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72例患儿分为研讨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及对症治疗,研讨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结果 研讨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症状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传单患儿在对症支持疗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和更昔洛韦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恢复患儿的身体健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06-0102-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6.084
作者单位:151700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康盈医院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DONG Yiwen, Mingshui County Kang Ying Hospital, Suihua 151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Methods 72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ganciclovir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 The research group based on the use of gamma globulin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symptom improvement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In based on symptomatic and supportive therapy,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gamma globulin and ganciclovir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 could. recover children’s health fastly.
[Key words] Infections mononucleosis surgery, Gamma globulin, Treatment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又可简称为传单)多见于孩子发病,是由于儿童感染了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后而导致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快速增生 [1]。IM的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起红疹、扁桃体炎(或咽峡炎)、淋巴结/肝脏/脾脏肿大和(或)发热等。特征性的实验室检查为患儿外周血涂片中可见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常超过10%) [2]。本研究课题为了讨论和研究共同采用丙种球蛋白及更昔洛韦治疗传单的方法及疗效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4月~2014年12月间来我院儿科进行治疗传染性的红细胞增多症的患儿里随机挑选72例患儿作为此次课题的研究对象。41例男性患儿,31例为女性患儿;儿童年龄6个月~15岁,平均年龄5.8岁;农村患儿25例,城镇患儿47例。所选取的患者既往体健,排除有相关疾病的可能。根据患儿所采用的不同的两种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研讨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人。
1.2 诊断标准
典型的临床表现:皮肤起红疹、扁桃体炎(或咽峡炎)、淋巴结/肝脏/脾脏肿大和(或)发热等;(2)确诊标准: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外周血血涂片检查可见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大于10%;(3)血清嗜异凝集反应阳性;(4)EB病毒的核心抗原-G抗体(EBNA-IgG)及衣壳抗原-M抗体(VCAIgM)效价增高;(5)特异性血清学检查呈阳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和研讨组均进有效的抗感染治疗、保肝治疗及采用相应的对症支持疗法。
对于处于急性期的患儿应叮嘱其卧床休息,加强皮肤和粘膜的护理,尽量减少甚至避免不良的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脾脏肿大明显的患儿应避免其剧烈的活动,减少脾脏破裂的风险。若患儿无级继发性感染的发生,则无需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高热的患儿应积极采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可使用退热药物。对高热及咽部疼痛严重的患儿,可采用咽拭子或痰培养的方法来检测是否有细菌感染,若培养阳性应积极采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均采用更昔洛韦静脉滴剂进行抗病毒治疗,剂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的患儿静脉注射10 mg药液,以14天作为一个治疗疗程。研讨组患儿在此治疗基础上采用每天每公斤体重的患儿1g的丙种球蛋白,需连续使用2天。
1.4 评价标准
两组患儿经七天的积极治疗后进行疗效判断,判断标准包括:(1)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小于10%的时间,患儿热程,肿大的肝脾明显缩小的时间,肿大的淋巴结缩小的时间,咽峡炎(或扁桃体炎)的症状改善时间,患儿平均住院天数。(2)两种治疗措施的治疗总要效率的比较。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研讨组和对照组数据间的对比选用t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别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果
2.1 各项恢复指标的比较
研讨组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小于10%的时间,患儿热程,肿大的肝脾明显缩小的时间,肿大的淋巴结缩小的时间,咽峡炎(或扁桃体炎)的症状改善时间及患儿所用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比较时可见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照组患儿治疗后
显效率19.4%(7/36),有效率47.2%(17/36),无效率33.4%(12/36),治疗总有效率为66.6%;研讨组患儿治疗后:显效率38.9%(14/36),有效率52.8%(19/36),无效率8.3%(3/36),治疗总有效率为91.7%。经两种方法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我国传单常好发于儿童,多数的患儿在一岁以前曾被EB病毒感染。传统的医学认为传染性的红细胞增多症为自限性疾病,但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对患儿身体损伤较大,损伤范围较广 [3]。
由大量的临床试验研究可知,急性期传染性的红细胞增多症的患儿,其身体内CD8和CD4含量下降,可以提示患儿受EB病毒感染后免疫功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大量的使用丙种球蛋白可迅速增高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并逆转免疫系统的损伤。所以丙种球蛋白以其不仅能够增多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患儿的免疫能力,而且能够有效的激活血清中补体,促进其中和患者身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的功能而广泛的被应用于临床。
由本研究课题可知,联合采用丙种球蛋白和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单疗效显著,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小于10%的时间,患儿热程,肿大的肝脾明显缩小的时间,肿大的淋巴结缩小的时间,咽峡炎(或扁桃体炎)的症状改善时间及患儿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只采用更昔洛韦治疗组。研讨组在基础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和更昔洛韦的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66.6%。经两种方法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的比较,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在采用有效的抗感染治疗、保肝治疗及相应的对症支持疗法措施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和更昔洛韦治疗传单的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恢复患儿的身体健康,值得临床儿科科室的医护工作者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