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媛+刘晨红
摘 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认知现象。本文从这一理论视角出发,归纳出网络新闻标题中有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三种类型。笔者认为,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具有制造阅读兴奋点、提供认知视角和降低认知难度的功能。
关键词:认知 隐喻 网络新闻标题
一、引言
新闻标题是一则新闻的“眼睛”,是新闻内容的概括和提炼。因此在拟定新闻标题时,作者往往会使用各种手段增强其可读性,以吸引受众。笔者经积累发现,网络新闻标题中广泛地使用隐喻以达到上述目的。学界已经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一些研究,相关的文章有刘晨红的《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及其语用功能》、邓漪涟的《从认知角度浅析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张名章的《谈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思维的运用》以及于海波的《新闻标题中隐喻的认知研究》等。
纵观这些论文,我们发现其大多是以报刊新闻标题为例,对网络新闻标题的研究不多。因此,本文以认知隐喻学为理论指导,以2014年1月至9月腾讯、新浪、网易以及搜狐四大门户网站中的新闻标题为例,考察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的类型及其实现的表达功能。
二、隐喻的认知理解
在传统的修辞学理论中,隐喻也称暗喻,是比喻的一个下属辞格,与明喻、借喻等辞格并列。它是一种语用现象,运用在非同类事物间的比较,对语言起修饰美化作用。我们这里讨论的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并不是传统修辞学理论中所定义的隐喻,而是基于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认识。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始于认知隐喻学者莱考夫和约翰逊的巨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书中首次建构起“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该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靶域的映射,是在源域和靶域之间有一系列本体的或认知上的对应关系或“映射”。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孙毅,2013:57)。也就是说,概念隐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源域,它通常是为人所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域;靶域,它通常是生疏的、无形的、抽象的、罕见的概念域;映射,源域和靶域之间在认识或理解层面上的对应关系。而且,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语言类比现象,从本质上来看,它是概念性的,是人们进行认知和思维的基础。因此胡壮麟(1997:51)说:“人们要认知和描写以前未知的事物,必须依赖我们已经知道的概念及其语言表达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同时还要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这个过程正是隐喻的核心,它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做不寻常的并列,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不熟悉的事物的认识。”
例如,人类如何认知“时间”这一无形而抽象的概念呢?在实体上,我们将这一无形的概念空间化为一个表盘,指针在空间上的相对位置表示时间;在观念中,我们将时间隐喻化为一种物质性的、有价值的商品,它能够为我们所拥有或失去,即“时间就是金钱”,因此就会出现“花时间、节约时间、浪费时间”等搭配。例如,马前总理:MH370可能正在某地 搜索浪费时间(新浪,2014-5-20)。
三、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的类型
莱考夫和约翰逊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孙毅,2013:63)。下面我们据此对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隐喻进行阐释。
(一)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用某一种概念去理解或者认识另一种概念,将谈论某一种概念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结构隐喻中涉及的两个概念属于不同的认知域,但二者各自的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的对应关系,因此用于谈论这两个概念的词语可以通用。“辩论是战争”是一个典型的结构隐喻。“辩论”和“战争”属于不同的认知域,但是在描述“辩论”时,我们通常与“攻击”“防卫”“驳倒”“败阵”等描述战争的词汇搭配使用,这些表述都是源于“辩论是战争”这一结构隐喻。笔者考察发现,这种类型的结构隐喻在网络新闻标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
