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妤+陈志平+施哲松+李超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苏州工业园区眼外伤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 方法 对苏州九龙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眼科门诊及眼科急诊1364例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外伤类型以机械性眼外伤为主。1364例眼外伤(1479眼)占同期眼科就诊人数的3.53%,其中男性患者1223例,女性患者141例,男∶女为8.67∶1。以单眼多发,左右眼患病率无差异。以青壮年工人为主,平均年龄32岁。致伤原因多样,以高速异物戳伤多见。 结论 我国眼外伤流行病学特点因地区差异而不同,明确这些不同之处有助于采取特定防范措施。眼科工作者要及时规范处理眼外伤。积极进行预防是本研究的重点和最终目的。
[关键词] 苏州工业园区;眼外伤;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c)-0063-0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加工制造业及工矿业蓬勃发展,眼外伤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眼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有资料显示,眼外伤已成为当今世界单眼盲和低视力的主要原因[1]。眼外伤常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眼外伤的防治是眼科防盲治盲的重要课题。本文收集本院门诊急诊眼外伤患者13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苏州工业园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眼科门诊及眼科急诊量共38 667例,其中眼外伤1364例,占同期眼科就诊人数的3.53%。单眼1249例,双眼115例,共1479眼,以单眼多发;右眼伤637例,左眼伤612例,左右眼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患者1223例(89.66%),女性患者141例(10.34%),男女比例为8.67∶1。年龄18个月~76岁,平均32岁。职业分布按我国通常的职业划分归类,工人973例(71.33%),学生147例(10.78%),干部109例(7.99%),农民52例(3.81%),其他83例(6.08%)。
1.2 方法
依据致伤因素及致伤物、致伤部位、致伤地点、伤情表现、致伤类型进行分类对比。
2 结果
2.1 年龄
年龄18个月~76岁,年龄>16岁者1258例(92.23%),21~40岁为高危年龄(表1)。
2.2 致伤因素及致伤物
主要以机械性眼外伤为主,占83.96%,其中又以高速异物戳伤多见,占38.13%(表2)。
2.3 致伤部位
致伤部位见表3。
2.4 致伤地点
致伤地点见表4(分男女)。
2.5 致伤类型
以主要诊断为基础,按照国际疾病(ICD-10)中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分八类。致伤类型见表5。
3 讨论
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的急诊,也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眼外伤进行流行病学指标研究,以制订防护措施对个体及社会均具有积极指导意义。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分析某地区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又具有特殊意义。苏州工业园区正在全面推进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三大计划”和新农村建设,把握其眼外伤临床特点,以预防为主,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减少资源浪费。本组资料统计的1364例患者中约90%首诊于本院,与上海交大苏州九龙医院是苏州园区最大且唯一三级综合医院有关。
3.1 一般情况
本组病例中男性眼外伤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女性,且多为青壮年,男性患者1223例,占89.66%,女性患者141例,占10.34%,男女比例为8.67∶1,较马雪英等[2]报道的略高。双眼均可发病,以单眼居多,左右眼患病率无显著差异,与夏旭光等[3]报道的相近,与我国眼外伤工作者多年总结的大批临床统计资料相符。青壮年男性是生产劳动中主要劳力,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且接触危险因素机会多,并且男性社会活动频繁,而青壮年情绪易激动,易出现打架斗殴,因此该人群应该是预防的重点。患者平均年龄32岁,与美国眼外伤登记处(USEIR)报道眼外伤平均年龄33岁接近[4]。
