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构峰刘 颖赵瑞英桑永兵邓俊花张华东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合肥 230038;2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北京 1 0 0 0 2 9;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北京 100053)
《说文》“燥,干也”[1],《易·文言传》:“火就燥”[2];《释名》:“燥,焦也”[3]。可见燥即缺乏水分,在医学上是形容津液不足的一种状态。燥为六气之一,在五行中对应金,在人体五脏中应肺,在五方中应西,在五味中应辛,在五志中应忧,在六经中应阳明。故燥的五行属金,内应脏腑为肺与大肠。
燥为清邪,兼有寒热的属性。《内经》认为风、热、湿、燥、寒、火等天之六气为本;人体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等三阴三阳六经为标;在本气之下,标气之上,而界于标本之间者为中气。《素问·五运行大论》:“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4]燥是阳明的本性,阳明是燥的标。阳明为二阳,其性热,故燥的标性为热;燥的本性为凉,《素问·天元纪大论》有谈及:“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其性为凉,其德为清”[4]。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燥胜则干”[4],但临床表现都是津液不足或者匮乏。由于“燥”标本属性的差异,导致燥邪致病的病机及临床治法亦不相同,故燥兼有阴阳属性,有寒热之分。
燥证的病因大体可分外感六淫之邪、饮食偏嗜、七情内伤等三种,都可导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升降失调而致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4]。燥为秋之正淫,肺主肃降,秋的阳杀阴藏本是正常功能,太过则致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4]。五运合五时而临御五方,产生寒暑燥湿风五气更迭,岁运、主运客运的太过不及,客气的司天在泉,以及淫、郁、胜、复、客主加临等都可是致燥的外因。饮食不节,水液运化失源成燥,或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之气,酿生湿浊,阻碍脾胃升降,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异常日久可致其他脏腑功能失常,湿郁生热,气郁而化火,耗伤气血津液,导致燥证产生。七情太过,既可耗伤阴血,亦可致气机失常而致燥。
《素问·至真要大论》[4]中著名的“病机十九条”论及五脏病机5条,上下病机2条,风、寒、湿病机3条,火病机5条,热病机4条,却没有论及燥的病机。认为燥兼阴阳之性,燥性凉而标热,其基本病机为升降失调。病机亦有两种:本性病机为肃杀太过,阴阳俱下潜表现为燥邪致病,即为凉燥;标性病机为火热太过,蒸腾津液,亦可致局部阴津不足而致病,即为温燥。即燥证的病机包含于“病机十九条”之中,但未详言,实非未及。
4.1寒热病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五运行大论》对五气、五行、五方、五脏、五志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有一段非常详细的论述:“……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4]。然何五志五味完整地按五行生克规律相互制胜,风寒热湿燥五气并未完整出现?只出现了“燥胜风”、“寒胜热”、“风胜湿”、“甘胜咸”,结合上下文应该出现“燥伤皮毛,热胜燥”的地方变成了“热伤皮毛,寒胜热”?从燥的阴阳属性看并无不妥。“热胜燥”中燥表现的是本性凉,“躁胜寒”中表现标性热,“热伤皮毛”从五行相胜讨论,“燥伤皮毛”为自伤,所以都不违背内经本意,阳明之上,燥气治之,热伤津液致燥,寒之凛冽亦成燥。
古代医家对此看法不一,但都可以归于燥的阴阳属性上。
在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这句话的注解中,王冰把“热伤皮毛”注为“热从火生,耗津液故”[5],“寒胜热”注为“阴制阳也”[5],即从燥的标性热解释。张景岳认为“热胜则耗津液而伤皮毛,火克金也”[6]和“水制火也”[6],也是从燥性热理解。张志聪注为“秋令燥热,反伤皮毛”[7]和“严肃之令复,则炎烁之气消”[7],则是从运气胜复解释。清代黄元御径直改为“燥伤皮毛,热胜燥”,体现了燥的本性为凉。
