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藏牙角雕器鉴赏(上)

2015-02-03 01:46张正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5年1期
关键词:笔筒浮雕象牙

张正义

牙角雕刻泛指兽牙、兽角的雕刻制品,收藏界特指象牙和犀牛角的雕刻品。象牙天生丽质,色泽洁白、柔和,雕成器物更是美轮美奂,充满艺术魅力;犀牛角则因其珍稀而名贵。

我国的牙角雕发端于史前时期。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有十数件象牙雕制品出土,大汶口文化遗址、良渚文化墓也都出土了象牙雕器。商代墓葬出土的象牙雕器,纹饰精细繁复,已是精美的牙雕艺术品。宋、明时期,社会经济和海外贸易发展,从南亚及南洋输入的象牙、犀角增加,促进了牙角雕刻艺术的发展。尤其是明代,朝廷多使用牙笏、牙符牌、犀带等器物,民间则在江南及福建漳州等地区盛极一时。

清代时期,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西方文化逐渐被引入中国,人们的文化意识、审美意识逐渐增强。加之宫廷和官府对牙角雕制品需求的增加等因素,使这一时期的牙角雕出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涌现出大批的能工巧匠,许多格调高雅、精美绝伦的牙角雕作品问世。而犀牛角雕受原料来源的限制,只在清代尤其是雍正、乾隆两代出现过昙花一现的繁荣。

本文精选沈阳故宫珍藏的部分精品牙角雕器供大家欣赏。

1.清乾隆款牙透雕群仙笔筒

清乾隆款牙透雕群仙笔筒,高21.5厘米,口径12厘米。

笔筒直筒形,牙质洁白温润,口沿处浅雕回纹,其下镂雕蝙蝠八只。筒身以高浮雕技法表现佛界祥和景象:山峰峭立,怪石嶙峋,松柏苍翠,盘根错节;仙山琼阁,祥云缭绕,骑马、骑麒麟、骑虎罗汉骑行于地,乘鹤、乘龙之罗汉翔于空;还有持拂尘、禅杖、书卷、圆环、荷花及敲钟、打坐之罗汉,脚踏虎背之伏虎罗汉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笔筒近底部浅雕须弥纹,圈足透雕垂花拐子纹。整个笔筒刀工精细,立体感强,诸如马缰绳、栏板、松针等细节的雕刻细致入微(见图1、图2)。笔筒底部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双栏方框款。

2.清乾隆牙雕诸天法像龛

清乾隆牙雕诸天法像龛,高23厘米,座宽13.4厘米,顶径9.4厘米。

此佛龛用一截圆柱形牙料,在直径处沿纵向轴心剖成两个半圆柱,再将其中一个半圆柱垂直纵剖为两等分,以鎏金折页将三个部分连接。平时合三为一,锁以搭扣。打开后,成为屏风式三扇组合佛龛。佛龛内以减地法雕凿出三层佛窟,寓意佛教的“三界诸天”。三层相隔处雕饰蕉叶垂幔。佛龛中共镂雕诸天法像二十一尊,有四臂、六臂、八臂和多臂者;有牛头、马面、鬼面者;有持剑、持桃、持金刚杵者;表情有愤怒、狰狞、狂喜者,惟妙惟肖(见图3、图4)。牙龛外部表面以阴刻法刻绘一佛塔图案,及“六字真言”和文殊、观音等十尊菩萨像。龛下部内外均雕须弥座。此器采用圆雕、镂雕、浮雕等技法,玲珑剔透,为乾隆朝宫廷内用之法器。

3.清乾隆款牙浮雕人物笔筒

清乾隆牙浮雕人物笔筒,高11.3厘米,口径8.2厘米,底径10厘米。

笔筒为直筒形,浮雕两组人物故事。一面雕高台之上宫殿一座,其下雕镂空花墙。台阶下一侍女手持羽扇,立于贵妇身后,贵妇身体微曲,与一少年互礼,似道别叮嘱状,其旁一仕女侧立。笔筒另一面,雕群山环抱,怪石嶙峋,半山上二座亭台,飞檐上翘,山石后石阶小路直抵山下。奇石蕉叶旁,一妇人前行,身后两侍女手捧器物。全器雕刻精湛,纹饰细腻。笔筒底部阴刻双栏方框,内有“大清乾隆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

