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海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政治学研究·
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基本问题探讨
张士海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遵循科学工作方法、体现人民价值取向、获取民众广泛认同、巩固政党执政地位,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功能,还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指向。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靠坚持群众路线立党、靠坚持群众路线强党、靠坚持群众路线取得政权、靠坚持群众路线巩固政权这样一条主轴、主线。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进程,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主要经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规律,这是全面提高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科学化水平的内在理路和基本逻辑。建设“服务型”政党,这既是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问题得出的基本结论,又是目前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也是今后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努力方向。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历史进程;主要经验;基本规律;时代要求
遵循科学工作方法、体现人民价值取向、获取民众广泛认同、巩固政党执政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所在,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目标指向。正是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对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义、精神实质、实现路径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阐述、积极的倡导和广泛的实践,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与接受,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期。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在进一步坚持群众路线、增强执政合法性基础方面,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现实境遇、新的严峻考验。系统地梳理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进程,全面地总结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主要经验,深入地探讨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一般规律,科学地阐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坚持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可以说,这不仅仅是我们深入拓展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理论认识的当然要求,而且也是全面提高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科学化水平的应有之义。
高度重视坚持群众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作风。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在不同时期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同的情况和特点。纵观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发展,笔者认为,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阶段;建国后头三十年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阶段。
第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在探索中初步发展阶段。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坚持群众路线,并把它看作是取得革命成功的关键之举和恒久之策。针对中国社会“两头小中间大”的阶级状况,毛泽东明确指出,只有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可以说,正是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身为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毛泽东,高度重视群众路线、积极倡导群众路线,密切了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进程。
第二,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在发展中误入歧途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目的出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把坚持群众路线放到突出的战略地位。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执政地位的“可能丧失”,在一定意义上说,并不只是在于经济基础被动摇,关键还在于“脱离群众”而丧失执政合法性的严重危险。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较好地坚持了群众路线,有力地夯实了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在1956年党的八大开幕词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我们的党现在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加团结,更加巩固了。我们的党已经成了团结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令人遗憾的是,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以后,在坚持群众路线问题上,出现了将“群众运动”错误地等同于群众路线的倾向与做法,甚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挫折,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在曲折发展中误入歧途。
第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在矫正中开拓创新阶段。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拨乱反正”,努力恢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群众路线在中国的本来面目,并积极推动群众路线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2页。“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35页。“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认真组织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18页。身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高度重视坚持群众路线,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这对于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靠坚持群众路线立党、靠坚持群众路线强党、靠坚持群众路线取得政权、靠坚持群众路线巩固政权这样一条主轴、主线。历史实践已经充分证明,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传家宝。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在长期坚持群众路线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历史经验。科学总结和把握这些历史经验,对于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坚持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借鉴意义。
第一,明确战略地位是前提。充分认识到坚持群众路线对于政党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前提条件。是否明确群众路线的战略地位,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能否自觉地从规律层面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群众路线,进而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能否最终实现。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高度重视坚持群众路线的战略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突出特点。“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⑦《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3页。“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35页。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高度重视坚持群众路线,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作风和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永葆生机与活力的秘密所在。只有明确群众路线的战略地位,才能够切实增强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政治自觉,才能够真正形成坚持群众路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够在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上实现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第二,站稳群众立场是核心。站稳群众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核心。政党建设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在于为谁立命、为谁谋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支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历来强调站稳群众立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突出特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③《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页。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通过站稳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就抓住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就找准了坚持群众路线的关节点和着力点。只有站稳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才能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够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够赢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第三,发挥干部作用是关键。坚持群众路线,不仅要提高党的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更要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一个关键环节。作为政党的精英,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对于政党坚持群众路线,意义重大。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历来强调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突出特点。“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全党同志,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经常记住这一点,经常用这个标准检查自己的一切言行。”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要在搞好示范引导上下功夫,牢记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以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4页。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党员干部是坚持群众路线、体现政党宗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能否发挥党员干部在坚持群众路线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实现的成功与否。只有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才能够给群众树立起榜样,才能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带领群众,才能够用真心、动真情、使真力去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够真正密切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从而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与支持。
