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探析

2015-01-31 05:47:25杜秋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2期
关键词:肌瘤住院子宫

杜秋颖

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探析

杜秋颖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指数、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综合护理干预;子宫肌瘤;临床疗效

随着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子宫肌瘤合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子宫肌瘤属于临床中较为多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痛经以及月经量较多等症状。积极采取护理干预对于临床疗效、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9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9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50.8±4.4)岁;疾病类型:11例肌壁间肌瘤、16例浆膜下肌瘤、9例黏膜下肌瘤、9例多发子宫肌瘤;28例初产妇,17例经产妇。对照组患者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51.0±4.6)岁;疾病类型:10例肌壁间肌瘤、15例浆膜下肌瘤、10例黏膜下肌瘤、10例多发子宫肌瘤;30例初产妇,15例经产妇。临床检查发现两组患者均存在肌瘤结节以及肌瘤血流等。两组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几点。

1.2.1 术前护理 (1)健康教育护理:详细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发病原因、注意事项以及预防治疗措施等方面,从而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2)心理护理:由于需要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对手术疗效果、术后疼痛、肢体功能等方面存在较多顾虑。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心理护理干预;(3)环境护理:护士应努力建立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期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新鲜,增加病房清洁、消毒频次,保持温湿度适宜。

1.2.2 术中护理 进入手术室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护士应该积极协助医师进行麻醉、体位安置等工作,并将器械摆在适当位置。常规消毒后连接仪器设备,并准确设置仪器参数。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呼吸等指标变化。手术结束后,关闭仪器电源并整理器械。使患者保持正确体位并注意保暖。

1.2.3 术后护理 (1)症状护理:仔细检查患者生命体征、输血输液以及术后用药等方面,并帮助患者选择正确体位,建议其进行适度活动,仔细检查患者是否发生不适等不良反应,必要时报告医生;(2)病情监测:术后,将患者送至普通病房并与病房护理人员进行仔细交接。选择合适体位以确保呼吸道的畅通;术后1 d内严格观察患者体温、心率以及血压等生理指标,并加强巡视力度;术后可实施低流量吸氧,记录呼吸频率以及深度等方面;(3)出院指导:出院后,建议患者劳逸结合,并保持良好的心情;食用富含高蛋白、维生素等食物,避免机体营养失衡;同时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并利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指数,Ⅰ级:临床无痛感或轻度疼痛(0~3分);Ⅱ级:临床伴明显痛感,但可耐受(4~6分);Ⅲ级:伴剧烈疼痛,患者无法忍受(7~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两组临床情况分析研究

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分别为(28.1 ± 5.5)h、(19.2 ± 6.8)h、(6.2 ±1.2) d、(4 145.7 ±158.9)元;对照组分别为(57.4 ± 6.0)h、(26.8 ± 5.1)h、(11.3 ±2.4)d、(4 561.7 ±170.2)元;两组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疼痛情况分析研究

观察组Ⅰ级20例、Ⅱ级22例、Ⅲ级3例,VAS评分为(3.81 ±1.67)分;对照组Ⅰ级11例、Ⅱ级25例、Ⅲ级9例,VAS评分为(6.35 ±2.06)分;提示观察组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研究

对照组8例肩背酸疼,5例术后出血,4例皮下气肿,并发症发生率为37.78%;观察组3例肩背酸疼,2例术后出血,1例皮下气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大部分早期子宫肌瘤患者症状往往无特征性,临床中需要通过患者临床表现、生育状态等方面确定治疗方案,其中子宫肌瘤切除术是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术术式,其疗效理想,但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于手术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关系[1]。本研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确保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都能够按照该流程进行治疗与护理,从而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传统护理模式往往对不同阶段护理内容关注较少,导致护理过程中针对性较弱,从而使护理质量、效率受到较大影响[2]。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服务质量要求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应努力增强自身业务水平,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严格观察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术后疼痛指数、肝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

[1]王梅. 经腹子宫肌瘤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的体会[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6(4): 138-140.

[2]张利荣. 护理干预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6):169-170.

[3]李淑婷,李淑珍.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5):154-155.

Comprehensive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Uterine Fibroids

DU Qiuying, People's Hospital of Suifenhe, Suifenhe 157399,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uterine fbroids operation.Methods90 cases with uterine fibroids resection patients were averag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had conventional perioperative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perioperative care measures. Compared clinical efcacy of two groups.ResultsThe pain scores, hospital stay and get out of bed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group (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uterine fbroids is ideal.

Nursing intervention, Uterine fbroids, Clinical efect

R473.7

A

1674-9308(2015)32-0209-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2.154

157399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肌瘤住院子宫
妈妈住院了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