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PTCD引流术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本院收治的41例经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41例患者的术后护理方式。结果 41例患者均放置外引流成功,生存期3~26个月,患者的食欲和精神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 对PTCD引流术患者实行科学护理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 (2015)04-0148-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4.127
作者单位:121000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
Nursing Experience in Postoperative PTCD Drainage
XIAO Daishu , Center hospital in Jinzhou city, Jinzhou 12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method for postoperative drainage PTCD.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ed the clinical data of 41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after PTC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to 2012, summarized the nursing methods of 41 cases of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41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placed drainage, during the survival period of 3~26 months, the patient's appetite and mental state had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received PTCD drainage implement scientific nursing scheme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prolong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PTCD drainage, Postoperative, Nursing
经皮穿肝胆管造影及引流术(PTCD)是一种微创的诊疗方法,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恶性梗阻性黄疸 [1]。现已成为对各类肿瘤引起的阻塞性黄疸(包括肝脏、胆道、胰腺以及转移性肿瘤)患者晚期姑息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对解除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2010~2012年我科PTCD引流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10年~2012年共收治各种经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1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4.25±2.10)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皮肤黏膜黄染、皮肤瘙痒、小便赤黄、大便灰白、肝功能受损等表现,发现黄疸时间为1~4周,胆红素指标均为中度黄疸以上水平。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后一般护理 患者卧床休息24小时,禁食水8小时。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是否有面色苍白、出汗、腹痛难忍、发热、寒战、恶心等现象。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腹部体征,预防内出血、胆汁性腹膜炎及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有出血或脱落的现象;密切观察患者的黄疸消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2.2 引流管的护理 患者需要长期带管,护理尤为重要。(1)仔细固定引流管,胆道引流管应固定在腹壁,采用蝶形敷贴固定引流管;(2)保持引流管通畅,预防和减少引流管受压、打折、阻塞及滑脱等现象的出现,禁止将引流管固定在床上;(3)防止逆行感染,定时更换敷料及引流袋,并观察引流口周围的皮肤情况。患者在下床活动时应保持引流管低于穿刺部位;平卧位时引流管应低于腋中线,目的在于防止胆汁逆流诱发感染。(4)向患者讲清引流管的作用,移位后的风险,增强患者对引流管的保护意识。
1.2.3 密切观察引流液 引流液的观察包括量和颜色两个方面。护理人员应认真记录患者24小时的引流量,以每日800~1 000 ml为宜。若引流量每日超过1 000 ml,则可夹毕引流管,将引流液控制在1 000 ml以下。如果患者引流液过多,极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及脱水现象的发生 [2]。如果患者胆汁引流量突然减少可能是引流管阻塞或者脱落,护理人员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医生做好处理;一般而言,正常胆汁的特点为澄清、透明、色黄;初次引流胆汁一般为混浊状、墨绿色。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引流液的颜色,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或弹道感染的现象。出血及胆道感染现象一旦出现,就会引起引流管堵塞。临床护理工作中,保持引流通畅至关重要。可以采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50 ml清洗引流管。清洗过程中,应匀速缓慢注入后回抽,回抽时不可太过用力,避免引流管再通困难 [3]。
1.2.4 预防和较少并发症的发生 出血多见于腹腔内出血、胆管出血或肋间动脉穿破出血。胆管梗阻时间较长的患者,肠管吸收维生素k的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凝血因子正常合成,导致凝血机制失常。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是否有口干、引流管内有血液流出、穿刺点出血、腹痛、腹胀等现象;注意观察患者微循环情况。患者出现少量出血时可自行停止,肝动脉损伤患者容易出现血循环衰竭症状,护理人员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 [4]。
2 结果
41例患者均放置外引流成功,生存期3~26个月,胆汁引流量为每日300~2 200 ml左右,患者食欲均有很大的改善,精神状态好转,大便颜色转为正常,全身黄染渐渐消退,肝功能恢复到Child分级A级。
3 讨论
患者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后,可选择回家修养。在出院前,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及家属详细的出院指导。
3.1 引流管护理指导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如何做好引流管及穿刺部位的护理,定时更换引流袋,预防逆行感染。一旦出现发热、腹痛、导管脱落等情况及时到医院就医。
3.2 生活指导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到劳逸结合、充足睡眠。保持大便通畅。适当活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劳累及剧烈运动。戒烟酒。
3.3 饮食指导
胆汁外流后,患者对脂肪的消化耐受力降低,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家属日常饮食的注意事项。手术后,先给予无脂流质饮食,病情改善后可给予素食半流质饮食,并逐步向低脂普食过渡。PTCD引流术患者应注重优质蛋白及微量元素的补充,可食用豆类、蛋类调成羹状食物;多饮用新鲜的蔬菜水果榨汁,补充胆盐的吸收;禁止食用高脂食物。患者应多饮水,降低尿液中的胆盐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