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彰
2015年6月26日,习近平主席提出说我们要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multiply and spread)的土壤,必须要靠法规制度阻止“破窗效应”(brokenwindows theory),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管理、监督。
“破窗效应”理论最先是由美国社会科学家(social psychologist)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Kelling)在1982年3月《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 Month别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中提出的。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without restraint)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follow example),甚至变本加厉(befurther intensified)。
“破窗效应”又称为“破窗理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效应(psychological effect)。比如,一栋房子如果有一扇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甚至会有人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graffiti)没有被清洗掉.墙上很快就会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most unsightly)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理所当然地(as a matter of course)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有人在街头吐痰,就会有人在路边小便;有人上班迟到,就会有人便提前早退(leave earlier than oneshould);一个人不按顺序抢上公交车,大家便一哄而上(try to get on unscrupulously);一个人间红灯(jump ared light),后面便跟上一大片……这就显示出一个规律: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被有效阻拦,就会形成风气,很难改掉,就好像河堤,如果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就可能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即所谓的“千里长堤,溃于蚁穴”。(A thousand mile long dyke may collapsebecause of an ant hole in it.)。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Zimbardo)早在1969年就进行过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的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Bronx District.NewYork City),另一辆则完好地停在加州帕洛阿爾托(PaloAlto,California)。结果,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车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这说明,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become a strong hint andinduction)。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对于有些干部违反廉政(honest and clean governance)规定的行为,有关组织没有进行严肃处理,甚至放纵,从而使类似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成为“破窗”,甚至在一些地方形成集体腐败、塌方式腐败(cave-in/landslide corruption),也就是窝案。不过,人和环境之间是互动的,不少违反党纪国法的人,抱怨环境恶劣,却很少反思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