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7例临床治疗观察

2015-02-01 23:49:41李秀瑾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霍奇金吉西难治性

李秀瑾

GD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7例临床治疗观察

李秀瑾

目的 探究GD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7例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采用GDP方案进行治疗, 即吉西他滨+地塞米松+顺铂联合治疗, 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 2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 部分缓解12例, 稳定5例, 进展4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其中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 1例患者出现轻度消化道反应, 经对症治疗后得到有效缓解, 不影响整体治疗效果。结论 采用GD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能够有效改善或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治疗总有效率高, 患者不良反应少,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GDP方案;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也是一组独立疾病的总称[1], 该病症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病变位置主要在于淋巴结、脾脏或胸腺等淋巴器官, 根据肿瘤细胞来源可分为B细胞型、T细胞型和NK/T细胞型, B细胞型占比重最大, 约占总数的70%~85%[2], 近年来患者发病率逐年增高。为进一步研究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方法, 本院选取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均采用GDP方案进行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7例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18例, 女9例, 年龄20~68岁, 平均年龄(45.6±7.8)岁, 患者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60分, B细胞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9例, T细胞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8例;Ann Arbor分期:ⅡA期4例, ⅢA期7例,ⅢB期10例, ⅣA期2例, ⅣB期4例;17例患者为复发性患者, 10例为难治性患者;排除患有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和对治疗药物过敏患者, 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均采用GDP方案治疗。

1.2 方法 27例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滨+地塞米松+顺铂联合治疗:于1~8 d给予患者30 min静脉滴注1000 mg/m3吉西他滨, 于1~4 d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 mg, 于1~3 d给予患者静脉滴注顺铂25 mg/m2;于接受化疗前给予患者5-羟色胺3受体阻滞剂, 避免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治疗3周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1.4 疗效判定标准[3]根据恶性肿瘤疗效标准, 制定患者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CR):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病灶完全消失并维持时间≥4周;部分缓解(PR):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病灶最大径及其最大垂直径乘积和减少50%并维持时间≥4周;稳定(SD):患者病灶缩小<50%,无新病灶出现;进展(PD):患者病灶增大>25%, 或者出现新病灶;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 27例患者中6例完全缓解, 占22.2%, 12例部分缓解, 占44.4%, 5例稳定, 占18.5%, 4例进展, 占14.8%, 治疗总有效率为66.7%(18/27)。

2.2 不良反应 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和消化道反应;27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 1例患者出现轻度消化道反应, 患者均可耐受, 且经过临床对症治疗后得到有效缓解, 不影响整体治疗效果。

3 讨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恶性淋巴瘤的一种, 在恶性淋巴瘤中所占比例远高于霍奇金病, 患者发病率高, 该病症是一组很不均一的疾病, 患者治愈率低, 复发率高, 患者病程长短不一, 可从无明显症状和早期可耐受到迅速死亡[4], 其在病理学分型、临床表现与治疗个体化分层上都比较复杂;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发病率持续增高的原因尚不明确, 医学界中普遍认为患者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遗传因素、其他因素如化学物质应用增多, 放射线暴露增多和患者本身不良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5];患者临床多表现为:①淋巴结肿大, 局部压迫症状伴有肿胀和疼痛感;②淋巴结外器官受侵犯, 可共同存在也可单独存在;③鼻腔病变, 表现为鼻塞、鼻出血、局部黏膜溃疡, 患者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和面颊部肿胀等症状。临床中对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手段, 主要治疗方法有全身化疗、局部放疗、生物免疫学以及手术切除部分或全部病灶等;当前环境下, 临床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方案为GDP方案, 主要是指吉西他滨+地塞米松+顺铂联合治疗方案, 以三种药物的联合作用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并复制扩散, 使癌细胞凋亡;吉西他滨是一种二氟核苷类抗代谢物抗癌药, 能够有效破坏细胞复制, 适用于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本品抗瘤谱广, 治疗间皮瘤、食管癌、胃癌、肝癌等实体瘤疗效显著;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类激素, 主要作为危重疾病的急救药物和各类炎症的治疗,其药理作用主要是抗炎、抗毒、抗风湿和过敏, 临床应用较广;顺铂是临床中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 可有效抑制DNA的复制过程, 具有很强的广谱抗癌作用, 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确切;为进一步研究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方法, 本院选取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7%, 且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不影响整体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采用GD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能够有效消除或缓解患者病灶, 治疗总有效率高, 患者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高, 治疗效果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长生, 张莞萍, 薛永飞, 等.IC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观察.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1, 18(11):887.

[2] 韩潇, 周道斌, 段明辉, 等.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epcidin可能导致慢性病贫血.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4, 34(7):914.

[3] 陆颖, 黄海欣, 李桂生.GEMOX方案与GD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对比研究.中国癌症杂志, 2011, 21(8):621.

[4] 刘颖, 段显琳, 曲建华, 等.50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中国癌症杂志, 2014, 24(7):550-556.

[5] 王冠男, 张丹丹, 赵武干, 等.流式细胞术结合TCR基因重排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17):276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140

2015-03-09]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安钢职工总医院血液科

猜你喜欢
霍奇金吉西难治性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6:38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3:48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应用吉西他滨治疗的护理体会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吉西他滨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癌症进展(2016年10期)2016-03-20 13:15:48
CCL22、IL-10和FOXP3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山东医药(2015年14期)2016-01-12 00:39:51
血清LDH、TPS、CEA和β2-MG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化疗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美罗华与CHOP方案联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对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