而对《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这句话的注解,王冰把“热伤皮毛”注为“火有二别,故此再举热伤之形证也”[5],“寒胜热”注为“以阴消阳,故寒胜热”[5],还是体现了燥之标性为热。张景岳注为“此西方之性用德化政令,皆本乎金,而内合人之肺气也,故肺主乎右”[6],体现了燥的本性为肃降。初秋暑未散燥因热,张志聪注为“在秋曰热伤皮毛,为所胜之气伤也。盖言五脏之有受伤于四时之本气者,抑亦有受伤于所胜之气者,举一脏之不同,而可类推于五脏也”[7],晚秋燥盛将冬,黄元御认为“人之合于燥金,燥金之生化如此”,体现燥之本性,为凉为降。
4.2脏腑病机 从气机升降来理解,凉燥为肃降太过,温燥为升发太过。对应人体脏腑,肺主肃降,胃与大肠同属阳明,泻而不藏,以通降为用,且胆随胃降;脾主升清,肝属木主生发,又肝随脾升,火性炎上,肾主封藏,为胃之关隘,与肝之升发相互制约,所有这些脏腑升降失常都会导致燥的产生。
燥证分阴阳寒热,病机不同,则治法各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燥者濡之”,酸甘化阴可直接促进津液生成,是治疗燥证的基本大法。根据具体证型佐以其他治法,实现标本兼治。凉燥为降之太过,治之则需用辛温之法,辛散以制降,温热以助生发;温燥为火热太过,以致津液耗伤蒸腾,治之则需以苦寒去火热,回复正常升降,此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燥淫所胜,平以苦湿,佐以酸辛,以苦下之”和“燥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平寒,佐以苦甘,以酸平之,以和为利”之燥证治则。组方遣药以“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9]之原则灵活运用。外邪伤过阴亏有燥,随证辨取一二三甲复脉汤类、竹叶石膏汤、地黄饮子、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等。
肺中有寒,肺降太过之凉燥,可以杏苏散加减;肝阳不足或寒凝肝脉,肝气升发不足之凉燥,可以暖肝煎或乌梅汤加减;脾阳不足或寒邪伤脾,致脾升不足而致燥,以桂枝加附子汤或附子理中汤加减;肾阳亏虚,或寒邪伤肾,致脾土肝阳失之温煦,以八味丸加减;心阳不足,肺失温养,宣发不足而致燥,以生脉饮、桂枝人参汤或茯苓四逆汤加减。
肺感温热之邪,或心肝之火犯肺,肺失肃降之温燥可选桑杏汤或麦门冬汤加减;肝郁化火,或肝经有热,肝升太过致津液耗损,以小柴胡汤、逍遥散加减及肝阴不足之一贯煎;脾经有热,或肝火犯脾致升降失调,以玉女煎、痛泻要方加减;肾阴不足,阴不制阳,致肝阳不足,肺失肃降,以知柏地黄丸方或麦味地黄丸加减;心火太盛,致肺宣肃失调,或肝脾热盛,损伤津液,方以五汁饮、甘露饮加减。
综上所述,燥之害人既分内外又分脏腑,既有阴阳属性又有五行归属,又有上中下先后虚实之别,临证察机,先辨寒热虚实,再随证立法,因法选方遣药,才可能心明眼亮,不失阴阳。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3:2 0 9.
[2]马恒君.周易正宗[M].北京:华夏出版社,2 0 0 7:5 0.
[3]毕沅疏,王先谦.释名疏证补[M].祝敏彻,孙玉文,校.北京:中华书局,2 0 0 8:2 7.
[4]张玉萍.袖珍中医四大经典[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 0 1 1:2 5-1 5 9.
[5]王冰.王冰医学全书·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 0 1 2:4 0-3 1 6.
[6]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类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 9 9 9:3 9-4 3.
[7]郑林.张志聪医学全书·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 9 9 9:2 7-2 5 4.
[8]孙洽熙.黄元御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 9 9 6:2 2-1 5 6.
[9]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M].杨鹏举.北京:学苑出版社,2 0 1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