4.清中期象牙雕刻人物故事牌

清中期象牙雕刻人物故事牌,长14.5厘米,宽4.3厘米(见图7)。

牙牌整体为圆角长方形。牌上部正中雕葵花一朵,中心有系带穿孔。牌身浅雕海水波浪,高浮雕两位仙女踏浪渡海。仙女高髻宽袍,肩披霞帔,衣带飘曳。一人手捧仙桃,一人拂尘披于肩上,相顾欢言。牌下部镂雕几何花形,以镂空细格为锦地,花中央为镂空菊花,周边刻双凸纹四分为花瓣。整件牙牌造型优美,刀法流畅,纹饰细腻。牌下部制有插舌,陈设时用于固定。

5.清乾隆象牙雕蝠蝶葫芦式盘

清乾隆象牙雕蝠蝶葫芦式盘,长19.3厘米,宽13.6厘米,高1.3厘米。

此盘状如剖开之半个葫芦(见图8、图9),顶部雕有藤蔓、藤叶及蝴蝶,盘颈左右雕刻蝙蝠、小葫芦及藤蔓。藤蔓弯曲缠绕,藤叶或仰或俯或卷,叶脉清晰可辨。藤叶上雕甲虫两只,妙趣横生,生机盎然。葫芦盘心下部,圆雕一昆虫,长须前探,翅羽鲜明,四肢弯动,栩栩如生。

6.清象牙雕带扣

清中期,全长10厘米,高5.1厘米 厚1.5厘米。

带扣总体为长方形,分成三组纹饰(见图10):中间为双凸纹方形开光,浅雕海水纹为底,内浮雕一大龙,龙角竖立,龙髯飘动,口、目、鼻刻划清晰,舞爪甩尾,目视宝珠,浪花饰以镂空孔洞;两侧各雕一长方形开光,内浅雕海水纹,其上各雕一游龙,爪戏宝珠,海水翻腾。两侧游龙与中间大龙呈上下呼应之状。带扣周围浮雕一周勾云纹,龙鳞、龙爪、锁骨、海波等雕工细致,极富装饰意味。带扣由二节组成,背面光素,左右有穿带之系孔。

7.清牙雕葫芦蛐蛐罐

清中期,全高13厘米,盖高4.3厘米,口径6.1厘米,底径2.3厘米。

罐身为匏制,呈棕红色,其顶盖、罐口与圈足为象牙雕制。顶盖圆形,边刻弦纹,溜肩,盖心镂雕卍字无尽纹,延至罐内为通气之道。罐盖顶圆雕牡丹两朵为钮,花叶繁茂,雕琢细腻,花下花蕾含苞待放(见图11、图12)。此器采用镂雕、圆雕技法,构思巧妙,为达官贵人雅玩之物。

8.清牙雕巧工葫芦

清中期,全高8.2厘米,腹径4.9厘米。

全器整牙雕成,为典型的染牙制品,通体染为浅绿色。顶部雕葫芦柄蒂为盖,枝蔓盘曲缠绕,生动写实,其上雕小葫芦七只,情态生动(见图13)。大葫芦腹内中空,内镂刻长链活环,连接于葫芦之盖。活环牙链上又圆雕捧桃小猴等五种小配件,寓意“瓜瓞绵绵”“子孙绵延”。此雕器采用圆雕、镂雕、浅雕、染色等技法,玲珑剔透,雕镂精巧,浑然天成。

9.清牙雕草蝶叶形盘

清中期,盘长19.3厘米,盘宽12.1厘米。

整盘呈叶形,上雕花卉、草虫。盘底雕黄色树枝,托于叶下。叶缘自然翻卷,筋脉清晰婉转。盘内浮雕牡丹、菊花、佛手、蝴蝶,盘沿处黄头黑壳甲虫一只,触须弯动。盘外缘浮雕金黄花朵与含苞花蕾,果实三枚。作品染牙绿色,采用圆雕、浮雕、阴刻、阳文等多种技法,刀功精练。(见图14)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笔筒浮雕象牙
象牙是个“土特产”
浮雕圆圈
“鼠来宝”笔筒
象牙长啊长
跟踪导练(三)
出错的浮雕
象牙战争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
无敌笔筒
为了浮雕造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