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消费变化视域中人的发展探析

2015-02-01 23:02吉志鹏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消费发展

吉志鹏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当代中国消费变化视域中人的发展探析

吉志鹏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消费是人存在的基本属性,是促进人发展的手段,中国从“短缺经济时代”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从“抑制消费”到“刺激消费”,从“生活必需品消费”到“服务性消费”的消费变革消解了原有的价值体系存在的基础,使人的消费生活、思维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发展都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代中国;消费变化;人的发展

一、引言

消费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基本属性。马克思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消费,在当今社会中消费更是成为了自我实现和价值追求的手段,成为人发展的现实依托。然而,不同生产力背景下,物质产品的丰裕程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制度和消费政策构成了制约人们消费的现实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准确地把握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且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把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消费需要作为主要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们的生活已经从“温饱”迈向了“小康”和“富裕”,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对此,有学者指出“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经历了和正在经历一场消费革命”。②戴慧思:《中国都市消费革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3页。对于这场消费革命带来的影响还有学者进行了形象地描述,“中国社会目前还称不上富裕和发达,在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和成群拥挤在交通线上的各式轿车的背后,中国西部农村的茅草房和用于生计的耕牛还日复一日地唱着‘古老的歌谣’。尽管如此,在已经步入大众消费时代的大都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物的体系’对人的包围已经形成,商品消费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形式。”③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32页。更有学者将这场消费革命称为“第二次解放”④戴慧思:《中国都市消费革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356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的“第一次解放”,将人们从外部侵略和内部政治混乱中解放出来,而始于改革开放以消费革命为表现形式的“第二次解放”则使人们从贫穷和饥饿中解放出来,走向“小康”和富裕、使人们过得更舒适和更自由。这一变化给人们的消费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消解了原来价值观存在的基础,带来了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消费作为人存在的基本属性,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国的消费变化对人发展起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二、当代中国的消费变化是推动人发展的现实依托

(一)消费时代背景的变化,从“短缺经济时代”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基础状况是消费变革的时代背景。我国已从“短缺经济时代”发展到今天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改革开放前,生产力水平低,物质匮乏,解决温饱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为了奠定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实行重工业优先、抑制轻工业、高积累、低消费的发展主义战略,“勒紧裤腰带集中力量搞建设”,从生产、分配到消费都严格执行国家计划。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初步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尤其是重工业体系,奠定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经济日趋活跃,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早在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至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自2006年跃居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以来,外汇储备持续增长,2013年我国外汇储备继续增加至3821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5097亿美元。①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2月24日。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二)消费政策的变化,从“抑制消费”到“刺激消费”

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消费政策经历了从“抑制消费”到”合理引导消费”再到“刺激消费”的变化。改革开放前,物质匮乏状态下,采取“抑制消费”的政策,城乡居民的消费被压缩在维持基本生存的水平上,为了应对不足,城市居民实行凭票消费制度,国家相继决定对粮食实行统购包销,逐步形成对粮、油、布等生活必需品的定量分配,在很长的时期内从小到火柴大到住房都实行定量供给和计划分配,仅仅能满足基本的温饱;而在农村大多数村民连温饱都难以解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产品大幅增长,消费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供不应求的商品比重在1990年以前高达40%以上,到1998年以后近乎为零,而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则从不足30%上升到70%”。②任兴洲:《扩大消费需求:任务机制和政策》,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版,第82页。物质产品的丰富改变了供求格局。针对内需不足的状况,“十五”计划中提出了“合理引导消费和鼓励消费”的政策,明确“实行鼓励消费的政策,促进消费需求较快增长”。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年3月15日。此后的“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针对产能过剩、国民储蓄率较高、经济增长缓慢等问题,国家又推出了“刺激消费”的政策,提出了“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3月14日。。正在实行的“十二五”规划中继续延续“刺激消费”的政策,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14日。并且通过推行保障就业、增加收入、健全社会保障等配套措施来达到拉动消费进而发展经济的目的。

(三)消费生活的变化,从“生活必需品消费”到“服务性消费”

