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讨论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衰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心衰的治疗,研讨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 研讨组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的治疗基础上采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06-0212-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6.175
作者单位: 154106 黑龙江省鹤岗市岭北人民医院
The Clinic Alapplication Value of Amiod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Complicated With Arrhythmia
JIANG Guiju, Hegang Lingbei of the People's Hospital, Hegang 1541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 application value of amiod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complicated with arrhythmia. Methods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nti heart failure. The research group based on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amiodarone for the treatment. Results Research group of the treatment effect, complication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anti heart failure treatment on the use of amiod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complicated with arrhythmia safe, effective.
[Key words] Chronic Heart Failure, Amiodarone, Arrhythmia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为心力衰竭的一种持续状态,可以发展为失代偿或继续恶化,也可持续处于稳定期 [1]。而心力衰竭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为心律失常。当慢性心衰患者伴发心律失常时其起病急骤、发展迅速、致死率极高,将严重的危急患者生命安全,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患者猝死的发生。CHF患者突发心律失常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遏制疾病的进展,我院心内科通过采用药物胺碘酮对CHF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8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年龄41~62.3岁,平均年龄49.6岁;男性患者31例,女18例。患者心力衰竭心功能为Ⅲ或Ⅳ级。患者中诊断为频发性早搏5例,心房扑动17例,多源室性早搏5例,阵发性室上速23例,快速型房颤8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1例。按照患者所选的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讨组和对照组。患者选入标准:(1)患者既往诊断为慢性心功能衰竭。(2)患者均经过临床体征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患者明确了解两种治疗药物的利与弊,自愿选择治疗方法。患者签署治疗及护理服务同意书,并积极配合此次研究。(4)患者没有严重的肝、肾等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对比研讨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程、性别及临床表现等资料,差别不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研讨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运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方法对抗心力衰竭。包括:(1)控制引发心力衰竭发病的相关诱因,如劳动、心情因素、感染因素或贫血等方面的诱因。(2)通过心肌酶学和肌钙蛋白I等一些生化检查项目,血压监测,24小时动态心电检查检测和心脏彩超等检查方式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3)选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相应的利尿剂对心衰的症状进行治疗。
1.2.2 研讨组患者在相应的对抗心衰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第一次运用胺碘酮,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给药途径。一般情况将150毫克胺碘酮放入20毫升生理盐水中溶解后在10分钟内缓慢的推注。注射胺碘酮后应密切观察患者心律水平,若患者失常的心律转为窦性心律则可停止次用注射给药的方式使用胺碘酮。可运用口服给药的方式继续后续的治疗。若经首次注射胺碘酮后患者失常的心律未见明显的好转,就需要主治医师在15分钟后再次为患者注射150毫克的胺碘酮。给药后密切观察患者心律变化,若仍未出现较好的效果则继续通过静脉注射给药。但应注意的是每小时胺碘酮使用的剂量不应超过50毫克。如若连续给药6小时后患者心律还未出现明显的改善,则应将用药剂量改为每小时给药30毫克,继续用药48小时。但还应注意的是48小时的用药剂量不能超过1900毫克。以后的用药途径改为口服,直至患者心律降至每分钟55次,血压降至90/60 mmHg时方可停止用药。
1.3 疗效判断
用药后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监护。(1)显效:短阵性室速发作数量减少≥90%;成对发作的室性早搏频率减少≥80%;频发室性早搏发作频率减小≥70%。(2)有效:短阵性室速发作数量减少≥50%;成对发作的室性早搏频率减少≥50%;频发室性早搏发作频率减小≥60%。(3)无效:积极治疗后依旧频繁出现短阵性室速及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发作频率减小小于4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数据资料均采取SPSS1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两独立样本的数据比较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以百分数(%)表示。
2 结果
2.1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
显效率31.5%(17/54),有效率42.6%(23/54),无效率25.9%(14/54),治疗总有效率为74.1%;研讨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38.9%(21/54),有效率50.0%(27/54),无效率11.1%(6/54),治疗总有效率为88.9%。经两种方法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心脏病患者中常常综合表现出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即使心力衰竭,此时最容易同时发生的并发症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为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也是主要原因之首。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重要、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快速的改变体内的血液动力学状态,将心律失常迅速的恢复为原来的状态 [2]。胺碘酮是临床上常见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它不仅具有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共有的电效应,而且可以有效的调节心衰患者的神经及内分泌系统 [3]。
由本研究课题可知,在相应的对抗心衰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胺碘酮进行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研讨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8.9%高于不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1%)。经两种方法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的比较,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在采用有效的抗心衰治疗、减轻心衰诱因治疗及相应的对症支持疗法措施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值得临床心内科科室的医护工作者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