3.2 职业特点
职业统计结果显示眼外伤中工人最多,大中专学生其次,而农民最少,与国际相关报道不同[5]。分析原因可能与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化水平达96.4%,10多万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被征地农民大部分进入工矿企业有关;青少年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能预见安全隐患,好奇,好动,喜追逐打闹。作者曾诊治一例患儿,在幼儿园被圆珠笔尖扎伤角膜;另一患儿学校劳动中跌倒,被仙人球刺扎伤角膜,故在日常生活中,除对孩子加强安全教育外,要妥善处理危险物品,包括危险的玩具、尖锐的生活用品等。
3.3 致伤因素及致伤物
本组病例主要以机械性眼外伤为主,占83.96%,其中又以高速异物戳伤多见,占38.13%,与李淑珍等[6-7]报道的致伤物排序有明显差异,可能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差异有关。最常见的致伤部位是眼睑和角膜,与Chang等[8]的研究相符,临床上主要诊断为角膜异物、眼睑异物,结膜异物,致伤物常见铁屑、铜屑、木屑、砂粒等碎屑,主要是劳动过程中违规操作和疏忽大意有关;其次为交通意外,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苏州最新发展的区域,城市规划与道路规划比较成熟,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道路宽阔,这就造成机动车速度普遍较快;另一方面电动自行车及电动摩托车应用广泛,其速度快,噪音低,灵活性好等特性也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因素之一,加之酒驾、逆行、闯灯,与汽车在机动车道路上抢路,这都是常见原因;苏州园区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外地务工人员,青壮年居多,此年龄段多争强好胜,又身处异乡,酒后打架斗殴极易发生;随着全民运动的广泛开展,体育运动中奔跑撞击引发的眼外伤也是眼科急诊常见病,头部撞击致眼睑挫裂伤,手指戳伤致角膜上皮剥脱,羽毛球击伤致前房积血,眼镜破碎致角膜裂伤等。儿童眼外伤多由玩耍中同伴误伤所致[9]。此外,爆炸伤多见于烟花爆竹和啤酒瓶、易拉罐、试剂瓶的爆炸,还有高压气泵炸裂,气球充气罐爆炸、电池爆炸等。本组病例未见动物致伤病例,与牙韩江等[10]报道的不同,这可能与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化程度较高,与家禽牲畜接触机会极少有关。非机械性眼外伤以眼部化学伤多见,如酸碱烧伤、有机溶剂,复合洗涤剂等。辐射性光损伤多为电焊工,紫外线灼伤。以上多见于工作学习场所,居家环境常见沸水、热油不慎溅入。另外还有美容美发中不明液体入眼,药品误滴,胶带树枝弹伤等个案。在眼外伤所致并发症,主要是前房积血、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以及视网膜震荡或挫伤,与刘引等[11-12]的报道相一致。
3.4 致伤环境
主要发生在工作场所,惠延年[13]提出职业性眼外伤是眼外伤防控重点,一方面因为与职业有关的眼外伤占比例最大,危害面大;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讲可以预防。很多调查资料表明,职业性眼外伤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与现代化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有关,主要集中在精密加工、建筑,这些需要切割、打孔、焊接、抛光等操作的行业[14],最常见的是异物伤,这与Ho等[15]报道一致,多为角膜和结膜表面异物及擦伤、灼伤。致伤原因主要是违反操作规范、未佩戴防护眼镜,存在侥幸心理,监管及安全教育欠缺,其次为设备、设施、生产场地有缺陷,工人操作不熟练,疲劳作业等。本组病例眼外伤致伤地点中公共场所包括道路、体育场地、儿童游乐场、老人活动中心等,这些地点以车祸、撞击、跌伤、斗殴多见。
3.5 处理原则
首先确保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对眼部病情做出有效的评估,车祸和爆炸伤往往都伴有复合伤,眼部损伤常被忽略,因此要全面细致的检查[16]。包括既往病史,受伤的细节,明确眶内或球内异物的可能,有颅脑损伤的患者散瞳检查前可以请神经外科先行会诊。眼化学伤争分夺秒彻底冲洗结膜囊,再行眼部检查。视力检测是眼科检查的基础,对于估计病情预后及涉及法律纠纷的病例都有重要意义。对于抢救室不能挪动或昏迷,不能语言交流的患者,粗查要仔细检查瞳孔,以判断是否有视神经损伤、颅脑损伤及球内组织损伤。裂隙灯对眼前节检查,间接检眼镜行眼底检查都非常必要。对于怀疑球内异物、眶内异物者,及时影像学检查[17]。笔者曾接诊一例患者,因玻璃突然炸裂,面部头部及肢体多处深层创口,由于惊吓,患者虽生命体征平稳,但自觉症状较重,不愿活动,当时急诊仅行皮肤清创缝合术,伤后一日眼痛伴视物模糊复诊,裂隙灯下见角膜全层裂伤。
3.6 预防
