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增华 王东云 左鹏
纵隔型肺癌CT及MRI临床表现与诊断分析
郝增华 王东云 左鹏
目的分析纵隔型肺癌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结果以及其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 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纵隔型肺癌患者共24例为对象,患者均给予CT以及MRI影像学检查,对比患者检查结果差异,测定患者诊断灵敏度并对比。结果CT与MRI诊断灵敏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以及MRI在纵隔型肺癌患者的诊断中均具有十分优秀的灵敏度,患者图像检查结果虽然有所相同,但均能发挥良好的诊断作用。
纵隔型肺癌;CT;MRI;临床表现;诊断效果
本次研究以纵隔型肺癌患者为例,分析CT扫描以及MRI检查技术在该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纵隔型肺癌患者共24例为对象,本组患者中男19例,女5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5.4±2.2)岁。
1.2 扫描方法
X线:使用DR机完成X线检查,患者检查项目为常规正侧位胸片,检查范围为第7颈椎直至肋膈,包含胸壁软组织,设置参数为正位条件:125 kV、1.5~1.6 mAs、2.55~3.00 ms,侧位条件:125 kV、6.0~6.8 mAs、11.0~11.5 ms;CT:采用64排螺旋CT机完成CT检查,设置参数120 kV、120 mA、矩阵512×512、层厚5 mm,部分病灶给予1.25 mm薄层扫描。患者仰卧位,扫描范围由肺尖直至肺底或肋膈角,本组患者均给予CT动态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100 ml肘静脉注射,注射速度2.0 ml/s,设置参数为速率2.5~3.0 ml/s、延时60~90 s;MRI:使用1.5 T高场MRI机完成MRI扫描。平扫顺序为横断面、冠状面依次进行,设置参数为TE 10.3 ms、TR 842.6 ms,增强扫描顺序为横断面、冠状面依次进行,设置参数为螺距1 mm、平均层厚10 mm,增强对比剂与仪器相配套,注射速度20 ml/s。
1.3 观察指标[1-3]
统计本组患者X线、CT以及MRI的检查表现,同时对比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测定三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或者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本组患者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本组24例纵隔型肺癌患者,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有中央型肺癌18例、周围型肺癌6例。依据肺癌不同类型,本组患者中有鳞癌16例、小细胞癌4例、腺癌4例,病发部位在左肺上叶者7例、左肺下叶者3例、右肺上叶者8例、右肺下叶者6例。
2.2 本组患者X线、CT以及MRI检查结果对比
本组患者X线检查结果显示,周围性肺癌患者存在纵隔增宽现象,病灶内缘与纵隔存在紧密粘连甚至是融合现象,部分病灶存在纵隔胸膜粘连;中央型肺癌患者则存在纵隔增宽、肺叶纵隔之间边界模糊现象;本组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肺门明显呈结节状、组织边界模糊、纵隔外缘存在明显毛刺以及分叶现象,纵隔淋巴结肿大且伴有肺不张以及阻塞性肺炎征象;MRI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检查结果与CT相同,同时显示肿块已经侵袭到患者纵隔、胸壁、胸膜以及胸椎。
2.3 三种检查方法灵敏度对比
本组患者X线检查结果呈阳性21例、阴性3例,诊断灵敏度87.5%;CT检查结果呈阳性24例、阴性0例,诊断灵敏度100%;MRI检查结果呈阳性24例、阴性0例,诊断灵敏度100%,可见CT以及MRI诊断灵敏度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5、9.265,P<0.05),而CT与MRI诊断灵敏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0,P>0.05)。
纵隔型肺癌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肺癌疾病类型,患者肿瘤虽然病发于肺内但靠近纵隔部位,由于检查结果中纵隔影像的特殊性,临床经常将其误诊为纵隔内肿瘤,而纵隔型肺癌与纵隔内肿瘤的治疗方法并不一样,因此纵隔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对患者的正确治疗极为重要[4-5]。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技术均是当前临床检查患者身体实际情况中常用的扫描手段,对确定患者疾病类型、发展程度、制定治疗方案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是现代手术治疗的基础技术[6-7]。CT扫描以及MRI扫描技术有着不同的扫描仪器与方法,其扫描效果、结果也各自不同[8]。本次研究中CT与MRI诊断灵敏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CT以及MRI在纵隔型肺癌患者的诊断中均具有十分优秀的灵敏度,患者图像检查结果虽然各不分明,但均能发挥良好的诊断作用。
[1]林永平. 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效果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2):24-26.
[2]何锡华,张旭升,郑晓林.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4):32-34.
[3]丁贤友,刘晓东,李年春,等. 多层螺旋CT在纵隔型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4):70-72.
[4]盛爱萍. 74例纵隔型肺癌的CT及MR表现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205-206.
[5]解松林,梁晓辉,季利军,等. 纵隔型肺癌X线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10,34(1):48-50.
[6]毕诗诚,黄伟浪,林歆,等. 纵隔型肺癌的CT及MR表现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8):3624-3625.
[7]陈建. 纵膈型肺癌患者的CT及MRI临床表现及诊断结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8-39.
[8]杨付红,张春娣. 肺癌的研究现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0-31.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tic Analysis of CT and MRI in Patients With Mediastinal Type Lung Cancer
HAO Zenghua WANG Dongyun ZUO Pe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iping, Siping 136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electronic computer tomography (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patients with mediastinal lung cancer and its diagnostic results.MethodsA total of 24 cases of mediastinal type lung cancer patients were chosen as the objec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8 to February 2013, patients were given CT and MRI imaging examination, compared with two kinds of test results differences. Determination of patients with a diagnosis of sensitivity and contrast.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of CT and MRI (P>0.05).ConclusionCT an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mediastinal type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have a very good sensitivity, the results of the image examination, although the same, but can play a good role in diagnosis.
Mediastinal lung cancer, CT, MRI, Clinical manifestation, Diagnosis efect
R734.2
A
1674-9308(2015)32-0048-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2.035
136000 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