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
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张兰
目的 分析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96例脑梗死患,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8例。观察组给予责任制整体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NHI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责任制整体护理;脑梗死;康复治疗;影响
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又可称为缺血性脑卒中, 多出现在中老年患者中, 后遗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脑梗死患者的后遗症主要为肢体功能障碍,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1]。为研究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 本科选取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别给予责任制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12月本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8例。观察组男28例, 女20例, 年龄最大72岁, 最小40岁, 平均年龄(50.2±4.5)岁;入院时, 一侧肢体偏瘫患者35例, 有语言障碍患者10例, 意识障碍患者3例;对照组男27例, 女21例,年龄最大74岁, 最小41岁, 平均年龄(50.3±4.8)岁;入院时,一侧肢体偏瘫患者37例, 有语言障碍患者9例, 意识障碍患者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改善微循环、缓解脑水肿、扩血管、抗凝、溶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护理, 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护理、早期康复训练及语言功能训练等康复护理内容。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责任制整体护理, 主要内容包括:①实施分组护理。根据本科室护理人员具体情况进行分组管理。以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内容为依据对其进行分组, 小组组长由专业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以及有领导能力的护理人员担任, 并合理分配护理人员的具体护理工作, 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②划分权责。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 提高其专业能力。每日在公告栏中对护理人员工作内容进行更新, 主要包括负责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用药指导以及早期康复训练等护理内容。在具体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需了解自身工作内容及责任,利用临床护理经验及专业护理知识来开展护理工作。实施8 h在岗、24 h责任制的工作模式。③加强监督与管理。护士长及小组组长需对每位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监督与检查。实施由上至下完善的监督制度, 护士长负责对各小组组长工作的监督, 小组组长对各组成员护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 给予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 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保证临床护理质量。两组患者均连续护理2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
1.3 观察指标[2,3]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HISS)评分。NHISS评分标准主要包括患者意识、言语、水平凝视功能、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手肌力、面瘫及步行能力等方面, 满分为45分。得分越高表明其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健康调查简表量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简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躯体功能、健康状况、躯体角色、情感角色、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 满分为100分, 得分越高, 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评价。给患者分发有10个刻度的游离标尺, 标尺的两端分别为0 mm与100 mm, 0为不满意, 100为十分满意。患者进行刻度标记, 满分为100分, 分值越高, 表示患者护理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NHISS评分为(15.1±2.5)分, 生活质量评分为(79.1±3.5)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4±2.3)分;对照组NHISS评分为(25.7±2.8)分, 生活质量评分为(66.1±3.4)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0.4±2.6)分。观察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 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梗死主要是因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管内膜损伤, 局部形成血栓, 造成脑动脉管腔出现狭窄或堵塞, 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的脑血管病, 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 发生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现阶段,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临床死亡率下降, 但其后遗症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联合有效的护理干预, 可发挥对脑梗死的良性刺激, 从而促进患者恢复。
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NHI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是现代护理中新型护理模式的一种,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理念, 在护理工作中将患者作为工作中心, 给予患者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整体护理, 促进患者身心恢复。并且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护理人员班次较为固定, 从而保证了工作的完整性及连续性, 有利于护理人员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综上所述,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 可显著改善其神经缺损情况, 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 田永梅,任爱玲,韩庆辉.整体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1,17(34):3-4.
[2] 李桂兰,张丽.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河北医学, 2015,21(2):343-345.
[3] 张玉梅.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中国伤残医学, 2014,22(13):21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197
2015-05-26]
110041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