第四,运用科学方法是路径。方法是开展工作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目的的主要途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根本工作方法效用的真正发挥,必须重视具体工作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路径。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于提高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能力,密切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具有重要意义。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历来强调重视科学方法的运用,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突出特点。“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本身就要求党的领导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骄傲,专横,鲁莽,自作聪明,不同群众商量,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是同党的群众路线根本不相容的。”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9页。“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团结带领群众不断前进”。⑦《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71页。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能否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这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科学性、有效性的实现。只有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才能够不断地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才能够切实制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够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五,加强制度建设是保障。对于政党坚持群众路线而言,加强科学有效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保障。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在一定意义上说,抓住了制度建设,就找准了坚持群众路线的关节点和突破口。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强调加强制度建设。“我们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而避免脱离群众的个人突出和个人英雄主义。”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要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做到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②《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5页。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能否制度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于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意义重大。只有加强制度建设,才能够使党员的从政行为受到严格的和钢性的规范,保证群众路线得到更好的坚持和贯彻;才能够使政党坚持群众路线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为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供根本保障;才能够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从而实现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群众路线有其内在的客观发展规律需要我们去认识和把握。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可以得出以下关于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规律性认识。
第一,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在遵循科学工作方法中体现人民价值取向,在体现人民价值取向中获取民众广泛认同,在获取民众广泛认同中巩固政党执政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本质属性和价值指向。实现民主决策、站稳人民立场、获取民众认同、增强执政基础,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功能所在和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实质上是以明确战略地位为前提,以站稳群众立场为核心,以发挥干部作用为关键,以科学方法为路径,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有效实现政党奋斗目标为旨归的政党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的实践与实现过程。
第二,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既不能仅仅固守已有的基本理论和历史经验,又不能机械照搬西方政党处理党社关系的发展理念和具体做法,更没有现成的万能模式可供严格遵循和直接借鉴。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在于:应当以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心,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党群关系的理论渊源、思想资源的深入挖掘,对无产阶级政党关于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理论、生动实践的全面总结,走出一条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作保障、以科学方法来推进的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新道路。
第三,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导向机制、约束机制、控制机制等多种机制协同作用并与文化“场”相融合,构成完整的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从内部动力因素来说,要考量政党性质、政党宗旨、政党纲领与联系群众之间的内在逻辑;从外部动力因素来说,要考量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认同与联系群众之间的影响机理。民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动力机制实现的根本保障,要充分发挥协商民主、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在中国共产党联系动力机制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全面提高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科学化水平,这是中国共产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项永无止境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科学化水平,反映的是党对坚持群众路线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与自觉运用的能力。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一方面要在全面认识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规律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在自觉运用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规律上下功夫。“全面认识规律”和“自觉运用规律”两个方面能力的有机统一、互动发展,这是全面提高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科学化水平的根本要求。
第五,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未来走向。全面提高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科学化水平,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目标和实践要求,因时代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因历史方位的变化而调整。中国共产党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系统探讨党的群众路线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坚守群众路线这条“执政生命线”。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基本要求,从战略上予以精心谋划,从理论上予以深入阐释,从制度上予以有力保障,从实践中予以有效推进,这是全面提高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科学化水平的未来走向。
研究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进程、主要经验和一般规律,一个主要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支撑。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实际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对坚持群众路线历史经验的充分借鉴,取决于党对坚持群众路线基本规律的自觉遵循。笔者认为,目前通过明确战略地位、站稳群众立场、发挥干部作用、运用科学方法、加强制度建设来坚持群众路线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还需要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党。这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坚持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服务型”政党这一概念,但他们多次强调要增强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页。“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③《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④《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42页。可以说,身为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高度重视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党,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赢得夺取政权和执政的合法性,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期。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何防止“脱离群众”的危险,真正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够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同时也必须看到,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与人民之间的血肉关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对此,在十八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党的战略任务。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对自身角色的准确定位,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把‘人民’举过头顶”的执政理念,彰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建设“服务型”政党,这既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对目前“脱离群众”这一突出问题的自觉回应,又是中国共产党密切与人民群众关系的现实路径,还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对此,习近平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部发展历程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靠的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如果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⑤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09-22。只有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党,才能够真正彰显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体现党的先进性;才能够切实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够牢牢夯实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因此说,中国共产党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党,这既是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问题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目前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还是今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坚持群众路线的努力方向。
(责任编辑:曹守新)
D252
A
1003-4145[2015]11-0150-05
2015-07-15
张士海(1975—),男,山东梁山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政党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建设研究。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BDJ03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