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2015-02-01 00:58:59栾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体重

【摘要】 糖尿病是临床上发病率越来越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并且并发症非常多。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表现,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在护理中要检查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程度,给与对症治疗,通过密切观察及护理,有效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在护理中要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监测,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和运动锻炼,并且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病情的护理。患者要遵从医嘱,减少对眼部的刺激,缓解眼部的压力。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05-0158-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5.132

作者单位:114000 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LUAN Lan, Anshan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 grew up in the hospital Anshan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 Anshan 114000, China

[Abstract]The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diabetes is the clinical chronic metabolic disease, and complications. Diabetic retinopath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erformance, diabetic microvascular disease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blindnes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o check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retinopathy, give symptomatic treatment, through clos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To strengthen the condition monitoring of patients in nursing, diet guidance to patient and exercise, and guide the patients to form a good way of life, so as to help patients better condition of nursing care. Patients should follow the doctor's advice, to reduce the stimulation of the eyes, relieve eye stress.

[Key words] Retinopathy, Observed, Nursing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据临床统计,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患者合并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医学统计显示27.3%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眼底并发症,严重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为6%~13%,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

1.2 病变观察

按眼底改变可分六期两类:Ⅰ期:微血管瘤,出血;Ⅱ期:微血管瘤,出血并有硬性渗出;Ⅲ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机化物增生,以上三期为背景性视网膜病变。Ⅳ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Ⅴ期:机化物增生;Ⅵ期:继发性视网膜脱落,失明。以上(Ⅳ~Ⅵ)三期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1.3 治疗

严格控制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接近正常水平是防治视网膜病变的基本措施,对六期两类病变主要应用(1)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渗漏及视乳头新生血管尽早应用全视网膜光凝固治疗,制止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水肿。(2)玻璃体切割术:眼底出血面积大,玻璃内有较多钒化物,可采用玻璃体切割术,以防止牵引性视网膜脱落。(3)药物治疗,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以肝素为代表,促纤溶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对少数病例有效。

2 护理

2.1 定期进行眼科随防

定期复查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发现并合理治疗至关重要,当确诊患糖尿病,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当眼部有异常感觉,如视野模糊,眼花,视物重影,阅读吃力,眼前有光斑或漂浮物及视力下降时,可行眼底荧光造影术检查,为医生治疗提供依据。

2.2 观察血压,监测血脂,血糖的生化指标

观察血压对眼底病变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血压组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相比血压正常组的糖尿病患者高34%,原因为视力主要是靠黄斑光区的光反射,血压升高可使黄斑区水肿,继而影响视力,高血脂可使微血管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继而出现渗出或出血。血糖的增高则会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

2.3 饮食护理

2.3.1 制订总热量,控制体重 成人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为理想体重,可给予热量105~125.5 Kg食物标准。孕妇,产妇,中重度体力劳动者,伴有消耗性疾病者酌情每天增加21 KJ/Kg,肥胖者酌情每天减少21 KJ,使体重逐渐恢复至理想体重范围。

2.3.2 平衡饮食结构 碳水化合物占50%~60%左右,提倡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蛋白质占15%左右,1/3蛋白来自动物蛋白,如瘦肉,鱼肉,2/3为植物蛋白,如豆类,多食纤维素高的食物,如茎叶类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含量高可加速食物通过肠道,从而延迟和减少糖类食物在肠道的吸收,使餐后血糖下降,纤维素体积大,使人有饱腹感,有利于控制体重。控脂油脂摄入量,忌油炸,油煎食品,少食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内脏,蟹黄,鱼子等,低盐清淡饮食,每天食盐的摄取量<6 g,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4 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其中步行活动安全,易坚持为首选方式。运动量强度适宜,避免剧烈活动及时间过长,不宜空腹进行,防止低血糖发生,运动中注意补充水分,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注有本人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和简要病情以备急需,运动后写好运动日记,以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2.5 生活指导

2.5.1 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基础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忌烟禁酒,加强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

2.5.2 按医嘱服用降糖药,按时测血糖,尿糖,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给药剂量,应用胰岛素的患者,学会胰岛素的注射技术,注射部位经常更换,以防出现硬结,局部消毒严格,防止感染,了解各类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合理安排给药时间,防止发生低血糖反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有眼底出血,中医讲是因为阴虚肝热引起,所以可给予滋阴清肝热辅助治疗 [1]。

2.5.3 作息时间规律,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阅读,使用电脑电视造成的视疲劳,夏季外出,紫外线强烈,需用遮阳伞,戴防紫外线眼镜等防护措施。

2.5.4 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调整患者心态,杜绝悲观情绪,有利于病情控制,防止糖尿病性眼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猜你喜欢
玻璃体视网膜体重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称体重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你的体重超标吗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我为体重烦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