘉州”长卷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嘉州即是今天的乐山。2014年7月,被评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乐山依托水打造城市的步伐加快。

3月12日,《乐山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顺利通过审查。按照方案,从今年开始至2017年,乐山市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努力打造“山水相依、水城一体,水清水安、乐水乐山”的水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最终实现“美丽乐山·水润嘉州”的愿景。

“乐山最具特色的优势是水,水景禀赋优越,拥有建设水利风景区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条件和水景资源潜力。”乐山市水务局局长郑志平介绍,“乐山水利资源散而有序,散而有神。当这种资源与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结合起来就是天下无双的资源。”

依托河流、湖泊、道路等水生态资源,完成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乐山一直坚持的做法。乐山还将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积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转变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打造水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在安谷水电站的旁边有一个正在打造的安谷电站湿地,湿地景观走廊已初具雏形,河道呈不规则形状排列,被翠绿色环绕着,碧绿的湖水随波荡漾……白岩竹溪文化公园、嘉州长卷也正在积极打造中,乐山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明天值得期待。

【点评】乐山的水资源优势是极为突出的,目前乐山没能把水资源用好。变水资源为水上产业,其产生的旅游等产业经济效益,可能比陆上旅游产业高得多。只有做活“水”这篇大文章,我们才能真正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和配套项目。

——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向玉成

(责编:张微微)

猜你喜欢
遂宁文明城市乐山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文明城市
区域治理(2022年36期)2022-10-18 03:00:36
文明城市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4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文明城市
品牌研究(2021年35期)2022-01-18 08:45:18
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走进遂宁“扶智”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科教新报(2021年21期)2021-07-21 15:37:33
遂宁地区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PLR参考区间的建立
遂宁高新区
廉政瞭望(2020年14期)2020-08-12 07:00:32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