(1)李克强:宣战雾霾不能等风盼雨(新浪,2014-3-14)
(2)宣战雾霾 济世环保研发大数据解决方案平台(网易,2014-6-30)
(3)北京多地现小型除霾车上阵PK雾霾(2014-7-10)
(4)抗衡雾霾天气 防毒面具再登时装周舞台(搜狐,2014-7-17)
(5)鼓励拼车以抗雾霾(网易,2014-8-15)
上述五个例子中所使用的动词“宣战、上阵、PK、抗衡、抗”等都是描述战争时使用的词汇,在这里,隐含着“治理雾霾是战争”的结构隐喻。因此在拟定新闻标题时,“治理雾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根据战争的模式构造的:雾霾是敌人,治理前要对雾霾“宣战”,治理的过程就是与雾霾“抗衡、PK”的过程,同时我们有了新武器就要让其“上阵”以打败敌人。以上这些词语的搭配都是由结构隐喻“治理雾霾是战争”所规约的。
概念隐喻观点提出的隐喻类型里有“某种长期的有目的的行动是旅程”这样的提法,既然有旅程,就会有旅程的起点、方向、路线以及终点,这些概念构成一系列结构隐喻,在网络新闻标题中也较为常见,如:
(6)山西落马“老虎”数创纪录 中纪委破除反腐终点论(网易,2014-8-23)
(7)人民日报:中央设定“三不腐”反腐路线图(搜狐,2014-9-10)
(8)中国反腐的双重路径选择(搜狐,2014-9-11)
(9)黄建国:反腐倡廉无止境 战斗正未有穷期(网易,2014-9-16)
(10)反腐倡廉力量正向农村基层延伸(网易,2014-9-19)
(11)香港学者公婷:最优的反腐路径是“社会反腐”(网易,2014-9-21)
综合分析上述几例我们发现其中隐含的结构隐喻是“反腐是旅程”。旅程中有路线和路径,旅程可以向任何方向延伸,且有终点和止境。因此,这些由旅程所规约的词汇都可以运用于对“反腐”过程的描述,也就出现了上述例句中的说法。
(二)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也称空间方位性隐喻,指与空间方位相关的意象图式相联系而组建的一系列概念隐喻:上—下,前—后,深—浅,高—低,中心—边缘等,人们通过相似联想机制将这些具体的空间方位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上,如情绪高、情绪低落、智力高峰、智力低谷、高产、低量等(杨秀杰,2005)。
学者蓝纯(1999)在《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一文中提出,“当‘上和‘下作为空间意象图式被用来构造其他非空间概念时,也就是说当我们给予某个非空间概念一个空间纵坐标轴,一个TR,一个LM以及一条路径时,我们将这称为‘上和‘下的一个隐喻扩展。”按照这一鉴别方位词“上”“下”的隐喻扩展的标准,笔者随机抽取了100则2014年4月14日至4月15日的涉及方位词“上”的网络新闻标题,统计发现,100条新闻标题中,66例“上”带隐喻义,占总数的66%。只有34例保留了“上”原来的空间义,占总数的34%。但是在“上”的隐喻用法中,大多数时候我们已经察觉不到其隐喻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死喻”,也因此成为词语的特点,这里不作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三)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也称本体隐喻。我们关于物体的经验,特别是我们自己身体的经验,奠定了为数特多的“本体隐喻”的基础,那就是把事件、活动、情感、观点等视为实体或实质(胡壮麟,2004:78)。从历时的角度讲,人类最基本最初始的经验来源于对具体的、熟知的、有形的、事物的经验,这一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
实体隐喻可以分为实体和物质隐喻以及容器隐喻两类,但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是容器隐喻,即将本体视为一种容器,使其有边界、可量化、能进、可出,这里的本体可以是视野、世界、行动、状态等等。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内外之别,将这种概念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事物,就构成了一个以具体认知抽象的概念映射。如:
(12)细心记者揭秘:记者会上总理眼睛有点红(搜狐,2014-3-14)
此处将“秘密”视为一种容器,可以揭开。
(13)高档白酒进入微利时代 经销商“待价而沽”(搜狐,2014-3-14)
“时代”是个抽象的概念,用“进入……时代”这一说法,是将“时代”隐喻为可以进出的容器。
实体和物质隐喻的例子有:
(14)李克强: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腾讯,2014-3-13)
“天敌”原意是指自然界中某种生物专门捕食或危害另一种生物,其概念域是生物域。将腐败视为天敌,是将具体的生物认知域投射到抽象的政治领域,其相似性在于腐败对政府执政产生的致命危害正如生物间捕食者对被捕食者产生致命危害一样。
(15)云南政绩考评“瘦身”(搜狐,2014-1-13)
(16)楼市步入调整阵痛期:一线城市涨幅过高滞涨渐显(新浪,2014-3-14)
