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鑫
摘 要:高校作为培养动漫人才的摇篮,其动画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行业水平的提高,动画教学中色彩认知的个性化表达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形式,带来全新的艺术创作思想和形式,应用前景十分光明。文章针对动画教学中实际遇到的色彩、技法等诸多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高校动画色彩表现教学的现状,并结合相关人员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动画制作应用和实践技巧,最后实现个性表达。
关键词:动画教学;色彩认知;个性表达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4)06-0168-03
Analysis of the Individuality Expression of Color Perception in the Animation Teaching
SHI Xin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e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 :As the cradle of Animation tal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imation teaching qualit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industry level,and expression of color animation teaching cognitive personality can greatly change the original aesthetic standards and aesthetic form/ the art creation and form new, which has a bright prospect. This paper is aimed to analyse how torealize the individuality expression,which has main four parts .many problems of the actual color and teachniques in practical animation teaching are related, the status of animation color performance teach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analyse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relevant personnel in teaching is combined, the animation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skills are summarized.
Key words :bathroom; small apartment; integration; humanizatio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国内外高校动画色彩表现教学的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放眼望去,美国、日本作为全球最大的动画传媒市场,动画个性表达方式种类颇多。美式动画片在设计过程中,其动作基本上都是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肢体动作,其表演动作丰富、夸张、细腻,这形成了以动作表现见长的美式动画风格。日本动画片则是以人物性格突出、画面对比鲜明而著称,故事情节也是以东方思维进行叙述的。这就为我国发展动画产业拓宽了思路。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院校向学生传授的动画知识多是美国、日本等动画大师在动画创作过程中所总结的经验与规律,带有深厚的美式、日式风格。但是毕竟文化背景不同,对于一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同一个动画色彩认知所展现的人物内心世界也是不同的。如果我国的动画教学中色彩认知的个性表达只是建立在美、日等国家动画理论的基础上,那么必然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迷失方向。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其作品风格不属于中国,既不属于美国,同样不属于日本,中国动画便会失去自己的特色。
二、动画教学中色彩认知个性表达的作用与预期效果
(一)动画教学中色彩认知个性表达的作用
动画教学中色彩认知的个性表达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丰富和完善我国动画艺术和学科建设,色彩认知的个性表达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潮流性,是现代高校动画教学发展的趋势,不要一味模仿,要用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表现语言来进行动画教学和动画创作,从而推动动漫学科的建设;第二,积极推动高校教育教学,色彩是动画创作的基础,不能故化认知模式,将色彩认知的个性表达融入到现代艺术教学当中,活跃艺术思维,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形式;第三,鼓励中华文化传承和理论创新,开辟崭新的艺术创作途径,将中华元素加入到动画创作之中,从观念、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推动动画基础教学体系建设;第四,搭建广阔的艺术科学研究和交流平台,深入开展动画艺术创作工作,将动画专业与色彩认知的个性化表达相结合,实现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的双重突破。
(二)高校动画教学中色彩认知个性表达的预期效果
在色彩表现教学中,注重色彩基本心理特性与功能性的训练,用色彩表现空洞感、体积感、重量感、明快感、忧郁感等特征,用色形构成要素进行建筑色彩、道具色彩、角色色彩、环境效果色、主观色彩的形象刻画描写、象征表达从中获取色彩的美感,培养学生情感依托,人物关爱互动的情景美。可通过颜色的转变引起心理反映和通感联觉,而且对于特定的颜色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当色彩的联想内容经多次反复达到共性反应,并通过文化的传播而形成固定的观念时,该色彩就变成了该事物的象征。高校动画教学中色彩认知个性表达的预期效果是达到视觉冲击与情感升华的双重效果。endprint
1.视觉冲击效果
画面的视觉冲击效果就是通过色彩组合的对比,通过明暗,冷暖的对比,满足对色彩的可望!在画作创作过程中,色彩搭配是否协调巧妙,对于一个画面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色与色之间的色差形成了一定的对比关系,有的强有的弱。一种颜色的鲜艳度取决于这一色相发射光的单一程度,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它们的对比是不一样的。纯度越高色彩月鲜明,对比则越强烈,色彩的层次与空间关系主要依靠色彩的明度对比来表现,色彩的布局与点染会引起视觉引导,各种效果综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2.情感效果
艺术造型设计中,形体和色彩的功能是用于塑造形象和传达情感,形体用于理智的抒发,色彩则用于情绪的表达,在影片的造型构思中,色彩可以辅助刻画人物性格、烘托氛围,突出强烈的情感效果。学生还需要文学修养上多多积累,这有助于色彩认知表达中的情感抒发。
三、高校动画教学中色彩认知的个性表达实现方式
(一)建立了高校动画色彩的全新教学体系
传统的高校动画色彩教育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色彩认知的个性化表达则相对缺乏,当今动画应有 “个性表达”的含意,寓“重”为“重视”。高校动画教育教学应该加强色彩认知的个性化表达,提倡创新精神,强化创作的理念,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模式来培养他们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所以,高校动画教学需要制定动画色彩的全新教学体系,可以借鉴国外的“项目教学”模式,将理论实践完美结合,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填补国内空白,但也不能完全照搬,要将中国特色的动画色彩元素融入其中,实现有个性的色彩表达。现今动画企业一心追求利益,进行盲目扩张,不愿意接受大量的高校学生去公司实习,所以全新教学体系中应该包含有学校加企业的形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利用好学校所拥有的硬件条件,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在动画渲染农场室中让学生亲身实践,了解色彩规律、个性表达的技巧,理论与实践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理论知识学习方面,随着高校动画教学探索与研究色彩认知的个性表达,并不断总结和完善色彩认知的个性化表达的实现方法,从观念、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改革动画基础教学体系。让学生们能够主动地、有创造性地进行艺术学习与研究,开辟一个崭新的途径,对深化理论创新,实现艺术教育的现代化,提高艺术作品的质量和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兼顾包容与实现语言的超越
在动画教育教学中,发挥动画形式具有的兼容性、包容性,将传统技法以及西方、日本等国的一些动画方法等相融合,使动画语言从单一程式的教学到兼容并蓄,使动画教学登上一个新高度。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对于审美意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就因为有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才促使了色彩的个性化表达和动画事业的多样化发展这种民族性差异的存在是不能忽视和改变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拥有五千年的璀璨文明,有神秘和浓郁的历史色彩和悠久的文化积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文化偏向于稳重、内敛、含蓄,这在色彩表达方面得到鲜明的体现。而美国文化崇尚个性的抒发,像美国迪斯尼的动画线条、形体及色彩表达就有其独特的韵味。中国动画要想取得发展,既要传承民族文化,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张扬个性特点,所以有必要挖掘新的民族元素,形式表达上可以吸纳多种文化样式,借鉴国外的先进知识与技术,跨越语言的障碍,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色彩的个性化表达。
四、结论
高校动画教育教学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表达,鼓励学生去创造性表达自己的色彩认知,提倡其动画设计作品要具有个性、民族性、时代性以及国际性。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让学生对色彩元素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使其结合近期有关联的事物进行动画创作,进而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挖掘色彩,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自身不同的色彩认知与个性特点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
参考文献:
[1] 刘卓.中国与毗邻国动画产业现状分析[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2] 黄龙.从动画的创作与运用谈高校动画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
[3] 钟远波.中国动画产业与高校动画教育[J].美术大观.200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