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全面探索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之路

2015-02-02 18:48岳小战张韬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9期
关键词:职教职业中职

岳小战+张韬

2014年5月26日,为期一周的第一期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干部培训项目——苏州大学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了,这一次的学习和交流,不仅有当代职业教育前沿理论的引领、中国职教发展之路的反思与探索,还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长期构建;不仅有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等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解析,还有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教学改革和工学结合案例的探究。短短一周的学习、调研与思考,使我们在理论上得到了提升、在认识上增添了信心、在实践上看到了目标和方向。

1.从中国职教发展进程上来把握职教的时代脉搏

我国真正的职业教育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被提到日程上来的。1979年之前,中国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用人市场即后来发展起来的劳务市场和教育市场(指各级各类学校、培训机构等)是高度协调统一的,用人市场只不过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教育市场的延伸和实践,跨进教育市场是进入用人市场的前提和条件。

改革开放之后,用人市场随着各种禁锢的解冻而变得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对劳务市场上人才的数量、种类、质量、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而教育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还在延续着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培养着一批批格式、模式完全相同的毕业生。于是,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再就业等逐步被提到了发展日程上来。

从表1可以看出,从1999年大学扩招,到2013年放缓扩招,这13年来,我们扩招的不是职业教育,而是普通高等教育,这就使本来弱势的职业教育变得更加脆弱,具体表现为普高的强势化、高职的畸形化、中职的弱势化。尤其是中职的弱势化表现在:一是生源由原来的高质量,演化成现在的低质量;二是生源的数量由于高校的扩招而急剧下降,中职学校之间生源大战如火如荼;三是中职的工作重心由过去的教学转为招生;四是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落后,教师专业技能下降,教学氛围不浓;五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尽管国家各类资金的不断注入(如中央财政投入的基础能力建设、实训基地、国家示范校等),但真正用于中职学校内涵的提升和发展上的资金不容乐观。

我国实施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机构有全日制大学、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根据教育部2013年公布的数据,我国共有24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包括本科院校700余所,其中除100多所由中央部委直接管理,还有646所属于地方本科院校。

目前,按照国际统一口径,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6%,即18岁至22岁年龄段的青年接受各类大学教育的比例达到26%。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空前增加,而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相对滞后,这被认为是我国结构性就业难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让地方本科院校全部转型为职业教育,是国内舆论长期以来的呼吁。今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中国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1999年大学扩招后,600多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目前,我国教育部已经成立了联盟,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

基于以上形势,笔者认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框架基本上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为龙头,以中职、高职为依托的构架体系,即“中职—高职—本科畅通一体化”的职教模式,也就是说,中职毕业生,如果深造2年,可以获得大专文凭;而高职毕业的大专生,深造2年可以获得本科文凭,另外,也可以选择3+2、3+4人才分段培养等模式。因此,我国未来本科教育将被调整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形式。从此职业教育不再与传统本科教育对立,而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会更加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作为河南职教人,我们更应该准确把握住职教发展的时代脉搏,站在职教改革的前沿,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如何发展中职教育、如何对接高职教育等诸多问题,成为一个现代职教的积极思考者。

2.从《共产党宣言》里探究职教的终极目标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就是:“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个目标不仅仅是我国普通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各个学校相同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考核机制、学时学制等几乎是完全一致的。从计划经济这个大熔炉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几乎是整齐划一的,很难彰显出人才自身的个性与特色。“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非常沉重,却不容我们回避。我们不仅要敢于直面“钱学森之问”,更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来破解这个难题。

2013年大学扩招放缓,无疑在告诉我们:“人人有学上”的目标基本上实现了,以后乃至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教育重心应该是 “人人能上好学校”和“人人有适切的教育”。

因此,走内涵发展之路是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应该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人有好学校上”和“人人有适切的教育” 的长远目标,才能彰显出人才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才能真正破解 “钱学森之问”,也就是说,将来的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应当是一个“能把100个人培养成102个人或更多人的类型教育”。

只有真正实现了“人人有适切的教育”这个目标,才会真正实现“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没有创新机制的学校,就不会有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没有创新型的教师,就不会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我们国家要想从“仿造”走向“制造”,再从“制造”提升到“创造”,必须从开办创新型学校开始,把“人人有适切的教育”当成现代职教的终极目标,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力度,走内涵发展之路。

