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总关情——诗歌鉴赏方法之冷暖词切入法

2015-01-31 13:52张溪春
中学语文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两联修饰词暖色调

张溪春

“冷暖词”是指各种带有冷暖色调的词,包括修饰词和情感词。修饰词是指带有冷暖色调的形容词、动词、副词等,这些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情感词指直接表露情感或暗示情感词,如“悲”“愁”“孤”“喜”“闲”之类。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看修饰词。中国古典诗歌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没有情感的诗歌就好像人失去了灵魂。因此鉴赏的时候首先找出写景的词句,标出带有冷暖色调的修饰词,再体味所写之景的意境特点,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2014年新课标卷1卷为例:

阮 郎 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诗后设计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二是“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针对第一题首先我们找出上阕写景的修饰词:“残”“落”“小”“寒”“西”。通过这些词不难发现,它们都是具有冷色调的词,结合诗歌意象,我们眼前不由浮现一副具有冷色调的“暮日雨后残花图”:虽是春日,然而丝丝春风带来的却是阵阵寒意,阵阵细雨毫不留情的打在百花身上,只留下遍地地残红在泥水中挣扎,雨滴落在冰冷的小池中荡起小小的涟漪,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再结合全诗,我们可以很顺利的得出写景的作用是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意境特征是凄凉、暗淡。有了这样的理解,此题的作答就不成问题了。

针对第二题,我们先锁定题目涉及的诗句,即“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再接着找出具有冷暖色彩的修饰词,这里有表示动作的“翻身”“整顿”“沉吟”“迟”,还有一个形容词——“残”,整合这些词,我们就能体会到词中人物在夜深人静之时思绪纷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然而又内心的苦闷始终难以排遣,正如前句所说,想要“讳愁”,隐藏起自己的愁绪却双眉紧锁,不能自主地露出愁容,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结合这些分析,这一题只要围绕”愁“字作答即可。至于怎样表现这种情感,这些生动的动作修饰词不是动作描写又是什么?

再来看能表达人的内心感受、情绪的情感词。在诗歌创作中,大多用含蓄的修饰词来展现诗人情感,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但含蓄绝不是中国古代诗歌追求的终极目的,诗人心中激荡的或喜或悲或怒或忧的情感必须直接用具有固定意义的、能直接表现情感的词汇来展现,对于高三考生来说,这些词对理解诗歌意义重大。下面以2014年高考卷湖北卷为例学习这种方法。

早 发

罗 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颔联中的“愁”“独”二字是明确的情感冷暖词,我们能首先了解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再结合题目和全诗了解抒情主人公为何愁、为何孤独。原来是诗人“早发”“事离程”,一路上看见大雁返乡,自己却“驱羸客塞城”,带着疲惫羸弱的身体客居在远离家乡的边塞。这样,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这只是诗歌鉴赏的一个切入点,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诗歌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尽的,在鉴赏中一定要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若只是看修饰词就武断作答,无异于一叶障目。比如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若只抓住题目中的“喜”,则难以全面把握诗歌情感,只有结合前两联看到“荒居”“业贫”之悲,结合后两联及题目看到相见之喜,诗中展现的的情感则是悲喜交加。

总之,中国古代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文字最精练,内涵最丰富的艺术形式之一,诗歌鉴赏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和欣赏者的知识储备和人生经历密不可分,而高中学生在这两方面都比较欠缺,因此借助“冷暖词”切入诗歌,希望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考试中提笔四顾心茫然的问题。

猜你喜欢
两联修饰词暖色调
“三进两联一交友”背景下大学生公寓文化认知调查分析
你性格里的冷暖色调比例是怎样的?
学加修饰词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做好“三进两联一交友工作
黄海蓉作品选
古诗赏析
我属“懒”
明快暖色调
让床头灯点亮卧室“颜值”明暗暖色调Up家居温馨感
欲探诗家笔中意 扣字品词解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