人们的消费生活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产品的供求关系而发展的。我国消费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从“生活必需品消费”到“耐用消费品消费”再到“服务性消费”的发展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前吃、穿、用等的“生活必需品消费”占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80%,而农村的情况更不乐观,1995年以前,“生活必需品消费”占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85%。⑥任兴洲:《扩大消费需求:任务机制和政策》,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版,第74页。产品的短缺使人致力于改造客观世界,奉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映科技进步和工业化水平的“耐用消费品”逐渐地涌进平常百姓家,经历了从“旧三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到“新三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更昂贵的手机、电脑、汽车和住房的发展历程,逐渐地提升“耐用消费品”的档次,同时为了刺激和引导消费,国家推行“家电下乡”,从城市到农村不断地推广和普及。物品的丰盛和相对过剩,使人致力于改造自身、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和生存质量,超越物质消费的“服务性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从涉及日常生活的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家电维修服务,到提升精神需求的文化服务、休闲服务、娱乐服务,再到维护身体健康健美的美容、健身服务,还有理财、保险、金融服务等渐次出场,提高生活水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十一五”规划中更是推出完善服务性消费的政策,指出“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继续发展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3月14日。

三、中国的消费变化推进人的发展

(一)对人自由发展的推进

首先,消费变化使人摆脱了贫穷和饥饿的限制,是生产力发展带来的自由。人的自由状况客观上决定于某种既定的社会条件。“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版,第507页。在我国“短缺经济时代”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温饱没有解决,人们为了获得生存的物质资料从早到晚地工作,将有限的时间全部用在满足自身和家庭成员的基本需求上面,劳动限制在维持生存的简单劳动层面,创造性和发展潜力无法发挥出来。人在大自然面前处于极度不自由状态。马克思指出“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的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讲,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正确把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温饱解决以后,人摆脱了满足生活必需的束缚,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日益增多,有更多的时间接受教育,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由地选择职业,为个人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

其次,消费变化使人摆脱了消费伦理对人的束缚,是一种社会自由的表现。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中生活,自由除了自然制约还有社会制约,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行事。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伦理和法律使人的精神和自由表现出不同的状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发展战略,对短缺而有限的消费品实行有计划的定额供给、凭证供应、平均分配。与这种“短缺经济”相适应国家实行“节俭消费”和“禁欲主义”的消费伦理,通过限制消费的文化和政策来制约人们的消费水平,“艰苦朴素”“节俭、节制”就成为当时主流的消费伦理。贪图“奢侈、浪费、享乐”会被视为道德败坏,甚至作为革命斗争的对象。这种消费伦理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使人的发展也呈现低水平的“类发展”特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产生了示范和辐射效应,更重要的是随着物质产品的日益过剩,大众化消费逐步普及。促使消费伦理从“禁欲主义”向“时尚消费”“超前消费”等追求“舒适、幸福甚至享乐”层次的消费伦理转化。人们越来越能够享用大量的商品,从而也在享用大量的商品的过程中培养和确立自身的能力和理性,从过去被控制、被束缚的状态走向解放和发展。

再次,消费变化使人获得了通过消费来实现自我的自由,是一种个性自由的表现。马克思说,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在于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识和意志的对象”,而“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卷。。个性自由是个人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理想和意志,去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素质,发挥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才华。而这种个性自由的培养可以通过消费来实现。短缺经济的时代的消费是为了温饱,而在物质充裕的时代消费是追求快乐和发展,前者是填充匮乏,后者是体验舒适和满足。随着物品越来越丰盛,消费选择的范围与日俱增,个人和家庭成为了真正的消费主体,在消费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权越来越大。人们通过消费要获得的不仅是物品的有用性,而且注重消费的质量、追求消费的品味和时尚,更是希望通过消费活动表达自身独特的主体性,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消费状态,这是一种自我实现。这种状态下的消费不再是由于谋生或者其他原因而违背自己的意志,被动地屈服于外来的压力而压抑自己的个性,而是能够完全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的事情,消费完全成为了主观体验与休闲,在这种消费活动中享受自由与快乐,从中获得一种心理和感官上的满足。此时的消费活动完全是自由和自主的体现,是一种价值追求和实现自我的途径。

(二)对人全面发展的推进

首先,消费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手段。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实现依赖生产力的发展,人作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人能力素质的提高是真正对生产力的发展的促进。马克思指出“消费生产出了劳动者的能力素质”,人的能力素质越高,人的发展就越充分。马克思说“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5—226页。人的全面充分的发展最终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核心的、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消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

