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琴
浅谈农村学校如何更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
朱琴
偶然接触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专著,他对于语文教本的独到见解——“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给了我作文教学上很大的启示。此处的“语文教材”主要指教科书中的选文,文体齐全,文质兼美,其遣词造句之精当、布局谋篇之巧妙、联想之丰富、想象之奇特、描写之传神、议论之深刻、观察之细致、说明之准确等等,无不闪射出作者智慧的光芒。农村孩子生活单一,见识浅陋,导致思维闭塞,写作困难,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开辟出一片作文教学的新天地来。
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体现了作家在选择题材、确立中心、构思成文过程中的匠心独运,与学生作文写作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例如,讲解课文的写作手法即可让学生明白如何表情达意;品析课文的语言精妙即可使学生知晓如何描摹刻画;而分析文章的题目、开头或结尾则能增强学生扣题、入题和结题的能力。对应关系的确立,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这无疑扩充了他们的题材库,不出门,而知天下事。正如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我们教师要精挑范文,研究课文讲析与作文教学的关系,把教课文和教作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二为一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材里不乏美文,它们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进行作文与课文的整体教学时,我们教师要科学地指导学生吸收课文的精华,借鉴前人的经验,获取大量的感性认识而后上升为理性认识,逐步达到“自能作文”的境地。为此,教师讲解课文时要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开拓学生的思维。
1.积累课文的写作材料
农村学生写作缺素材,课本无疑是其重要来源。一篇篇佳作就是著名作家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后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体悟。他们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从平凡世界中捕捉到非凡的思想与见解,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现场示范。如《台阶》一文,描述一农民父亲为了实现自己造高台阶以提高自己和家人社会地位的愿望,不惜一辈子省吃俭用,早起晚归,但房子落成了,他却明显苍老了。此文展现了一个新时期农民的形象,极具代表性,在农村司空见惯,接地气,学生很有亲切感,“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可以趁机引导,迁移出更多富有农村特有色彩的素材。如 “妈妈为了贴补家用,骑个自行车奔波在家,学校,工厂之间,既要照顾瘫痪的爸爸,又要照顾我们姐弟俩的生活,还得加班赚钱……”一个坚强勇敢有担当的母亲形象就跃然纸上了。积累这类材料,在写文章的时候,就可以潜移默化中丰富自己的“阅历”,增长感悟生活的能力,从而“有米可炊”。
2.吸收课文的语言精华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农村学生的语言味同嚼蜡,而课文蕴藏着语言的矿场,个中文字不仅流畅优美,而且不乏个性。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课文语言中做到有创意地表达呢?
学会探究。比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句经典,不仅要让学生体味该诗句的愁绪,而且要引导学生去探究作者是如何写出这样的惊天绝唱的。“愁”作为一个抽象物要具体表现出来,确实很难,但作者的过人之处就是借助一个具体的事物使之形象化。
学会模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技巧层面上分析,这里涵盖了两个过程,一是作者发现无尽的忧愁与奔涌的江水有相似之处,于是感情与物象的连接点找到了,灵感就爆发了,这是一个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二是选择合适形象的过程,即以奔涌的江水来表达忧愁。于是我们可以模仿“我的愁苦就像无边的大海,就像那不尽的寒风……”
学会迁移运用。比如写思念,“我的思念就像那片柳树林,在时光的飞舞中越来越浓密,在月光的夜晚孤独的等待,当晨光透过我的枝叶时,我已在翘首企盼,在暮春的轻风中,那飞扬的柳絮会带走我的片片思念”。这里就多次进行了具象与抽象的转换,将抽象的思念写得生动形象感人。
其他技法同样,关键是教师要用自己的深度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创造,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最终达到语言创新品质的提升和优化。
3.学习课文的思想境界
“文以载道”,在众多的课文里,包涵着许多深刻的思想,而这恰恰是我们与“大家”的差距所在。有的习作结构合理,文字流畅,但缺少思想,感觉平淡无味,即所谓意境不高,主题不深,难堪佳作。语文教师要在讲授课文时引导学生发现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珍贵的思想,并加以分析,感悟与提炼,将学生引向崇高的思想境界,从而提升他们看问题的高度与深度。
看别人的文章,是吸收与借鉴,但关键在于运用。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先仿后创,先拙后巧,逐步懂得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例如,教完某一课后,可以让学生仿写,缩写、扩写、改写、续写课文,也可以直接列提纲。训练的方法和目标,要时而变换,多方启迪思维,又不失活泼生动。长此以往,学生有样可学,有章可循,就能逐步得心应手,顺利“突破”文从字顺、文体得当、结构合理、意境优美等“关口”,“始于学步,终于创新”,进入作文的“自由王国”了。
实践证明,这种课文教学与作文指导双管齐下、同步进行的方式,通常会伴随着一个愉悦而富有成效的教学互动,因而深受师生的认同与欢迎。对于我们农村的学生而言,不更是一个提高自身作文能力的妙招吗?改善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江苏泰兴市溪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