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艳 闫彩平 邓鹏飞 管元香
32例子宫肉瘤的临床特点与诊疗分析
左艳 闫彩平 邓鹏飞 管元香
目的 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 旨在提高该病的诊治效果及改善预后。方法 对3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6例;子宫平滑肌肉瘤10例;子宫癌肉瘤6例。32例子宫肉瘤部位:宫腔18例, 宫颈2例,肌壁间/浆膜下12例;子宫肉瘤病灶平均直径(3.8±1.7)cm。病灶均以实性为主。全部患者均予以手术联合化疗, 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9%、90.6%、81.3%。结论 子宫肉瘤患者中间质肉瘤发生率较高, 且患者的MRI图像存在一定的特异性, 需要予以重视, 在早期确诊子宫肉瘤后应尽快予以手术联合化疗措施, 从而可改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和预后情况。
子宫肉瘤;病理特点;临床特点;诊断, 治疗
子宫肉瘤在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中较为少见, 其发病率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0.8%~2.7%, 恶性程度较高, 且复发率可高达60%[1], 患者在病情早期就可能发生远处转移, 且预后较差, 该肿瘤主要来源于子宫平滑肌、肌层结缔组织及子宫内膜间质。目前, 子宫肉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且有临床调查称, 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率仅为35%, 且临床误诊率也较高[2]。本文研究中对本院32例子宫肉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高子宫肉瘤的认识水平、确诊率、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肉瘤患者32例, 年龄49~78岁, 中位年龄56.3岁, 其中绝经前14例, 约占43.8%, 绝经后18例, 约占56.2%。全部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下腹部包块、阴道不规则流液、流血或月经量较多。全部患者既往均体健,并否认存在肿瘤病史。全部患者予以MRI检查。
1.2 诊治及随访 32例患者中, 10例由外院转入并已确诊为子宫肉瘤, 余22例患者中, 12例被误诊为子宫肌瘤, 8例患者阴道不规则流血经诊断性刮宫确诊为子宫肉瘤, 2例患者拟被诊断为盆腔包块予以手术治疗。全部患者均予以手术联合化疗措施。并在术后1年内每月复查1次, 2~5年之后每季度复查1次。5年以后每年复查1次。
2.1 子宫肉瘤患者病理结果 32例患者病理结果根据美国妇科肿瘤学组的组织学分类及临床分期[3],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6例(Ⅰ期9例, Ⅱ期0例, Ⅲ期7例), 约占50.0%;子宫平滑肌肉瘤10例(Ⅰ期7例, Ⅱ期3例), 约占31.3%;子宫癌肉瘤6例(Ⅰ期2例, Ⅱ期2例, Ⅲ期2例), 约占18.8%。全部患者术前均予以CA125检查, 未发现明显异常。
2.2 MRI表现 32例子宫肉瘤患者中, 肿瘤部位:宫腔18例, 宫颈2例, 肌壁间/浆膜下12例;子宫肉瘤病灶直径为2.4~8.1 cm, 平均直径(4.5±1.9)cm。病灶均以实性为主, 全部患者MRI显示子宫明显增大, 且宫腔内出现不规则软组织影,病灶信号不均匀。
2.3 治疗方式及术后生存率 全部患者中, 10例患者由外院转入, 并在本院行二次手术治疗联合化疗, 余22例患者根据自身情况予以手术治疗和化疗。其中11例予以全子宫及双或单附件切除术, 5例患者予以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4例患者予以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术, 1例患者予以子宫肌瘤剔除术, 1例患者次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术。化疗药物采用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顺铂、紫杉醇、氟尿嘧啶等, 通常联合以上2~3种药物进行化疗。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9%(31/32)、90.6%(29/32)、81.3%(26/32)。
子宫肉瘤属于女性生殖器中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0岁左右处于绝经期的妇女, 因患者临床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显著异常, 所以, 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且该肿瘤发展迅速, 易在早期发生转移, 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4]。因此, 提高子宫肉瘤的早期确诊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子宫肉瘤根据组织发生来源, 可分为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癌肉瘤)。且有文献报道称, 子宫平滑肌肉瘤最为多见, 约占子宫肉瘤发病率的40%[5]。而本文中所涉及的病例中,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6例, 占50.0%;子宫平滑肌肉瘤10例, 约占31.3%;子宫癌肉瘤6例, 占18.8%。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发病率最高,可能与本文病例较少有关。有学者研究称, 子宫肉瘤通常发病于宫体, 而宫颈处子宫肉瘤少见[6], 本文中, 宫腔18例,肌壁间/浆膜下12例, 宫颈2例, 与上述文献一致。
子宫肉瘤的病理组织学类型主要分3种:①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有高、低恶度两种, 低恶度存在浸润、转移及复发等情况, 但生存率较高。而高恶度曾被文献报道称5年存活率<45.0%;②子宫平滑肌肉瘤:体积较大, 主要位于肌臂间, 有明显的包膜, 偶可见出血坏死;③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息肉状肿物, 肿瘤从内膜长出, 可见囊性变或出血坏死。但因子宫肉瘤和子宫内膜癌及子宫肌瘤等存在组织相关性, 因此在鉴别诊断上难度较大, 但结合患者的MRI检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特点,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子宫肉瘤的确诊率。
从本文病例结合文献对子宫肉瘤的MRI表现作如下总结:①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通常表现为囊实性肿块, 直径大多在5 cm以上[7], 并可见多发壁结节, 且肿块能够沿着血管和邻近组织扩散。②子宫平滑肌肉瘤:MRI图像通常表现为与子宫分界模糊的团块状信号影, 无明显特征, 或存在假包膜[8]。③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该类子宫肉瘤病灶信号不均匀且通常出现出血坏死。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子宫肉瘤, 本文研究中, 通过采取手术联合化疗, 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9%、90.6%、81.3%, 生存率较以往文献报道的结果相比较好。
综上所述, 子宫肉瘤患者中间质肉瘤发生率较高, 且患者的MRI图像存在一定的特异性, 需要予以重视, 在早期确诊子宫肉瘤后应尽快予以手术联合化疗措施, 从而可改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和预后情况。
[1] 张国楠, 李超.关注子宫分碎术对早期子宫肉瘤预后的影响.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2, 21(5):329-331.
[2] 孙懿莹, 郑加霞.子宫肉瘤70例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现代医药卫生, 2014, 30(20):3108-3111.
[3] 谷旸, 周欣.62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特征的系统评价.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10):88-92.
[4] 张雷, 范林音.MRI对子宫肉瘤的诊断价值研究.肿瘤学杂志, 2013, 19(11):884-887.
[5] 张映竹, 高尚, 周欣, 等.子宫腺肉瘤伴富细胞型平滑肌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现代肿瘤医学, 2013, 21(12):2788-2790.
[6] 周怀君.子宫肌瘤的诊断.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2, 4(3): 34-37.
[7] 张玲玲, 王茜, 刘言, 等.三种化疗方案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后效果分析.中国性科学, 2014, 23(7):29-31.
[8] 徐红梅, 曾敏.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14):2237-223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055
2015-01-13]
519000 珠海市人民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