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后村庄恢复重建规划机制研究
---以景谷县永平镇迁毛村芒畔小组规划为例

2015-01-31 18:53:28刘婧普洱市建筑勘察设计院云南普洱665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景谷普洱灾区

文/刘婧 普洱市建筑勘察设计院 云南普洱 665000

地震灾后村庄恢复重建规划机制研究
---以景谷县永平镇迁毛村芒畔小组规划为例

文/刘婧 普洱市建筑勘察设计院 云南普洱 665000

地震灾后村庄的恢复重建是具有复杂性与困难性的,因为其关系到灾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为了保障地震灾后村庄恢复重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地震灾后村庄恢复重建规划机制,同时要从以往的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中吸取经验教训。本文主要以景谷县永平镇地震后村庄重建为例进行分析。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机制

一、景谷县永平镇地震情况

2014年10月7日普洱市景谷县发生了6.6级的地震,其震源深度为五千米。震中位置在永平镇,据调查显示,此次地震死亡人数1人、受伤人数324人,导致6988间房屋倒塌。受灾区包含五个县/区:景谷县、临翔区、思茅区、双江县以及镇沅县,约有12.46万人受到地震影响,同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在两个月后,即12 月6日,普洱市景谷县又一次发生地震,地震等级为5.9级,此次地震属于“景谷10.7地震”的强余震,造成了七人受伤,且导致景谷县的公路交通设施严重受损。

本次地震和强余震震中均位于景谷县永平境内,永平镇镇区和东部半山区、山区村庄受灾最为严重。2014年10月10日普洱市政府、省发改委主持召开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会议对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11 月7日恢复重建工作正式启动。本次景谷县永平镇村庄受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是整个景谷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在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普洱市城乡规划局的领导下,由景谷县建设局、景谷县规划局提出的村庄灾后恢复重建重点和依据。

景谷县永平镇迁毛村芒畔小组是一个典型的傣族自然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甘蔗、水稻制种、蔬菜、养殖为主,加工、服务业为辅。自然村气候温和,风景如画,全年平均气温达20.1°C,年平均降雨1250——1500毫米;芒畔小组总人口278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由于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仍处于粗放型的种植方式,经济效益低下,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仍很低,加之农业基础设施差,政府又无力投入资金,芒畔村的农业生产水平仍然相对落后。群众生活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永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以重点村建设为契机,加大迁毛村的建设力度。通过多方努力,已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通有线电话、通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日益改善,村容寨貌有了很大改观。

二、景谷县永平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机制

1、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出发点就是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在恢复重建的过程中,要优先村庄居民住房,尽最快速度恢复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尽可能的扩大就业范围,提高居民的收入,保障地震灾区居民有一个稳定、安全的居住环境。其中,民房恢复重建是整个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首要任务。对损坏住房进行鉴定分类,对鉴定为“倒塌”和“严重破坏”的住房,在原址或异址新建;对鉴定为“中等破坏”的住房,进行加固;对中等破坏以下的住房,由房屋所有权人或使用人自行维修。农村居民住房的恢复重建,应当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实行农户自建、政府补助、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相结合。

(2)尊重自然环境,合理布局。在进行灾区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到灾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与潜在的自然灾害,从而明确各个区域的主体功能。同时要不断地调整与优化村庄的布局,人口分布区域以及产业结构能,保障人与自然充分的和谐。

2、规划内容

规划结合现状村民住宅用地,通过路网整治及村落内部空闲地整合,整理出新的村民住宅用地,满足村民居住需求,同时也为今后村庄的发展预留了较充足的居住用地。规划结构为“一心、树枝状”的结构。一心:指规划的篮球场和活动广场形成的村民活动中心。树枝状:以一条主要干道和多条连接各家各户的支路构成树状道路系统。

2.1 生活居住区

居住区结合现状宅基地集中区域,包含道路、住宅、生活场地。生活居住区内利用宅间小规模空地,布置错车道和综合场地,综合场地可用作停车场、晒场、活动空间等。

2.2 预留发展区

预留发展区位于平缓山地,村庄距离镇区较近,未来受城镇化影响,规划远期预测人口不会有大幅增长,但保守来看,应当保留可发展的空间。故在村庄较平缓的空地,预留一块区域做未来发展用地。

2.3 集中养殖区

本次规划提出分片区集中养殖区域,将生活居住和牲畜养殖进行分离,既方便该片区的村民就近养殖又有效的整治提升村庄环境,并推行牲畜的科学养殖。分3处集中设置,共计有67间集中养殖房。集中养殖区将现状居民的牲口集中圈养,原有牲口棚用地用于其他建设规划。集中养殖后可以做到人畜分离,创造良好人居环境。

2.4 道路交通规划

现状内部交通体系极其不完善,路面情况较差,全部为土路,遇雨则行走困难。规划沿山势结合原有道路进行规划,道路宽度控制4至6米,为双向车行道,满足消防,局部路段适当布置停车区域,可满足部分住户的停车入户需求

2.5公用工程设施用地规划

包括水、电供应设施用地以及污水和垃圾的收集、处理用地。具体位置详见公共设施规划图及市政工程设施规划图。

2.6 空间景观规划

依据项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布置多个景观节点,分布在村落的开敞空间中,道路节点处,是村民重要的公活动空间。

以路网为主线,结合庭院、公共活动中心、道路进行绿化,在入口及公共活动等区域,适当建造一些小型特色点状绿化,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网络布局。村庄的绿化重点是沿道路两侧种植的树种以当地树种为主、庭院绿化以果蔬瓜豆等系列为主,提倡在宅前屋后种植香蕉、芭蕉、芒果、桃李、瓜豆等,形成新农村自然朴质的乡村景观。

2.7 防灾规划

及时完善各种消防设施,建立健全火警报传通讯网,设置119火警专线火警台。同时要在灾区村庄设置消防隔离带。将可行车道作为主要的消防通道道路宽度不低于4米。村庄结合公厕设置消防水池,采取轮岗方式组建义务消防队。

整个景谷区中所有的新建建筑都与防震等级相符。同时要设置车行道。新建的建筑必须要进行防震设计。已有建筑要按照抗震要求进行加固。

结语

当前,普洱市景谷县地震后正逐渐进行着恢复重建工作。而本文所研究的地震灾后村庄恢复规划机制会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起到指导意义,但同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今后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分析。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希望更多的学者、专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机制进行研究与关注。

[1]陈世栋.废墟上的契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

[2]谢李.汶川地震灾区城镇社区环境重建的开放性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3]赵洪涛.浅析农村民居在建房屋常见抗震问题.中国房地产业.2015.9

猜你喜欢
景谷普洱灾区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42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28
景谷无量宝地佛迹仙踪
云南画报(2017年4期)2017-06-23 18:08:30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海峡姐妹(2017年3期)2017-04-16 03:06:26
小景谷:蓄势待发的后起之秀
普洱(2016年4期)2016-05-14 10:58:03
某院参与景谷地震医疗救援体会
西南军医(2015年3期)2015-04-23 07:28:40
“普洱”音义考
西南学林(2011年0期)2011-11-12 13:06:08
灾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