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趋化因子IP-10、MIG水平对术后早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分析

2015-02-02 04:28葛亚辉曲青山郑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流式趋化因子移植术

葛亚辉 曲青山 郑珊

尿液趋化因子IP-10、MIG水平对术后早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分析

葛亚辉 曲青山 郑珊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尿液趋化因子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干扰素γ诱导单核细胞因子(MIG)水平对术后早期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反应。方法 40例实施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患者, 根据其移植术后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器官移植研究院病理研究中心的肾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分为急性排斥组20例和非急性排斥组20例, 另外选取2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健康组。所有的尿液标本均采用液态芯片-流式荧光技术进行检测。对三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排斥组与非急性排斥组、健康组相比, 尿液中的趋化因子IP-10、MIG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尿液中的趋化因子IP-10、MIG的升高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存在密切关联, 有望成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较特异、敏感的指标, 对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移植肾;趋化因子;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干扰素γ诱导单核细胞因子;尿液;急性排斥反应

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1]。然而针对并非自身脏器器官的受者, 术后必然存在着各种并发症与各种未知危险因素, 而肾移植术后首当其冲的便是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 AR), 而针对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保证移植肾存活的关键措施。但怎样才能早期诊断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一直是临床移植医师研究探讨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移植中心2012年1月~2014年1月实施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40例患者, 根据其移植术后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器官移植研究院病理研究中心的肾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分为急性排斥组20例[年龄18~64岁:用药均以FK506为基础的三联用药。术后如发生肾功能延期恢复(DGF)或者急性肺部感染的, 均按照病症要求进行用药调整和对症治疗]和非急性排斥组20例(年龄18~64岁;用药均以FK506为基础的三联用药。术后如发生DGF或者急性肺部感染的, 均按照病症要求进行用药调整和对症治疗), 另外从体检科选取20例(年龄18~64岁;全部为例行健康体检的人员, 均无明显的急/慢性疾病)作为健康组进行监测。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①对根据移植术后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及肾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的急性排斥组(1、2、3、5、7、9、11、13、15 d)进行为期2周的连续检测, 采用液态芯片-流式荧光技术进行检测。②对20例非急性排斥组的移植受者[0(术后有尿当天)、3、7、14、30 d]进行连续检测, 采用液态芯片-流式荧光技术进行检测。③对20例健康组的尿液标本采用液态芯片-流式荧光技术进行1次检测。④收集研究对象的尿液, 并在2 h内进入实验或采取-20℃低温保存。⑤本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Luminex(型号200)多功能流式点阵仪, 其检测原理是通过磁珠捕获目标标志物, 并与标记抗体和荧光试剂结合形成四联复合物, 将该复合物通过单一管道, 用两束激光对复合物中的荧光物进行激发, 收集激发光的数目和强度, 即可对目标标志物定性和定量。⑥本项研究不限制包括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诱导治疗等其他辅助方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性排斥组尿液中的IP-10和MIG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急性排斥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肾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进, 使肾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大大增加, 使移植肾的存活率也显著提高, 然而脏器本身并非人为可以控制, 存在着诸多未知风险, 这其中首当其冲影响移植肾失功的便是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是影响肾脏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 是导致慢性排斥反应和移植物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其发生与淋巴细胞的激活、趋化迁移以及移植物局部发挥效应有关[2-4]。由于目前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反应最终仍需要通过肾穿刺活检得以确认, 但穿刺容易引起出血, 诱发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 所以更多学者已在寻找可替代创伤性的特异性、敏感性指标来为临床诊治提供价值。移植排斥发生的每一阶段都有赖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5]。研究证实趋化因子家族成员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6]。趋化因子根据氨基端半胱氨酸的排列方式不同, 分为C、CC、CXC和CX3C亚家族, 它们通过与7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的趋化因子受体相结合而发挥生物效应[7], IP-10和MIG介导白细胞向移植物募集, IP-10是表达于Th1细胞的趋化因子受体的功能激动剂, 在淋巴细胞的免疫活化、炎症浸润、细胞迁移和发生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也被认为是排斥反应进入特异性反应阶段的标志, 尿中IP-10和MIG检测对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急性排斥组尿液中的IP-10和MIG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急性排斥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IP-10和MIG在急性排斥反应组织中的表达与肾移植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这可以作为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一种有效指标。即使肾移植术1周后如果血肌酐处于正常范围, 若其尿液中IP-10和MIG指标明显升高, 也提示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当急性排斥组的患者经冲击治疗使肾功能降至正常范围后, 尿液中的趋化因子IP-10和MIG也随之降低, 更证实了尿液中趋化因子IP-10 和MIG的检测对于AR早期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肾移植术后尿液中的趋化因子IP-10、MIG的升高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存在密切关联, 有望成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较特异、敏感的指标, 对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黎磊石.中国肾移植手册.第2 版.香港:华夏科学出版社, 2009:67-383.

[2] Geleff S, Draganovici D, Jaksch P, et al.The role of chemokine receptors in acute lung allograft rejection.Eur Respir J, 2010, 35(1): 167-175.

[3] Gorgi Y, Sfar I, Jendoubi-Ayed S, et al.Allograft renal rejection and chemokine polymorphism.Saudi J Kidney Dis Transpl, 2011, 22(1): 18-23.

[4] 郭君其, 黄一亮, 吴卫真, 等.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 13(5):862-864.

[5] 魏涧, 李泉源, 郭小军, 等.IP-10和CXCR3在同种异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0, 26(6):12-14.

[6] Wells TN, Power CA, Shaw JP, et al.Chemokineblockers--therapeutics in the making? Trends Pharmacol Sci, 2006, 27(1):41-47.

[7] Eteshola E.Isolation of scFv fragments specific for monokine induced by interferon-gamma (MIG) using phage display.J Immunol Methods, 2010, 358(1-2):104-11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025

2015-02-27]

河南省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郑科技[2013]1号(项目编号:20130610)

450003 郑州人民医院肾脏移植科

猜你喜欢
流式趋化因子移植术
乳腺癌微环境中CXC趋化因子治疗靶点和预后标志物的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
2种6色流式细胞术试剂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性能比较
流式大数据数据清洗系统设计与实现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心脏康复对预后的影响
潜水推流式搅拌机的标准解读
髓芯减压术自体髂骨移植术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战创伤致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肿瘤免疫中调节作用的新进展
人及小鼠胰腺癌组织介导调节性T细胞聚集的趋化因子通路
体外膜肺氧合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