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媛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国外关于协同创新内涵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Haken提出协同概念,并于1976年系统阐述了协同理论。协同论认为不同创新主体通过协同创新可以使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这就是协同效应。协同创新是应用协同论的思想来研究创新问题。Abend指出协同创新的重要构成要件是“理念、进程、人们和组织”,通过头脑风暴等手段来使组织提高生产率的一种组织形式。相关文献大多是从协同创新要素的视角来分析[1]。
国内早期关于协同创新的内涵研究多是以企业为载体,如陈光指出协同创新是以企业发展战略为中心,以提高协同度为目标,通过技术与市场等核心要素以及文化、管理等支撑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企业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2]。胡恩华等指出所谓协同创新是指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之间既相互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自身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随后一些学者将协同创新概念扩展到多元创新主体[3]。陈劲等认为协同创新是以高校、企业、政府部门及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增值和价值创造过程,在此过程中,对新知识的发掘、利用、重组、传播都能转化为资本,从而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危怀安等认为协同创新是一种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动态科研模型,它的主体不再局限于企业,而是包括科研机构、高校、政府、科技中介等多元主体,通过运用综合手段获取协同效应最大化,通过协调运用其进程机制、动力机制及产出转化机制等,对技术、市场、制度等多元创新要素进行协调重组[5]。
从宏观层面上,协同创新可以理解为“实现创新的有序有效的组织方式”,即通过组织的内外部资源、要素的有效沟通、合作、重组,从而形成更为合理有序的架构和运行模式,更为高效的实现创新。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在实践过程中,高校的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依靠单个院校“散兵作战”或“浅层互动”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校应当以科研团队为中心,与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业、中介机构等协同互动,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同时,协同创新概念应用于对高校全面提升科研创新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整合资源以及提升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在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的任务部署下,通过开展技术服务、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吸引和聚集国内外的各种优质资源,推动创新要素在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流动。协同创新中心改变了高校在参与创新驱动模式中存在“分散、封闭、低效”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组织内和组织间的融合,从而推动了整个产学研系统的资源整合与优化。
协同创新中心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高水平大项目研究的重要基地。它集合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对行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进行协同研发;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面向国家需求的研究领域,以重大重点课题为导向,对高校、研究机构等高端研发团队和人才进行培养,通过项目培养创新人才,同时为创新主体间的人才交流提供便利。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结合各自学科发展优势,打造专业平台,与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境外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学术交流,构建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探索建立创新的学术交流模式。
与基础研究相比,我国高校服务社会的应用技术研究相对薄弱,与国外高校相比,更是差距明显。分析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服务社会的能力与办学理念和学校学科专业的大背景密切相关。近十年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型,使我国高校整体事业发展从多方面到多层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与进展。然而目前高校学科专业之间的分割程度非常高,仍然存在坚守和禁锢在“象牙塔”的现象,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没有形成突破原有学科框架,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手段,从多元视角进行知识创新的理念。有人曾对诺贝尔奖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发现中,有超过40%是在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尤其是在20世纪后25年,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中接近一半都是授予了在交叉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因此,高校协同创新的重要基础在于学科的交叉融合和跨学科合作。
从学科专业设置角度看,高校还没有摆脱学科、专业设置传统中存在的结构欠合理等问题的局面,虽然少数学科、专业的研究与教学内容已涉及技术领域,但是传统的基础研究思维定式的巨大惯性还很难扭转。然而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学科人才培养也将大量的向专业人才培养转移,学校转型后的学科、专业设置只有适时的随着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趋势而变化,才能找到自己在社会中存在的位置与价值。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当时的社会需求的结合也是十分紧密的,要通过高校的组织管理来推进,与时俱进才能有发展。
另外,学科特色尚需凝练。特色是发展的前提,是学科专业的立命之本。目前高校不乏有能与优势产业接轨的学科专业,然而涉足各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与学校众多,高校自身的优势、特色何在,如何在浩瀚的林海中找到自己的生态地位,决定了该学科专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它是高校学科在未来激烈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的重要基础。
学科专业的大背景确定之后,人才队伍建设就是决定性的因素。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与教育事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高校的软硬件环境条件建设有了快速的发展,实验室设备条件已不再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目前而言,可以说所有竞争的焦点都汇集到人才的竞争上来,然而一方面高校科研人员整体体量不足,而另一方面学校的博士点、硕士点众多,研究方向更是无数,如此分散的研究队伍何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首先是缺乏行业环境。在近年学校纷纷转型的大环境下,多数教师主动对接社会相关行业的意识不强,甚至有些人认为协同创新违背了 “学术自由,学术本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思维方式没有根本变化,研究方向还是以“自由探索”为主,研究方式还是传统的“实验室”研究模式,教师不能主动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不了解社会需求、不能为社会服务,也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其次是应用技术研究在校内还得不到普遍的认可。从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上看,只有论文才是学术水平的标志,只有纵向课题的级别才是科研能力的体现。因此在学校内部普遍存在着重基础轻应用、重立项轻成果的倾向,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教师在未来的发展中相对艰难。
另外,单打独斗现象普遍,团队作战的文化环境氛围尚未形成。以往很多教师满足于自己有项目、有成果。然而当今的学科发展、高级别大项目的研究绝非一人所为,更需要团队和体量,无数事实证明,只靠个别专家的孤军奋战难成气候,高层次人才与高级别项目的培育,更需要整个团队甚至倾全校之力来组织与汇聚。
长期以来高校的多数教师一直遵循着“自由选题、自由探索”的自然式科学研究的道路发展,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教师也存在着由项目找市场,而不是根据市场选课题的现象。科研内容脱离社会,科研成果的价值都是以论文数量、总经费、成果获奖级别等来衡量,研究与市场信息不对称,成果不具有市场领先性,教师们不能够主动走出校门,积极参与到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中去,他们不屑于也不善于与企业打交道,对校外世界缺乏了解,更缺乏关注的意识,把自己封闭起来,缺乏面向国家发展战略进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动力,徘徊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之外。因此,高校的成果转化率水平很低,一些科研人员手握技术,却找不到合作企业,产学研用的道路形成了瓶颈。另一方面,一些科技型企业自身研发能力有限,虽然对高校科研成果需求很高,可是很难有条件与高校科研成果进行对接。也有一些企业对国内外相关科技发展水平和技术市场了解不充分,不信赖国内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愿与其合作。因此,在产学研合作技术流通领域,明显存在技术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