要想实现“人人有适切的教育”的终极目标,首先要求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不能是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的,应该是个性迥异、独具特色。不论是在专业设置上还是在办学机制上,不论是在教师专业化水平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不论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还是在科研创新发展上,都应该是百花齐放、独具匠心、精彩纷呈和个性彰显的。只有这样,“人的差异性”才能和“学校的多样性”实现“一对多”的对接,才会实现“人人有适切的教育”的终极目标,才会把职业教育办成一个“把100个人培养成102个人或更多人的类型教育”。

1.立足本校和当地实际,处理好市场需求和专业设置的关系

“市场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开办什么专业”,这是一种典型的唯市场需求理论,是一种不顾本身实际的冒险主义,是一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激进行为,这种片面的、单一的围绕市场办专业的行为,在短时间内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长期来看,只会带来职业教育的畸形发展。

从我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可以看出:未来我国职业教育模式全面转型的必然趋势是逐步向“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从而实现校企“双主体”办学,终身学习与培训贯穿人的职业生涯的全新职教模式。

由此可以看出: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重点是解决“市场需求和专业设置”的对接问题,也就是逐步实现“五个对接”的问题,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在河南省还没有彻底整合全省职教资源优势的当今,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应该立足本地、放眼全省,充分挖掘本校的职教优势,彰显独有的职教特色,形成自身的职教模式,为以后全省职教资源的整合奠定扎实的基础。

2.注重内涵发展,处理好职教专业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要想实现“人人有适切的教育”的终极目标,真正实现“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职业学校必须处理好职教专业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一所高质量的职业类学校,最重要的要素不是它的规模有多大、楼有多高、师资有多少、占地有多少亩、管理模式有多先进、产学结合得多么密切,而在于它的专业建设方向的选择。重视专业建设,就必须高度重视专业负责人及其团队建设,就必须管理重心下移,这是职业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也是职业学校管理模式转变的关键之所在。也就是说,专业建设的核心实际上是职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专业建设的成熟度与教师专业化的成熟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密切处理好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辩证关系。

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突破点是抓好课程开发,有了课程开发,才能在课程的动态发展中寻找到专业建设的方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会有施展的平台。

在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的框架下,课程的本质内涵不仅仅在于教什么的问题,还在于它在现代教育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课程的开发和改革,关键问题不是简单地削减理论教学课时、增加技能训练课时,而是要改变围绕什么来教的问题,这是教学中带有根本性的逻辑思想问题。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不能以为调整一下课时数量就算是完成了课程改革,编几本校本教材就算是完成课程开发。课程的开发与改革,是校企双主体的行为,不是校方单方面的行为。传统教学是围绕知识教实践,但职业教育要求围绕实践教知识,即从知识储备观转向知识建构观,这就要求彻底打破三段式课程结构。特别是职业学校在课程开发和改革中,必须校企双方双管齐下,围绕市场需要搞开发、围绕企业实践搞改革。只有如此,职业学校才能在专业动态的发展中时刻引领专业建设的方向,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好前沿性的施展平台。

有了动态的、前沿性的专业建设平台,仅仅是办好“人人有适切的教育”的前提条件,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才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实现“人人有适切的教育”的目标,国家必须下大力气重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加大职业师范教育教师培训力度,重点培养一大批的职教专业名师。与此同时,各级各类职业类院校也必须从自身做起,营造氛围、建立机制,尽可能缩短从“新教师”到“老教师”再到“专业名师”的过渡时间。

3.以网络为依托,构建智慧化校园

为了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的既定目标,职业教育就必须更新传统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突破口,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抓好各级各类的专业技能大赛工作,以大赛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除了高度重视和强调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依存性、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和专业技能的实践性之外,还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和深入应用是改造和优化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必然选择(见表3)。

纵观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出:社会阶段和教育模式是密切相关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社会阶段,有什么样的社会阶段,就会对应什么样的教育范式。现在我们正处在信息社会阶段,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我们的教育范式不再是师徒式的传帮带模式,也不再是近代资本主义兴起时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清朝末年),而是逐步走向开放、海量、动态、交互的网络式。比如最近比较时髦的教育名词有:“三个M,两个I,一个F。”即慕课(MOOC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微课程(Microlecture以构建主义方法为基础,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微小教学片断),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智能推送(Intelligent Push),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引发了知识与信息的海量动态涌现,使人们的交流、交互和交往方式出现了多样性、随机性、实时性的特征。这是一次涉及范围广泛、参与者众多,变革性比较彻底的信息革命。为了全面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十二五”期间,我国对此提出了“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因此,职业学校应该加大网络资源的投资力度,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节拍,构建“以服务师生为根本,以更新观念、科学规划为先导,以学习资源、管理系统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为重点,以健全组织、创新机制、队伍建设和专项经费为保障”的智慧化校园。

