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辉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思维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其创造能力也逐渐增强,但他们看待问题还是较片面、主观、偏激,甚至以是为非、以非为是,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一、正面引导学生看待民族融合
在川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中,民族融合是贯穿中国古代史的一条主线,正确看待民族融合,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非常重要。于是,我在《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这一课结束后,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说一说你所理解的民族融合。问题一经提出,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很多学生认为民族融合是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而产生的一种现象,而不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这说明学生已经树立了一种民族平等的观念。这样一来,我在本节课上培养学生民族观的目的就达到了。另外,我还引导学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由于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最终融合为一个民族的现象。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学习,也包括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但是,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
二、正面引导学生看待民族冲突历史事件
初中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尤其是在对历史的认识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下,很容易对当前的民族冲突事件产生错误的判断。
在我国历史上发生了不少民族冲突事件,如辽、西夏与北宋之间的战争。因此,我在讲这个知识点时,提了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如何看待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对此,学生一般只能回答出:战争会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和平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发展。这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组有关北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战争与和平的数据,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得出结论:宋辽、宋夏之间虽有战争,但和平相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也是推动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至此,我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目前,虽然有极少数的民族分裂分子同国际上的反华势力相勾结,用极其低劣残暴的手段制造民族矛盾,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但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今中国的主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青少年学生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三、穿插讲解党和政府的帮扶措施
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帮扶政策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就是高考加分。对此,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少数民族的学生就能在高考中享受加分的待遇,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于是,我让学生打开一幅中国地图,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都散居在我国边远地区。紧接着,我播放了有关“201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格桑德吉事迹的视频片段。学生看完视频,再联系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就能认识到: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比较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不给予少数民族一些政策上的优待,他们与汉族地区的差距就可能越拉越大,这不是真正的民族平等,也不利于民族团结。这样,学生就能理解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帮扶政策了。
另外,我还告诉学生,国家大力提倡的援疆、援藏建设,既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民族平等,还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进步。
四、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回归事件
要想取得良好的课堂引导效果,教师还要扩充学生的课外知识。因此,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外作业:搜集历史上流落海外的少数民族部落思国思乡的史实,体会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很多学生搜集了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的故事、莫日格勒鄂温克人回归祖国的故事,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集体回归的事件。学生通过搜集史实,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而且体会到了流落海外的少数民族人民对祖国深厚的感情,深刻体验了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向心力,从而更加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团结。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历史主题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认识民族统一与民族团结对少数民族和整个国家的重要意义,树立起正确的民族观,正确看待民族问题和民族冲突,维护祖国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