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位外籍外裔专家获第九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刘延东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外国专家颁奖
本刊讯8月25日下午,第九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以下简称“特贡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颁奖仪式,代表中国政府向获得第九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的外国专家颁奖并表示祝贺。
中宣部副部长庹震,国务院副秘书长江小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孙寿山出席颁奖仪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主持颁奖仪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阿联酋文化、青年与社会发展部副部长阿芙拉·萨比里等出席仪式。
今年恰逢特贡奖创办10周年,其在评选方式、奖项设置上也采取了一系列创新,并首次增设青年成就奖,共有20位外籍、外裔中国籍专家从177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有15位作家、翻译家和出版家获得特贡奖。他们分别是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澳大利亚翻译家梅约翰、加拿大旅华作家李莎、法国籍华裔翻译家程抱一、法国汉学家白乐桑、德国汉学家施寒微、荷兰翻译家伊维德、老挝作家西昆·本伟莱、蒙古翻译家其米德策耶、波兰出版家阿达姆·马尔沙维克、俄罗斯翻译家列·谢·彼列洛莫夫、斯洛伐克翻译家黑山、西班牙出版家安赫尔·费尔南德斯·菲尔默塞耶、美国纽约大学出版中心主任罗伯特·巴恩施和美国汉学家艾恺。
5位青年学者获特贡奖青年成就奖。他们分别是埃及青年出版家艾哈迈德·赛伊德(白鑫)、缅甸籍华裔青年翻译家光民、匈牙利青年翻译家宗博莉·克拉拉、约旦青年作家萨米尔和美国青年翻译家艾瑞克·阿布汉森。
本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及其青年成就奖的20位获奖者中,有多年从事中华文化传播的翻译家,有致力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国际出版人,有始终关注中国发展、讲述中国故事的海外作家。他们长期以来孜孜以求,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介绍当代中国做出了独特贡献,他们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颁奖仪式上,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与埃及青年出版家艾哈迈德·赛伊德作为获奖者代表,与大家分享了他们获奖的喜悦和感悟。他们表示,将继续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更多中国优秀图书走向世界,让各国读者通过阅读中国图书,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感知当代中国发展活力,理解中国价值观念。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不仅是文化领域,中澳两国在教育、经济方面也有很好的交流。”在当日举行的特贡奖新闻发布会上,亲眼见证中国巨大发展和进步的马克林这样评价两国关系。1964年马克林首次来华,至今已访问中国60余次,先后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院校执教,并开展中国少数民族、中国戏剧、中国历史、中澳关系以及中国的国际形象研究,出版了《我看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在西方的形象》等一系列重要著作。马克林说,他很愿意把真实的中国介绍给西方,尤其是介绍给对中国有各种误解的人。
“1991年是我第三次来到中国,现在中国是我的祖国。对我来说,祖国就是你感觉是家的地方。”同样是在发布会上,72岁的李莎的第一句话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24年间,李莎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并把她对中国的了解写成了《感受中国》《大若天下》等大量小说和散文,并用中、英、法、意等多种语言出版,被世界人民阅读。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05年设立的国家级政府奖项,主要表彰在介绍中国、翻译和出版中国图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外籍和外裔中国籍作家、翻译家和出版家,此前已举办8届,包括美国、法国、俄罗斯、德国、印度、土耳其、埃及、墨西哥等23个国家在内的49位作家、翻译家和出版家获得该奖。这些获奖人都是在各自领域极具国际影响力的精英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出版协会、中国作家协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代表,国际出版机构负责人,部分国家驻华使馆代表,各地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负责人及中国500多家出版单位的代表等共700余人参加颁奖仪式。
(杨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