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
做好扶贫开发,对于促进社会稳定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扶贫开发领域的理论实践研究也不断的推进,为完善国家扶贫战略政策体系,推进国际减贫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1年,国务院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1至2012年,国务院批准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3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扶贫开发进入了精准扶贫、啃硬骨头的新阶段,在这一时期,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是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进行扶贫调研,就扶贫开发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讲话,深刻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得不到长期的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不是社会主义,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我们不断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努力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思考和行动指南。
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扶贫开发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应对挑战,提高扶贫开发成效,迫切需要学术界等有关各方不断推进我国扶贫开发的理论战略政策研究和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并在分享我国减贫经验的同时,注意学习借鉴国际经验,以不断丰富我国扶贫理论,为完善国家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扶贫开发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使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北京大学积极参与减贫事业,这既是我们的职责,更是为我们发挥优势服务于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多年来,北京大学一直关注扶贫开发理论实践研究,发挥各学科优势,组织跨学科力量投入到这一神圣领域,如2006年,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以80岁高龄,率领北京大学各学科专家教授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了专门从事贫困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减贫和发展研究的机构—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院建设了一支高水平的专家队伍,形成了一批有份量的减贫发展研究成果。同时,北京大学于2013年初全面启动扶贫工作,对口帮扶云南大理州,积极开展教育扶贫。
为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国务院批准将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推动各方扶贫研究力量的整合,搭建起扶贫研究网络。北京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全力为中国的扶贫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我国扶贫理论战略研究,进一步加强扶贫政策实践对话,进一步推进国际减贫交流合作,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为促进扶贫开发实现共同富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