其次,从纵向来看,消费变化推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来考察人的全面发展,是要看新的历史阶段克服了哪些制约人发展的外在力量,这些力量控制着人,使人的发展限定在特定的领域和范围,处于片面发展状态。马克思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衣食住行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68页。。我国从“生产主导”到“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消费主导”经济发展的演进,是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所取得的成效。迄今我国已经逐步确立了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确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197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4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34元,生活状况相当窘迫。到2013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6767美元。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明确“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③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2月24日。有了这些物质保障,发展的标准,将定位于人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以及全面发展。人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一切爱好、兴趣、才能和力量。同时消费生活水平的提升,它打破了计划体制下平均分配对人积极性的压制,通过消费突出培养和确立人的能力、素质和理性,而且,自由、平等和私有权利的保护作为大众化消费依赖的商品交换和市场机制内在的要求必然内化为人的思想意识。

再次,从横向来看,消费变化推进精神需要的满足。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层次上,与物质生活相比,人的精神生活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物质需要得到充分的保障以后,满足精神需要、提升精神生活质量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中国的消费变化使我们摆脱了生活必需和体制的束缚,取得更多自由,而自由时间的获得无疑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时间保障。马克思说“个性得到自由解放,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力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提供了自由和创造条件,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8-219页。。生存需要的满足让位于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推进了人的全面发展。“1997年以后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其中人均文化教育的支出从1997年的448.38元上涨到2006年的1203.03元,支出比重从1997年的10.71%上涨到2006年的13.83%,消费结构与中等收入国家相似。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文教娱乐支出从1997年的148.18元增长到2006年的305.13元,支出比重从1997年的9.16%上涨到2006年的10.79%”⑤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27页。。200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0美元。从国际经验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后,经济增长结构将开始发生变化,消费结构将进入快速升级期,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文化消费、休闲消费、旅游消费等服务性消费将明显增加。从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文化教育、娱乐等支出的比重增长可以看出,精神文化消费日益增长。人的全面发展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越高,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消费变革带来的物质文化的丰富,正在逐步地推进人的“有限发展”走向“全面发展”。

(三)对人交往发展的推进

人是社会的人,是有特定社会位置和群体归属的人,而且人通过一种方式、一种文化或者一种符号来标识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消费也是这样一种表达方式,中国的消费变革促使消费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消费不仅作为满足温饱的手段,更是一种身份的表达。人们通过消费来建构一种社会交往,从而推进交往方式的发展,丰富人的社会交往关系。中国从“短缺经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使消费获得了符号化的社会基础。一个人要消费什么,怎么消费、家庭消费中各种消费项目如何组合等消费的问题不仅是经济核算的结果,也是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消费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人们的社会认同、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短缺经济时代,物品的供应受到限制,为了温饱,人们被迫以高度理性的态度、通过精打细算来消费,节俭、禁欲是消费的道德。而在商品丰盛和相对过剩的前提下,消费不再是为了温饱,而是标志小康和富裕。人们以对商品和服务的直观感受、情感偏好和象征意义来选择商品。此时,人们通过消费要获得的不仅是物品的有用性,更是希望通过消费表达自身独特的主体性,消费就和语言一样具有了符号意义,成为了一种实现自我和社会交往关系的建构手段。消费作为社会交往方式首先体现在消费是一种表现活动和交流活动。费瑟斯通指出,如果说“资本逻辑的运作起源于生产”这个论断成立的话,那么也存在一种“消费的逻辑”,它表明有一种社会性的结构方式,即当人们消费商品的时候,社会关系也就显露出来。①[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人们借助于消费向社会观众表达和传递了某种意义和信息,包括自己的地位、身份、个性、品位、情趣等。一个人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和消费品位标识他的身份和地位,体现着他所处的社会地位的特点和要求。其次,通过消费认同建构社会交往圈子。通过消费获得一种群体的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群体的消费模式有别于其他群体的特定行为规范,使得消费具有明显的区分作用。消费作为一种积极的关系模式,是一种认同的手段。对于个人来说,消费是具有保持社会地位、使自己归属于某一社会阶层以及在结构变动中提升社会地位的作用。通过消费体现认同和区分,就要与自己所认同的群体保持一致,这种一致就是评判一个社会成员消费方式得体与否的潜在标准,它在各个方面对社会成员的消费方式进行无形的规范和约束。正如人类学家弗里德曼所说,在世界系统范围内的消费总是对认同的消费。“高尔夫俱乐部”和各种“车友会”等正是这种通过消费来建构社会交往的。

(责任编辑:刘要停)

B089.3

A

1003-4145[2015]11-0166-05

2015-07-20

吉志鹏(1974—),男,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消费社会背景下人的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YJC710017)的阶段性成果;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消费社会与人的发展研究”(项目编号:WYM10087)的最终成果。

猜你喜欢
消费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40年消费流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消费物价指数
新消费ABC
消费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