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钱的乞丐

2015-02-04 03:13泽让闼
草地 2014年5期
关键词:单子施舍业务员

泽让闼

这是我在农行营业厅办事最纠结的一次。

到农行办事是要有准备的,要么用手机上网,要么带本书翻阅,因为不管人多人寡都需要耐心的等待,而唯一的区别只是漫长的等待和更加漫长的等待。

这天也一样,大厅里人虽然不多,可我还是排队站了近一个小时。厚玻璃隔开的柜台里除了一个业务员在开放的窗口不慌不忙地敲打电脑、戳章签字,其余的窗口前都放着一块块“暂停服务”的冰冷的牌子,牌子后面的人都埋头做事不理会人。

我正在手机上看小说,忽然听到从门口传来一阵奇怪的“咔咔”声,转过头,看见有人用竹竿点着干硬光滑的地面斜穿大厅径直走来,只几步就杵在我的身边。来人一头黑白相间的短发有些蓬乱,一身打着补丁的蓝色衣裤洗得已经变色,背上背着黑色的塑料壳音箱,音箱上绑着个用旧口袋缝制的跪垫,身前斜挎着一个绿色的军用包,手上是一根泛黄的跟他的身高差不多的竹竿,皮肤粗糙但不苍老的脸上是一双似睁似闭的双眼。原来是最近在古松桥上乞讨的那个盲丐。

横在岷江河上的古松桥是古城最重要的桥梁,它伸展腰身连接着城南城北。古松桥由于处在县城的中心位置,桥上行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这里也就成了各类乞丐乞讨的最佳据点,二十多米的桥廊上,最多的时候会有四五个乞丐各占一席之地哀哀乞讨,虽然他们的“造型”各异,面前摆放的放音机不同,但他们的苦难被“六字真言”或者“大悲咒”的颂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这个盲丐出现的时间没有多久。出于习惯,每次过桥只要兜里有零钞都会给他们布施一点。盲丐有时候坐在桥廊的台阶上,身体倚着桥柱,有时候跪在垫子上,双手紧握竹竿支撑着弯腰前倾的身体,但不管呈什么姿势,他的头总是微微上扬,似睁似闭的双眼斜对着廊桥上画满彩绘的天花板,脸上现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有时眼皮偶尔上翻,露出白多黑少的一片茫然的眼珠。盲丐好像从不关心自己面前摆放的严重掉瓷的白瓷盆。白瓷盆里总是有着半满的零钞,最多的是1元的,偶尔也能看见5元或者10元的钞票。

终于又一个人办完事离开窗口。我的前面是个小伙子,盲丐进来后他也转过头看着。盲丐立在我的身边面对着他,好像盯着他看似的,问:“我要寄钱,请问在那里寄?”小伙子说要到后面排队。盲丐说他没有银行卡,小伙子说那要先填写单子。在他们对话的时候,我见盲丐似睁似闭的眼睛一直看着那小伙子,心里不禁“咯噔”一下,想到他进门时的情境,心里忍不住冒出个念头来:他的盲眼难道是装的?

小伙子在窗口办理他的事情,他们对话的时候我本来想搭腔帮忙,但是刚才的念头冒出来后打算观察一下他到底是真盲还是假盲。大厅里又来了两个办事的人,他们马上被眼前的事情吸引,也在一边静观其变。

盲丐又问单子在哪里拿,小伙子指了指放单子的柜台说在那边。也许是在同时,盲丐好像感觉到了什么,嘴里一边说着“我眼睛看不见”,一边点着竹竿迈着有些蹒跚的脚步在大厅里这一撞那一碰地乱窜。看着他无助的样子,我的心里有些矛盾。他是在表演吗?但他要是真的盲了那多可怜!帮还是不帮的念头在我的心里盘桓纠结。我又想到周末带女儿上街,她在桥上看见眼前的这个盲丐,毫不犹豫地把兜里的十元钱放在他面前沾满尘垢的瓷盆里,那是女儿一个星期的零花钱。我逗女儿说这个星期没有买零食的钱了,她说他眼睛看不见,很可怜,自己可以不吃零食。想到这些,我决定再继续观察下去。

盲丐在大厅里转着,有人指着坐在柜台旁边保安兼业务员的中年男子,说:“你让他帮忙嘛。”保安一定也在观察盲丐的一举一动,他听到这话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地低下头继续翻点手机。

看到保安的样子,我心里有些冒火,刚要开口帮盲丐拿单子填写,有个放着“暂停服务”牌子的窗口里的姑娘隔着厚厚的玻璃大声说:“你把单子拿来,我帮你填。”有人去柜台撕下一页汇款单塞到盲丐手里。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又把我的心给搅乱了。

只见盲丐点着竹竿,看似小心但很直接地走到那个依然放着牌子的窗口,按照业务员的问话说着收款人的姓名、卡号和寄款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那应该是他自己的)等等,说的时候他好像害怕写错,强调出每个字的结构、偏旁、上下左右怎么写,像“杜,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土”,“红,红色的红、绞丝旁一个工”,“……”。他很清楚每个字的写法,他应该是上过学的。如果他真的是个盲人,那他学的是盲文吗?如果不是呢?