重点建设好“综合应用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三大系统平台,其中综合应用系统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应用系统(主要涵盖新生管理、宿舍管理、学籍档案、收费资助、团学管理、就业实习、考试考核、成绩查询、在线答疑、校友访问等)和以教师为中心的综合应用系统(主要涵盖教务、人事、科研、企业实践、网络教学平台等)两大系统。行政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办公OA一体化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两个。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完成主题查询和统计分析两大功能。在人力和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至少应该完成好“校园网络升级改造、数字化校园平台、办公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综合应用系统和校园网络文化”这六大建设任务。

在海量信息不断涌现的信息时代,我们只有把智慧化校园建立起来,才能将学校各部门的“信息孤岛”有机地连接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校内外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交互与沟通,才能真正将教师和学生从海量的信息资源中彻底解放出来,从而提高行政办公效率、学生学习效率和综合管理效率。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功的人格。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良好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要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个人命运的巨大能量。当前,职业院校,尤其是中职学校的在校生,大都既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既没有良好的语言习惯,也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总之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人格。我们经常看到和听到的是:上课迟到睡觉、到处乱丢乱放、出口污言秽语、眼里长幼不分、心里只有自我等。那么,究竟是哪些环节出现了问题没让学生养成各类良好的习惯呢?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这些学生的人格缺失呢?这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和探究的重要课题。

陶行知认为:“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他还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因此,职业学校应该直面学生的现状,在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务必将以培养成功人格为宗旨的养成教育当成重中之重,本着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使“求真”和“做人”、“行”和“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富有创造性的“手脑双全”的创新型人才。

同时,陶行知也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基本上维持着这样的现状:教师只管教书,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只管进教室,听不听课、记不记笔记,学习效果如何,几乎无人问津;在“教”和“学”基本脱节的情况下,“做”也就无从谈起,即使是实验实训设备充足的部分院校,其“做”的效果也因为“双师型”教师(真正的既精通教学理论、又富有专业实践经验的双料教师)的缺乏而显得捉襟见肘。这种将“教”“学”“做”严重割裂开来的职业教育,是很难培养出实用型人才的,更谈不上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了。尤其是在生源紧张的地区,职业学校的工作重心和重点几乎都放在了生源的争夺上,一年四季的招生工作变成了常态化、指标化,“教”“学”“做”几乎被束之高阁。近年来,为促进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性教学,教育部提出了“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的口号,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不论是省赛,还是国赛,各级教育机关、各类职业学校都格外重视和关注,如果说升学率(指考上重点院校的比率)是评判普高好与坏、优与差的公认标尺,那么,省赛和国赛的成绩,就习惯性地变成了评判职业学校办学实力强与弱的主要指标。在如火如荼的各类大赛中,职业学校明显地感到:“双师型”教师和“双料型”名师的严重匮乏、实验实训设备的陈旧或短缺已成为困扰职教长远发展的短板。如果说人才奇缺我们可以引进、设备不足我们可以购买,那么,把“教”“学”“做”三位一体化,形成自己独有、难以复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几代人的努力,恐怕难以实现。不论是国内的“苏南模式”、还是国外是“双元制”,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的原则,坚定“没有名师就出不了高徒”的理念,不骄不躁、务实求真、脚踏实地地从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能力、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的培养上着手,培养出一大批“双师型”的职业名师。只有有了更多的名师,才能使职业教育从“填鸭式教育”中走出来,逐步向“体验式教育”和“思考式教育”转变和升华,才会从培养知识型人才(即考试型人才)的误区中走出来,培养出更多的富有创造性特质的创新型技术人才,才会找到“钱学深之问”的正确答案,才会真正实现“人人有适切的教育”“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终极目标。■(责编 王鹏飞)

猜你喜欢
职教职业中职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我爱的职业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