预防是本研究及相关文献报道的重点和最后目的,这样才能从源头消除隐患。首先,加强劳动保护,规范安全操作,改善劳动环境,加大监管力度,不存在侥幸心理。其次,加强宣教,包括推荐使用合格树脂镜片,无论平时还是防护[17]。不要好奇去观摩电焊工作。再次,对于儿童及老人加强家庭保护,不要随便使用化妆品或药品涂抹眼部。笔者曾接诊一例儿童,其母亲因患儿眼睑红肿,用芦荟胶为其治疗,误入眼内引起角膜炎,迁延不愈。最后,饮酒适量,与饮酒相关的眼外伤并不少见,毛春洁等[18]也有报道,过量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危险;并可导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
综上所述,眼外伤是临床常见病,其流行病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9],其流行病学特点因地区差异而不同,明确这些不同点有助于采取特定防范措施,但预防措施是否能被采纳及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调查未对研究对象的受教育情况进行记录,这是欠缺之处。
[参考文献]
[1] 徐建锋,王雨生.我国大陆地区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状况[J].国际眼科杂志,2004,4(6):1069-1076.
[2] 马雪英,亢泽峰,李凌.青海地区426例眼外伤回顾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8):630-632.
[3] 夏旭光,尹峥.眼外伤400例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12):48-49.
[4] 库恩,皮尔雷米西(著).张卯年(译).眼外伤-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5,17-18.
[5] May DR,Kuhn FP,Morris RE.The epidemiology of serious eye injuri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Eye Injury Registry[J].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2000,238(2):153-157.
[6] 李淑珍.千例眼外伤相关因素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1):20-21.
[7] 黄蔚茹,马琳.十年住院眼外伤1511例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1):22-24.
[8] Chang CH,Chen CL,Ho CK,et al.Hospitalized eye injury in a large industrial city of South-Eastern Asia[J].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2008,246(2):223-228.
[9] 马琳,马绍珍.儿童眼外伤调查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0,32(9):663-665.
[10] 牙韩江,韦孟初,梁文旺.桂西北山区眼外伤临床特点及防治体会[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4,36(2):107-110.
[11] 刘引,秦波,刘身文.深圳市眼外伤患者251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5):56-57.
[12] 李红霞,张静,杨明清.眼外伤418例致伤原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863.
[13] 惠延年.眼外伤防治的医疗服务模式转变[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3):193-195.
[14] 肖建和,张卯年.职业性眼外伤研究现状[J].国际眼科纵览,2011,35(3):211-215.
[15] Ho CK,Yen YL,Chang CH,et al.Epidemiologic study on work-related eye injuries in Kaohsiung,Taiwan[J].Kaohsiung J Med Sci,2007,23(9):463-469.
[16] 王志奇,高明丽.眼外伤201眼临床观察[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11(28):860-861.
[17] Mathew W.Mac Cumber(著).赵明威(译).眼外伤与眼科急症处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34-42.
[18] 毛春洁,颜华.机械性眼外伤临床特征及眼外伤评分应用[J].中华眼科杂志,2012,48(5):432-435.
[19] Parver LM.Eye trauma: the neglected disorder[J].Arch Ophthalmic,1986,104(10):1452-1453.
(收稿日期:2014-09-17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