业务员接着问他要寄多少钱,他说2000。他从胸前的挎包里掏出一大叠钞票从窗口的玻璃小孔里塞进去,一摞钞票中有100元的,有50元的,但更多的是10元的。接着,他按业务员的要求前后分别从小孔里把身份证和汇费递了进去。而以上的一连串动作都很准确。

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另外一件事情。那还是在读中师的时候,开学前夕,我到县城买好车票交了住宿费,除去学校要交的学费和生活费,身上只剩20元。下午在街上闲逛,看见街边有个中学生模样的外地女孩穿着校服背着书包跪在那里,面前放着一张放大的求救信,信上细数家庭贫困、父亲病危、自己无奈辍学、现急需凑钱为父亲治病等等人间悲剧的内容。看到这些,想起自己父亲病逝不到两年、母亲体弱多病、家境困窘连学费都是借的,不由深深地为她感到同情,掏出10钱放在她的手里。而喜剧的事情在后面,傍晚时分我打算去街边的一家面摊吃面,却在面摊前跟那个乞讨的女孩擦肩而过,她依然穿着那身校服。当我眼睁睁地看着她很轻松地头一甩,把披散的头发甩到后面(那头发在白天遮挡着她的大半张脸),脸上带着快乐满足的神情走进面摊旁那家灯火辉煌的饭店,心里立刻五味杂陈,那汹涌翻滚的酸甜苦辣是用任何语言也无法说清的。

回忆的同时,我忽然又有种被骗的感觉。骗子就在眼前,而且毫无羞愧地把别人因同情、怜悯和善良给予的钱正汇往他的“老巢”。

由于那姑娘给的“绿色通道”,盲丐汇过款“咔咔咔”点着竹竿离开了,我却在继续等待中陷入大多数人常有的困惑:以后再碰到这样行迹可疑的乞丐到底给不给钱?如果给了,是否在助长他们恶的习气?如果不给,要是他们真的除了乞讨别无生计,岂不是很可怜?

从银行出来走在路上,心里还在苦苦寻找答案。这时,我让混乱的思维稍微停顿了一下,给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我是带着什么样的目的给乞丐施舍的?”问题刚一提出来,头脑中立刻闪过这几句话:“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一切迷茫豁然明朗。

是啊,在给乞丐那几块微不足道的零钱时,心里不就是觉得他们可怜吗?我也知道自己的这点施舍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是如果把所有具有同情心给予的汇集起来,不就能帮上大忙了吗?我施舍的时候不正是希望他们能远离痛苦感受快乐,心里为他们默默念诵着“六字真言”吗?那他们乞讨到的应该是越多越好啊!再说了,他今天寄出的这2000元不知乞讨了多久才凑齐的。还有,我为什么要对这个盲丐产生那么多的质疑?他可能确实上过学识得字,但也许因为一次事故眼睛受损视力下降,也许世界从此在他的眼中变成了一片模糊的黑白剪影,也许他是一家之长需要养活众多老小;所以他只能乞讨为生,所以他能看见人影而填不了汇款单。也许——,可能有很多个也许。所以——,可能有很多个所以。

继而,犹如醍醐灌顶,许许多多的问题茅塞顿开。是啊,只是一个简单的看似不劳而获的乞讨,却道出了乞者无尽的悲惨生活。如果他们的身体天生残疾,世俗的生活又是那样的咄咄逼人,他们不得不放下所有“人”的尊严,用最卑贱的方式生活着。如果他们像网上报道的,是因为后天被人折磨残疾而沦为幕后黑手敛财的工具,身心具被摧残控制,讨不到钱就可能面临着毒打、凌辱和挨饿,那他们更是在人间的地狱里生活着。这时,难道我们不该拿出一点点的怜悯吗?

有人说因为怕被骗,所以从来不给乞丐施舍。这样的想法也许有点极端。其实那些骗子也挺可怜的,他们为了钱财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办法博人同情,尽管卑劣,但也费尽苦心,收获和付出是否成正比也是难说。况且,俗话说“善恶终有报”,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一味行骗终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想到这些,不得不为他们感到难受。

再说了,如今施舍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自己。看当下人心浮躁、人情冷漠,我们的心已慢慢变得千疮百孔,善良正像有限的甘泉滴滴渗漏。但是,正念的施舍,可以让我们呵护住心中与生俱来的善念,温暖我们日渐冰冷的心灵,让我们的心里还保留有一处柔软的角落,而从那份柔软里孕育出的种子,可以感动自己,也可以感动别人。

第二天,当我再次路过古松桥的时候,看见昨日寄钱的盲丐以他惯有的姿态静静地坐在桥头,我从兜里掏出几块零钱,心里带着昨日的歉意和对他今后的祝福,把钱放在他面前掉瓷的沾满尘垢的瓷盆里。

猜你喜欢
单子施舍业务员
嗟来之食
再见,业务员!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单子伊 王家璇 潘铭泽
蘑菇点点菌菇村
绸都人
理财顾问
The Circus
十块钱卖他两张名片
先吃点东西压住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