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和审美教育

2015-02-02 12:56孙小英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1期
关键词:育人道德美的

孙小英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德育。语文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语文教学是一块培育品学兼优人才的沃土。

一、语文教学对学生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马克思曾告诫我们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对才能与道德的关系已经做出了精辟的论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没有道德之根的滋养,任何人的才华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人才的核心是人而不是才。我们让学生学会做人,然后再去做事,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一名教育者,最崇高的使命就在于培养德才双全的学子;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具备德育观念,时刻把德育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中。

在“五育”中,德育可谓重中之重,因为最终令人类进步和文明高度发达的绝不是原子弹和经济指数,而是道德指数。人们常说:智育抓不好要出次品,体育抓不好要出废品,美育抓不好要出低档品,德育抓不好要出危险品。相信大家不会忘记大学生马加爵向朝夕共处的同窗举起利刃,清华学子刘海洋将硫酸泼向无辜的黑熊等曾轰动一时的新闻,这一切犹如一把利刃深深地刺痛了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心。《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些妙语让我们明白:孩子的品行完全是从后天获得的,可以说德育决定了孩子的一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背后的精神,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深化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追求高尚情操,提高道德修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和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

语言和思想、情感是并存的,它不仅是载体,而且实质上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是情感传播的载体,凝聚着人类情感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这是其他课程所不能及的。笔者在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更应当引起注意的是,他们忘却了“孔融让梨”却牢记住了“唯我独尊”;只要求无限的满足,却不管自己该肩负起什么重任。一个情感、人格健全的人,才能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例如,《妈嫂》一文通过嫂子含辛茹苦将弟妹几个拉扯成人的感人故事,歌颂了勤劳善良、宽厚仁爱的劳动妇女。又如舒婷的《致橡树》,以木棉树对橡树的倾诉为喻,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鲜明地提出了现代女性的爱情宣言:平等、炽烈、深情。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教材内容,巧妙运用各种教学语言,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有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美,课堂教学中必须求“美”。语文课堂教学中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就课文本身而言,如茅盾的《风景谈》有典型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有诗意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豪放高旷的艺术美;莫泊桑的《项链》有迂回的悬念美。把这些美挖掘出来本身就是一种美。就学生主体而言,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学生首先感受到的是“顺口、顺耳、顺眼”的语言美;其次还能感受到的是诗歌创设的音乐情境,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婉转流畅的音乐美;再次还能通过诗中形象的比喻、巧妙的陪衬、奇特的联想、比拟,感受到联想美。这些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发现语文课中的美。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益。因而,教师应具有更多的育人才能,育人核心由“知”的传授向育人转变。这就需要教师了解新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规律,从而帮助每个学生在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精神价值等方面全面发展。

总之,寓德育和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既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又有利于培养新世纪的有用人才。

(责编  陈   颖)endprint

猜你喜欢
育人道德美的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打破平衡
跟踪导练(五)(2)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道德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美的校 美的人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