科技管理的机制体制改革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一些高校为了促进应用技术的研究,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无论是在横向课题的管理上还是在绩效津贴的奖励上;无论是在教师职称评定上还是在科研工作量考核上;无论是在科技特派员的政策上还是在教师创办企业的突破上,相继出台了多项试行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鉴于现有的基础与国家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因此改革的效果还不明显,改革的任务还远未完成,改革的力度应更大,政策应更宽松、机制应更灵活、制度应更完善。从目前态势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尚未完成,需要在健全政府调控下外部需求驱动机制上有突破性进展。
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首先要在国家的“创新驱动”的大思维指导下进行,要有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只有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持之以恒,才能逐步走出一条适合高校的服务社会能力提升的道路。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启动,为今后高校将如何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行动标准。高校的办学理念还应进一步调整,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以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要特别注重采取主动行动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有其高端人才荟萃、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基础雄厚的特有优势。建立各层面、跨学科的协同创新中心,瞄准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等领域协同创新需求,启动从资源深度共享、项目深度合作,到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改革试点。这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多方共赢、整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
高校服务社会能力还要做的就是适时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依据国家和地方文化与产业发展需求,根据就业市场发展趋势,认真分析现有学科的基础与优势,以战略发展的高度,规划和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改造和转变传统学科的研究与培养目标,给传统学科付以新的内容与活力,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与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与专业,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使这些学科专业能快速跟上和领跑社会发展的脚步。高校要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地区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加大学科和专业平台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的汇聚作用,使高校的科研成果进一步与强势产业对接。
学科专业设置还要进一步凝练特色。谋特色就是谋发展,谋发展就是谋未来。为此学科应高度重视特色的凝练,根据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条件,找准自身的位置和服务社会的着力点。要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培养和强化优势,逐步形成在本领域或行业的科研链或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且与行业和地方有效结合的成长路径,依靠优势和特色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在学校学科专业教师体量普遍较小的背景下,有计划、有选择的引进人才,特别是引进那些国内、国际上在教学和研究以及公共服务上都很卓越的教授,为有利于知识增长、多样性发展以及偏好不同文化的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社区。目前我国实现建设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最大瓶颈还是人才,我们还缺少一大批学科带头人,缺少一大批领军人物。高校要实现飞速的、跨越式的发展,要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中抢到先机,要寻找更多的学科增长点,就必须引进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这一点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大局。此外,引进应用技术研究人才也是当务之急,学科要转变观念,在引进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的同时,要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的应用技术研究人才,要形成体量搭建团队,规模发展。建立以任务为核心的人员聘用方式,增强对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造就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与团队。推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高校要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或科研机构,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专门提供制度和资金支持,如给予专项科研项目等,促进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以及不同专业团队的协作。
首先要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只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应用技术研究,不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形成自由的文化导向和宽松的政策环境,高校应引导教师调整思维模式,根据行业需求进行科研选题及研究,积极与行业企业互动,提高成果转化率,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其次高校应制定鼓励教师参与协同创新的系列政策,在科研成果评价、奖励考评机制、职称评聘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如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导向性评价机制,评价结果可作为申请各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的重要参考等。在高校教师职称评聘中,高校要在核定的结构比例内,确定一定的比例,专门用于在创新创业和产学研合作方面成绩突出人员的职称晋升。
另外,还要加强团队作战的意识,高校要通过学科交叉与集成以及促进科研资源共享等手段组成强大的团队,有针对性的组织协同攻关,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是组织校企产学研对接的有利中介场所,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加入各个层级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主动与企业交流沟通,加强科研合作,促成双赢。比如高校为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信息与实验等资源的共享,以及联合申报大型科研项目等;企业则可以向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资助高校设立实验室或研究机构等。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根据自身应用技术研究的发展情况,适时搭建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整合高校的科技成果资源,汇集企业的需求,建立项目库、专家库和信息库,强力推进高校自身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在影响环境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体制机制的协调优化。要大力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必须创新有利于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体制机制环境,要结合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在科研奖励、考核评价、职称评聘、团队建设、人员聘用、资源调配等多方面加大改革与倾斜力度,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更新观念,勇于创业,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计划,让更多的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努力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和贡献率。
[1]Abend,C.Joshua.Innovation Management:the Missing Link in Productivity[J].Management Review,1979,68(6).
[2]陈光.企业内部协同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3]胡恩华.企业集群创新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视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
[5]危怀安,聂继凯.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机制研究述评[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1).