此处例(15)和(16)都以我们经历过的人体的某种状态为喻体,来阐释抽象的经验领域。例(15)中“瘦身”是指运用人为手段降低体重,瘦身不仅追求外形美,还追求健康的体魄。云南政绩考核“瘦身”,一方面精简规范政绩考评项目,符合“瘦”的定义;另一方面,“瘦身”还要做到努力纠正单纯以GDP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与瘦身的同时还要追求健康相一致。例(16)中“阵痛”原意是指人体间歇性的剧烈疼痛。“楼市调整步入阵痛期”是指楼市成交萎缩、库存居高不下、市场信心明显不足、信贷全面紧缩等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危害的迹象。因此这里用具体可感的人体感觉映射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抽象现象属于典型的实体隐喻。
事实上,容器隐喻在新闻标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自觉地在使用这些搭配,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无法意识到隐喻的存在,我们即使看到外显的形式标记,也不会刻意去考察其内在的语义冲突。但实体和物质隐喻通常比较精炼,尤其是运用较多的人体隐喻、植物隐喻和水流隐喻,以熟悉喻陌生,一方面可以降低认知难度,同时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四、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的功能
(一)隐喻能营造阅读兴奋点,吸引读者注意
顾宝平(2007)指出,“一般而言,报纸的新闻标题具有概括新闻内容、评价新闻的意义、吸引读者的注意、美化新闻版面这样四个主要功能。然而,对于网络新闻来说,标题的‘吸引读者注意功能的重要性则更加突出。”而隐喻的使用带给网络新闻标题陌生化的效果,营造阅读兴奋点,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例如“2014银行转型大象起舞”(新浪,2014-1-3)这则标题,作者运用了“大象起舞”这样一个新奇的隐喻,突出了2014年银行转型的难度和压力,强调了银行转型的特征,给读者带来新奇的心理体验。
(二)隐喻提供认知新闻事件的视角,帮助准确把握新闻本质
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的这一功能强调隐喻表达多种含义的可能性。因为人们往往囿于经验和惯例,对熟悉的事物只从一个层面去了解,而隐喻的使用,或许能够折射出那些被长期遮蔽的平常事物的不寻常之处(曹进,马冬梅,2008)。从深层来讲,隐喻思维是一种超越型思维,直接涉及认知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以达到对事物的整体理解(史鑫,2002)。因此,网络新闻标题中恰当使用隐喻,既可以传达记者、编辑乃至新闻媒介对于被报道新闻事件的态度,为受众认知新闻事件提供了视角,同时又能帮助受众准确把握新闻事件的实质。
如“中国驻英大使:安倍的日本是现实版‘伏地魔”(网易,2014-1-2)这则标题中,通过一个简单的隐喻“伏地魔”,即使不点击正文,日本的形象也已呈现在受众眼前。因为我们都了解,伏地魔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最强敌人,有“史上最危险的黑巫师”之称,一般人甚至不敢直呼伏地魔之名。日本右翼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恢复其激进军事力量的地位,重燃导致二战发生的军国主义精神,这一切行为都将使世界和平遭受威胁,因此日本就成为爱好和平的人士眼中的“伏地魔”。
(三)隐喻能帮助受众降低认知难度,加速新闻标题的解读
所要认识的事物过于抽象,通过隐喻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可以更好理解和传达所要谈论事物的特征(刘晨红,2007)。在网络新闻标题语言中,隐喻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降低认知难度,加速新闻标题的解读。例如网络新闻标题“山西为招商引资戴上精简务实‘紧箍咒”(搜狐,2014-2-21),一些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问题,对于普通受众来说可能会陌生,但是运用隐喻,以熟悉的事物来认知陌生的事物,会降低认知的难度。以“紧箍咒”喻山西在招商引资方面提出的众多要求,使得谈论的话题具体形象、易于理解。
参考文献:
[1]曹进,马冬梅.英语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及其传播功能[J].新闻界,2008,(4).
[2]顾宝平.从报纸到网络——看新闻标题制作的演变[J].城市党报研究,2007,(6).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04).
[5]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04).
[6]刘晨红.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及其语用功能[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7]史鑫.隐喻的思维本质与认知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7).
[8]孙毅.认知隐喻学多维跨域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9]杨秀杰.隐喻及其分类新论[J].外语学刊,2005,(3).
(辛媛,刘晨红 宁夏银川 西夏区北方民族大学 7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