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慧东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探讨
苏慧东
目的规范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措施,为科室安全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对核医学科临床工作中的辐射防护措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以提高医技人员的防护意识。结果通过实施规范的辐射防护措施和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制度,规范了操作行为,有效减少了放射性辐射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和公众照射。结论规范的辐射防护措施和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提高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科室自我管理意识和工作安全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核医学;辐射防护;安全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水平的发展,核医学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活动中,成为现代医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核医学辐射污染对工作人员和患者甚至社会都造成一定的危害,如何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辐射污染,是核医学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目前管理的难点和薄弱环节[1]。本文将目前临床中实施的辐射防护措施进行总结和规范,结合科室实际情况为科室安全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的工作安全和降低辐射污染。
1.1 核医学科存在的辐射安全问题
(1)科室布局不够合理:核医学科设备投资较大,设备精良并且发展迅速,有些医院对核医学还不够重视,科室往往设立在老建筑之内,没有完整的整体化规划,甚至为了安装有些设备还要拆除部分房间结构,使核医学科显得布局狭小,分区不够明确,致使在实际工作中容易造成违背相关辐射安全和防护标准的现象。(2)非密封源管理不严:在实际工作中非密封源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往往超出正常工作场所的等级;存放和分装非密封源的高活性区域没有醒目警示标识;日常交接班不严或记录不完整等。(3)放射性废物管理不严:核医学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被放射性物质所污染的手套、棉签、敷料、一次性物品等放射性医疗废物没有严格进行分类放置和回收,以及非密封源操作时滞留在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没有及时排出,造成辐射防护不到位[2]。(4)放射性污染监测和监管力度不严:医院没有专门针对放射性污染监测部门,放射性污染相关监测设备不足或者过于陈旧,有些医院虽然安装有相关检测仪,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使用不规范或不会使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为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埋下暴露隐患。科室定期的相关污染监测执行力弱,每月监测结果接近,存在应付现象,还有部分工作人员对相关规章制度知晓率差。
1.2 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1)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穿戴防护设备,并携带报警式辐射测量仪,一旦辐射超出安全范围,设备报警,工作人员应立即执行相关应急预案,确保安全。(2)科室应为工作人员配备足额相关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时更新,每次操作结束后都应对防护用品进行辐射监测,发现被污染者立即处理。(3)一旦有工作人员发生辐射超标现象,应及时向医院相关部门上报,并仔细调查原因,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4)在辐射治疗前应进行充分通风换气,降低室内放射性物质浓度,在操作时应处于屏蔽防护区内,注意做好时间防护和距离防护[3]。(5)在工作时禁止进食和吸烟,日常生活中鼓励多进食蘑菇、木耳等防辐射食品。(6)医院应定期对核医学科工作人员进行身体检查,一旦发生辐射超标引起身体不适应及时治疗,对科内工作人员实施岗位轮流制,在同一岗位和相同工作内容岗位工作每半年一轮转。(7)对于甲状腺类碘核素摄取疾病的诊疗应建立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应规范工作流程。
医院核医学科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下,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科学、行之有效的科室安全管理模式,并对全科人员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人群,分层次、有重点的进行培训,以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和职业素质,具体内容有:(1)向医院基建部门上报合理、科学的科室结果布局图,在现有科室布局的基础上尽可能设置科学的布局,各种分区明确规范,布局设置原则在符合专业要求的基础上以便于各种需求为准则,诊断室和检查室应分开。(2)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科室内部自我管理,除科室相关专业规章制度外,还应根据核医学工作相关特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通过定期培训和科室内监督检查等方式,以提高科室工作人员对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的知晓率和执行力,一旦发生辐射意外事件,能够快速处理[4]。(3)对科室废物妥善处理,根据受污染药物辐射半衰期长短,对受污染废物进行分类放置和处理,建立废物处理记录本并认真记录。(4)非密闭源有专人进行管理,对密闭源的入库、领取、使用都应有详细记录,并进行严格交接班。(5)认真落实辐射监测制度,定期认真进行辐射监测并记录准确,对于受污染严重的地面、物体表面和仪器应及时进行处理。(6)对于甲状腺碘摄取、显像等核素特殊疾病诊疗,建立相应的诊疗路径,并实施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模式,尽可能的实施各项工作无缝衔接。
[1]王宏芳,娄云,万玲,等. 核医学科操作人员及相关场所辐射水平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15,42(4):601-603.
[2]孙建民. 核医学辐射安全管理与防护措施的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0):291-292.
[3]郭晋纲,郑永明,庄坤. 核医学科医技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J]. 中国辐射卫生,2014,23(4):341-242.
[4]郜风丽,刘淑娟. 由辐射安全与防护探讨核医学科健康管理模式[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2):216-217.
Discussion on Radiation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Safety Management Mode of Nuclear Medicine Department
SU Huidong,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Nanyang 473000, China
ObjectiveTo standardize the radiation protection measures of nuclear medicine department,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department.Methods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measures were standardized summary, making a perfect safety management mode, to enhance the protection awareness of the medical personnel.Results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 radiation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ize the operation behavior,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public exposure to radiation workers.ConclusionThe standard radiation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perfect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have a good efect on improving the self management consciousness and job satisfaction of the staf of nuclear medicine.
Nuclear medicine, Radiation protection, Safety management
R817
A
1674-9308(2015)32-0018-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2.013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